
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测试题 北师大版 试题.doc
13页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测试题 北师大版1.下列各项中,能说明新中国的社会性质的是( )①《共同纲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性质的规定 ②西藏和平解放 ③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 ④抗美援朝 ⑤保家卫国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在一部新闻纪录片的解说词中曾说: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下列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①人民成为新中国的主人 ②到1952年底,全国有三亿多农民分到土地 ③新中国从1953年开始实施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计划 ④1955年亚非会议隆重召开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为了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新中国( )①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②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 ③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 ④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4.陈老师请一位大学教授给同学们讲革命史讲完后,那位大学老师问小东,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相对辛亥革命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 )A.二者所推翻的统治政权不同 B.二者的时间长短不同C.二者的方式不同 D.二者对于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影响不同5.从1949年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到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说明( )A.新中国政治建设逐渐步入法制化轨道 B.新中国的经济结构已发生重大变化C.新中国的土地改革已经发生重大变化 D.新中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6.周恩来的个人外交魅力在国际上享有盛名。
下列外事活动中,与他有关的是( )①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②1954年6月访问印度和缅甸 ③在亚非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④在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被任命为政务院总理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7.我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说,新中国自成立以来,就一直坚持走和平崛起之路下列能反映新中国这一方针的有( )①抗美援朝 ②提出国与国之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④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8.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计划根据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可知,东北地区是( )A.轻工业基地 B.重工业基地 C.军工产品基地 D.日用产品基地9.某城市的一个小区里住着一位拥有一枚一级战斗英雄勋章的老人,估计他有可能参加了(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大炼钢铁运动 C.抗美援朝 D.土地改革运动10.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这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
这一变化,相对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其特点是新中国的( )A.经济基础发生历史性变化 B.政治体制发生巨大变化C.外交政策发生巨大转折 D.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突出11.下列哪些事件或决议符合当时的中国实际情况?(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中共八大的决议 C.十年“文化大革命” D.“大跃进”运动12.政治老师举出四个例子,要求张旭同学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关系的角度分析,下列哪一运动有严重失误( )A.“大跃进”运动 B.改革开放 C.土地改革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3.目前我国正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的社会下列运动中,与这一主旨不相符的是( )A.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的总路线 B.十年“文化大革命”中的“打砸抢”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全民大炼钢铁运动14.在历史课上我们曾学到在“大跃进”运动中,我国曾出现一棵白菜重250斤的新闻报道,夸大事实这种行为属于( )A.瞎指挥 B.“共产风” C.高指标 D.浮夸风15.十年“文化大革命”给我们留下的深刻教训是( )①要大力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②要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来往 ③要加强阶级斗争 ④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16.某同学在参观了新中国科技成果展时看到,新中国从成立初期火柴、铁钉都要进口,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原子弹爆炸、卫星上天,科技取得巨大成就。
取得这一成就的根本原因是( )A.新中国十分重视发展高科技 B.科学家的辛勤努力 C.苏联的支援 D.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17.下列高科技成就诞生的顺序( )①“东方红1号”卫星顺利升空 ②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③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④我国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④②① D.②④③①18.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事业发展迅速,首先是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接着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现在,小东请问大家,这一局面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中国原子弹、氢弹试验相继取得成功 B.许多亚非国家大力支持中国C.中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中国综合国力得到极大提高1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中共八大的共同点是( )A.都主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 B.都主张对内改革、对外开放C.都使我国从此走上了正确的发展道路 D.都纠正了我党在前一段时期错误的方针政策20.邓小平作为我国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的突出历史贡献是( )A.为我国改革开放设计出正确的方针、路线、政策 B.提出了“一国两制”的设想C.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口号 D.大力推进我国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21.历史老师为了引导同学们从历史角度关注“三农”问题。
就请大家思考,解放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1955年农业合作化运动以及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三者之间的共同点( )①都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②都是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的 ③都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④都是对以前生产关系的改革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22.从2006年暑期,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名牌学府,纷纷到内地招收一些品学兼优的学生出现这一情况的大背景是( )A.香港已回归祖国 B.这些大学很有名气 C.内地拥有许多优秀学生 D.教育部批准这些大学的招生计划23.下列现象中,在20世纪末不可能发生的是( )A.在某市人才交流中心大学毕业生王志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B.某县大力开展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活动C.某工厂因为体制原因而无法开除屡次违背工作规章制度的职工D.全国各大新华书店里有关我国法律方面的书籍越来越多24.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巴比伦文明和古代印度文明的共同点是( )①都发生在一些大河流域 ②都有一些古代文明的标志 ③都处在奴隶社会 ④都诞生了流传至今的宗教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5.2004年8月,小梅随父母到希腊观看了雅典奥运会,回国后,她写了一篇反映希腊历史地理、风俗人情的日记,其中有一处错误,它是( )A.当今的马拉松赛就与发生在古希腊的马拉松战役有关B.雅典在古希腊时奴隶制民主政治发达 C.雅典城邦最后在屋大维当政时期成立帝国D.《荷马史诗》是古希腊著名的文学作品26.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作为世界上三大宗教,其共同特点是( )①都诞生于公元以前 ②都诞生于亚洲 ③最后都为统治者所利用 ④它们的传播有利于各地区间文化交流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7.在古代世界历史上,有许多帝王开疆拓土,建立了一个个庞大帝国。
其中就包括( )①古罗马的屋大维 ②迦太基的汉尼拔 ③法兰克国王丕平 ④马其顿的亚历山大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8.10世纪时的欧洲,东边是繁荣的拜占廷帝国,西边是黑暗的法兰西、德意志和意大利等国二者之所以区别如此之大,主要表现在( )①拜占廷帝国继承了希腊罗马文明 ②拜占廷帝国经济繁荣 ③罗马天主教会统治着西欧 ④城市在中世纪欧洲兴起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 D.②④29.战争既可以毁灭一种文明,又可以使不同的文明不断交融下列古代战争中,能同时体现同这两种情况的有( )①日耳曼人灭亡西罗马帝国的战争 ②亚历山大东征 ③赤壁之战 ④楚汉战争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0.某同学想了解古希腊文明情况,下列可供他翻阅的书籍有( )①《马可波罗行纪》 ②《天方夜谭》 ③《伊利亚特》 ④《被缚的普罗米修斯》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下列事件中最能反映这句话内涵的是( )A.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D. 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2.2006年7月1日被称为“可与长城媲美的伟大工程”的青藏铁路全线开通,西藏人民为之欢呼;几十年前让西藏人民欢唱《翻身农奴把歌唱》 的事件是( )A. 抗日战争的胜利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 西藏和平解放 D.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3.班级准备办一期“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谱”板报,下列可以入选的人物有( )①董存瑞 ②邱少云 ③雷锋 ④黄继光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4.下列关于1950年土地改革的表述错误的是( )A.土地改革的法令是《中国土地法大纲》 B.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C.到1952年底,我国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D.土地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5.建国初期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而进行的斗争有( )①和平解放西藏 ②稳定物价之战③土地改革运动 ④抗美援朝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6.1954年颁布的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内容有( ) ①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②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③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④总结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经验教训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7.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