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调研考试试题(无答案) 试题.doc
5页2014年春学期八年级历史期中试卷1. 单项选择题 1.确定《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是因为这首歌曲最能反映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压迫的爱国主义激情,也最能体现中国人民奋发图强的精神历史上确定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的会议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2.1952年辽宁农民在给毛主席的一封信中说:“我们祖祖辈辈做梦也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信中的“这个梦想实现了”是因为( )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 C.人民公社化 D.“大跃进”运动3.我国执行五年计划是学习的前苏联的建设经验,我国正在执行国民经济的第十二个五年计划(2011-2015年)你知道下列哪一项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 A.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B.大力进行四个现代化建设 C.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4.1959年11月~1960年4月,河南信阳地区饿死了很多人。
原因是由于信阳领导虚报粮食产量,上交太多,实际上粮食不够吃事发后,当地领导封锁消息,不许农民外出要饭,不许上访,还派民兵日夜值班,控制民众这就是著名的“信阳事件”信阳事件”产生的思想根源在于( ) A、中共八大的方针政策 B、“左”倾错误思想严重泛滥C、阶级斗争的新理论 D、“二五”计划的编制5.1945年殷氏夫妇创办糕点厂,建国后生意兴旺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殷氏夫妇 最有可能的状况是( )A. 继续经营,并开始把利润的大部分上缴国家 B.继续经营,并开始把利润的小部分上缴国家C.不能继续经营,糕点厂被国家没收 D.不能继续经营,但可以以此获得部分收益6.“没有万斤的思想,就没有万斤的收获”,“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你认为这些“豪言壮语”应出现在( )A.土地改革中 B.一五计划期间 C.“大跃进”运动中 D.抗美援朝期间7.下表中,两种所有制经济所占比例呈现如此状态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手工业合作化 D.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8.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最为深远的意义是( ) A.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B.形成了市场经济体制 C.提高了中国的威望 D.解放了人们的思想9.会议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这次会议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一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10.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从中获得了( ) A.土地所有权 B.村民自治权 C.生产自主权 D.乡镇企业兴办权1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多次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调整与下图相关的事件完成后,中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列说法哪一项不正确( ) A.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B.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C.消灭了地主阶级 D.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12、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和1978年以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共同之处是 :①实行土地公有制 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③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④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3、“文章合为时而著”,高考作文题也能彰显时代精神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这里“幸福的年代”的含义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人民过上好日子 B.“大跃进”运动使人民丰衣足食C.人民公社化运动改善了人民生活 D.改革开放使人民走上致富之路14、“这是一件大事,表明我们已经开始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路子。
这条“路子”是指( )A.走向世界舞台,中国重返联合国B. 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C.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科技和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D. 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完成祖国统一大业15、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下列哪次会议上( )A.中共七大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五大16、1992 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 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1992 年党中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决策是党在下列哪一次会议上提出和制定的(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17、邓小平强调“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要像小脚女人一样,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这些讲话应该是在( ) A. 中共十二大 B. 中共十四大C. 1992年邓小平南方视察讲话D. 1997年中共十五大18.胡锦涛曾引用诗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鼓舞和祝福深圳人民。
1992年,为深圳“扶摇直上”再添动力的是( )A.“一五”计划的执行 B.大跃进运动的发动C.经济特区的建立 D.“南方谈话”的发表19、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 ( )A.解放社会生产力 B.增强农村和城市经济活力C.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0.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我国对外开放的突破口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兴建经济特区 C.建立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 D.开发上海浦东二、材料问答题 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近代化开辟道路材料二:1958年10月25日,山东范县县委书记做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花钱……人人认为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材料三: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1) 材料一反映建国初期什么运动?(1分)(2) 材料二中的“新乐园”指什么?人们欢庆“新乐园”是真心实意的吗?请说出依据。
2分)(3) 材料三体现了农村实行怎样的经济体制?(1分)(4)除上述材料反映政策外,我国建国在20世纪50年代还有哪一次重要农村政策调整?(1分)(5)通过上述分析对比,你认为党对农村政策的调整根本目的是什么?给我们什么启示?(2分)22.为展示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丰硕成果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一次改革开放成果展览请你协助小明同学完成以下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共8分)【追根溯源】(1)改革开放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上作出的?(1分)【领袖风采】(2) 要展示“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的光辉形象,请你用最简洁的语言来概述2分)【开放窗口】(4)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1980年,我国决定设置经济特区请写出在福建设立的经济特区城市1分)【史料阅读】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 ——《春天的故事》 (5)一九九二年春这位老人写下的“诗篇”是什么?有何影响?(2分)【展望未来】(6)今天,中国的对外开放不同于近代史上的开放通商口岸,今昔对比,我们应怎样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实现共同的中国梦?(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