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工业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6页一、专业学位简介交通运输工程领域共分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物流工程与载运工具运用四个分领域,涉及路基路面工程、道路线形设计理论、交通规划与管理、交通安全与环境、交通信息与控制、道路经济与管理、物流工程和智能运输系统八个研究方向二、培养目标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培养能够从事交通运输工程方面科研、设计、施工、产品开发及其它相关工程技术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具体要求为:(一)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二)掌握较为扎实和系统的交通运输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及其宽广的专业知识,了解相应学科的前沿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具有运用先进技术方法解决在相应工程领域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和维护方面的问题,具有独立担负相应工程领域的技术或管理工作的能力三)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领域的外文资料三、学制与学习年限硕士生的学制为二年半,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为一年,毕业论文(即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为一年半硕士生在校学习年限(含休学、延期)最长为四年。
四、培养方式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河北工业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所属学院名称: 土木工程学院专业学位代码: 085222 专业学位名称: 交通运输工程课程设置体系厚基础理论、重实际应用、博前沿知识,着重突出专业实践类课程和工程实践类课程实践教学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鼓励工程硕士研究生到企业实习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 1 年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五、主要研究方向1、道路与铁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学科为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之一,是交通运输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涵盖公路、城市道路、机场、桥梁等工程的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养护与管理,城市和区域路网的规划设计与交通运输管理2、交通运输规划、管理与控制主要研究交通运输系统规划决策与管理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交通运输系统规划和综合评价及对交通运输系统运作过程的科学管理,优化交通运输系统资源配置和交通运输管理现代化具体研究内容:交通规划与管理;研究城市与区域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交通需求管理,城市交通 GIS 与 ITS 应用,交通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政策,城市道路交通控制,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与管理,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理论与方法等.交通运输信息技术:研究交通运输信息系统的规划与设计,交通运输信息系统的集成与开发,交通运输信息管理与信息化工程,智能交通规划,智能调度平台设计,智能交通监控系统相关理论与方法等。
运输组织现代化:研究运输组织中的新理论与新方法,综合交通运输组织理论与方法,现代客货运输技术,运输过程的生产组织管理等;研究现代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现代物流配送与物流管理,现代物流技术及应用等.3、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是在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下设置的二级学科授予点,融合交通工程学、物理学、数学、经济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系统工程、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电子控制技术、传感技术等高新技术,采用智能交通系统等手段,从一体化、智能化的角度解决交通工程领域规划、设计、实施、管理等各个方面的问题4、物流工程以系统工程的方法对各种物流系统,包括:制造物流系统、 商业物流系统、社会物流系统以及军事物流系统等,进行规划、分析、优化、评价、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以及新的物流管理理念、技术、设备的开发和应用六、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课程学习和实践教学实行学分制课程设置包含政治理论、外语、数学和专业课一)课程设置(见附表)(二)学分要求研究生课程学习采用学分制,要求总学分不少于 27 学分1)学位课(不少于 14 学分) 1)公共课不少于 10 学分,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学分、公共英语 3 学分,应用英语 1 学分,数学不少于 4 学分。
2)专业课(不少于 4 学分)(2)非学位课(不少于 13 学分) 1)必修环节 4 学分,其中企业实习 1 学分,学术报告训练 2 学分,学术活动 1学分2)选修课不少于 9 学分,其中自然辩证法概论、知识产权、现代企业管理、案例教学为必选,共 4 学分七、培养计划与要求硕士生个人培养计划是导师指导硕士生进行课程学习及毕业论文工作的依据分课程学习计划和毕业论文工作计划两部分一)课程学习计划1.硕士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入学后一周内制订课程学习计划,经学科和学院审批后执行课程学习计划中所列课程应符合学科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2.制订课程学习计划,应注重对硕士生科学方法训练和学术素养的培养鼓励硕士生开展交叉学科的研究工作,允许硕士生跨学科、门类选修课程3.跨学科、门类录取和以同等学力录取的硕士生,如需补修本科生主干课程,也应列入本人的课程学习计划,但不计学分4.硕士生课程学习计划制订后要严格执行,如有变动,应在选课前提出申请,经学科和学院审批后执行二)毕业论文工作计划1.硕士生完成课程学习后,进入毕业论文工作两周内,应制订毕业论文工作计划,经学科和学院审批后执行2.毕业论文工作计划要求说明研究方向和课题来源,制定出文献研究、开题报告、论文中期报告、论文撰写和论文答辩等具体进度安排。
3.毕业论文工作计划执行过程中,要详细记录调整情况,如需变更,需经导师、学科和学院审批八、中期考核工作(一)考核内容1.思想品德:考核硕士生思想政治态度、理论水平、组织纪律、集体观念、社会公益等方面的表现2.课程学习:考核硕士生课程学习计划的完成情况3.科研能力:考核硕士生参加学术活动、学术报告、科研实践、论文发表等方面中表现出的综合能力和科学素养4.身心健康:考核硕士生身体健康状况和心理素质表现等二)考核时间入学后的第三学期三)考核程序1.学院组成中期考核小组负责组织安排硕士生的中期考核工作2.硕士生就中期考核内容做全面的自我总结导师就硕士生的思想状况、学习和科研工作表现写出评语3.学院负责考核硕士生思想品德和身心健康状况,审核硕士生课程学习计划完成情况4.学院考核小组针对各项考核内容进行评议,并按合格或不合格给出综合考核成绩5.考核结果合格的硕士生可以继续毕业论文开题工作对考核结果为不合格的硕士生学院考核小组应给予考核警告的书面通知及指导意见,并在规定期限内对其重新考核,仍不合格者,按照有关规定做出处理四)考核结果1.思想品德良好,已按课程学习计划要求完成第一学年的全部课程考试,并通过第一次学术报告训练,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硕士生,综合考核成绩为“合格” 。
2.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综合考核成绩为“不合格” 1)思想品德不合格2)未按课程学习计划要求完成第一学年的全部课程考试3)已按课程学习计划要求完成第一学年的全部课程考试但有两门以上(含两门)学位课程考试不及格4)未完成第一次学术报告训练5)明显缺乏科研和实践能力,或因身心健康原因不能完成正常的学习和科研工作6)未经批准而不参加中期考核九、毕业(学位)论文工作毕业论文工作主要包括文献研究、开题报告、论文工作中期报告、论文撰写、论文评阅、论文答辩等硕士生从通过开题报告到进行论文答辩的时间应不少于一年一)文献研究硕士生在毕业论文开题之前,应在导师的指导下广泛阅读本学科前沿的国内外文献,并写出不少于 4000 字的文献综述报告文献综述报告可作为学术报告训练之一文献综述报告书面材料交所在学院审查并存档二)开题报告硕士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是毕业论文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培养硕士生科学研究能力、提高毕业论文学术水平的重要措施通过开题报告,能使硕士生明确毕业论文写作目标和要达到的预期研究成果,指导硕士生顺利进行论文写作开题报告前,硕士生必须根据学科培养目标,在导师指导下确定选题选题应结合学科发展与实际应用,有一定的探索性、理论意义或应用价值。
开题报告应不少于 4000 字,主要内容包括课题的来源、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拟研究主要内容及预期目标和成果、课题研究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对策、具体研究方法和实施方案、研究计划进度及主要参考文献硕士生应在入学后第二学期至第三学期之间进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因特殊原因不能如期完成的,必须向所在学院提出书面申请,并注明预期进行开题报告的时间硕士生撰写完成开题报告后,经导师同意、学科审核批准,确定开题报告会的日期和开题报告评审小组成员名单开题报告评审小组成员应不少于三人,由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组成,并以相关学科导师为主开题报告会须以答辩的方式公开进行开题报告评审小组应对硕士生的开题报告进行严格评议和科学论证,并做出是否通过开题报告的决议开题报告未通过者,在一个月内申请重新进行开题报告硕士生完成开题报告后,一般不得更改研究课题若由于特殊情况必须更改课题,应由硕士生和导师提出书面申请,经学科、学院和研究生院审批后,方可另做开题报告三)论文工作中期报告硕士生应定期向导师汇报研究工作进展,并于第四学期进行论文工作中期报告中期报告应以答辩方式公开进行中期报告考评小组成员组成要求同开题报告评审小组。
考评小组应对硕士生论文工作进行认真审查,并详细记录考评意见对未按论文工作计划完成阶段工作的硕士生应提出明确意见和建议四)论文撰写按照《河北工业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写作规范》执行五)论文评阅、论文答辩等按照《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