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微软10年前的那一反垄断案件.doc
9页1分析“微软”反垄断案 自 1997 年,微软便开始了一场风风雨雨的“反垄断战争” 1997 年 10 月,美国司法部指控微软垄断操作系统,将浏览器软件与视窗操作系统软 件非法捆绑销售1998 年 10 月,反垄断案正式立案2000 年 1 月 13 日,比尔•盖茨宣布 辞去微软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的职务,并任命史蒂夫•巴尔默作为他的继承人2000 年 4 月,联邦法官托马斯•杰克逊称,根据搜集到的证据证明微软公司的确存在垄断行为 2000 年 6 月,上诉法庭推翻托马斯•杰克逊法官对浏览器案件的裁决,微软躲过被拆分的 命运2000 年 8 月,杰克逊法官因违反司法程序、向媒体泄漏案件审理内情而被解职,库 雷科特琳被任命接替杰克逊,全权负责对微软反垄断案的审理2000 年 11 月上旬,在库 雷科特琳法官力促下,微软和美国司法部达成妥协妥协条件是微软同意个人电脑制造商 可以自由选择视窗桌面、公开视窗软件部分源代码,使微软的竞争者也能够在操作系统上 编写应用程序在 19 个起诉微软的州中,有 9 个州决定反对司法部与微软的协议条件,明 确表示继续进行这桩旷日持久的官司在欧盟,反垄断案调查最初集中在 Win98 以及后来 的 Win2000 服务器市场垄断上。
现在的调查主要针对 Windows 多媒体播放器以及 Windows XP 的不正当竞争2002 年 4 月 22 日,比尔•盖茨亲自出庭为微软辩护,试图使 公司免于 9 个州的司法部长提出的严厉的反垄断制裁方案这是盖茨在长达 4 年的微软反 垄断案审理过程中首次出庭作证这 9 个州要求微软把网络浏览器和媒体播放器应用功能 从视窗操作系统中剥离掉,为个人用户提供一套视窗基础版2002 年 4 月 23 日,比尔•盖 茨在反垄断案听证会上表示,微软公司无法允许 PC 制造商和消费者选择视窗操作系统应 该捆绑哪些软件2002 年 4 月 24 日,比尔•盖茨首次承认,微软有可能会为个人计算机用 户提供一套视窗简装版本 初步分析微软遭遇反垄断败诉前后,2007 年 9 月 17 日,欧洲初审法院裁定,维持欧 盟委员会 2004 年对美国微软公司做出的反垄断处罚决定,包括向这家世界上最大的软件制 造商开出的 4.97 亿欧元的巨额罚单欧盟的这个处罚决定,是近年来微软第一次在垄断问 题上的败诉,也是第一次肯定了微软的垄断行为 欧盟与微软近十年的反垄断较量 截至今年 6 月 30 日的财政年里,微软公司在欧盟国家实现利润 100 余亿欧元。
换言之, 这笔罚单只相当于微软两周内在欧盟国家所赚取的利润尽管罚款远不及微软的捆绑销售 利润,对财大气粗的微软也不过是“牛身失毛” ,但它的影响却是深远的,至少在法律上证 明了微软利用其强大的优势,垄断了欧盟市场,做了大量不公平的竞争行为 有关微软垄断软件市场的争端由来已久微软曾因在国内同样问题上,不断击败对手 并与法庭和解,已获得绝对的市场优势1990 年 6 月,美联邦贸易委员会就微软与 IBM 在 PC 软件市场可能产生的冲突,进行了调查1993 年,美国司法部接到其他软件商的投 诉,开始对微软的市场垄断问题进行调查,集中调查微软 DOS 的市场策略1994 年,微 软同意修改与个人电脑生产商的软件使用合约,允许其他软件生产商与其进行正当竞争, 从而结束了长达一年的调查1997 年,美司法部再次起诉微软,称其违反 1994 年签署的 协议,采用非正当竞争手段,迫使计算机生产商销售其浏览器软件当时,微软将浏览器 软件与其主导市场的视窗操作系统软件捆绑销售1997 年,美国地区法官托马斯杰克逊 签发禁止令,要求微软在安装视窗 95 操作系统时,安装其他软件商生产的 InternetExplorer4.0 浏览器软件,迫使微软暂时停止捆绑销售。
1998 年,美国司法部和 20 个州的总检察官集体起诉微软,声称微软非法阻止其他软件厂商与其进行正当竞争,以保 持其软件的垄断地位1999 年,微软发布改进版视窗软件,其视窗媒体播放器的市场份额2大幅增加,微软的捆绑销售方式使其媒体播放器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竞争对手诸如 Real Networks 公司的 RealPlayer.2000 年,杰克逊法官作出将微软一分为二的判决,微软随 后提出上诉2001 年,微软被控违反反垄断法一案,进入上诉程序的法庭辩论阶段 微软在国内大打垄断之仗时,也与欧盟反垄断机构发生了争执欧盟法院原以为说服 微软很容易,但欧盟法院没有意识到,微软利用在国内战胜众多对手之际,继续利用原在 美国的战略,在欧洲市场上大施淫威,致使欧盟范围内的软件制造商的销售遭遇下滑欧 盟发现了微软的市场行为,不符合欧盟的市场行为准则之后,对其发出了警告,并称将对 该公司处以巨额罚款,除非微软采取措施,使欧盟不再忧虑市场竞争的问题但此举没有 奏效 欧盟起诉微软公司起始于 1998 年当时,位于布鲁塞尔的反垄断机构,应太阳系统公司的 诉求,开始调查微软在欧洲的所作所为随之,他们发现微软利用桌面终端的市场统治地 位,垄断了整个欧洲服务器市场。
欧盟再次向微软发出警告,微软仍然置若罔闻,继续在 欧洲销售捆绑媒体播放器软件的视窗版本 2003 年,微软竟获得美国政府默许,与国内 18 个州达成和解协议,微软进而敦促法 院,不再考虑制裁微软的提议美国法院的默许,助长了微软的气势实际上这意味着, 加强了微软在国内市场上的垄断地位,也自然为它进军欧洲服务器市场大开了方便之门 欧盟反垄断的态度要比美国坚决 然而正在此时,微软与欧盟的反垄断争端开始激化导致矛盾激化的原因还在于,微 软在市场上滥用其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统治地位的同时,其态度自始至终都十分强硬早在 2003 年 1 月,欧盟市场竞争委员会委员马里奥蒙蒂拟举行听证会,就一个决议草案进行 讨论,准备对微软采取强硬措施 持续不断的调查,发现了微软更多操纵市场的行为,如微软的 Net Passport 涉嫌违反 欧盟有关个人隐私的法规,欧盟立即要求微软对其修改可是在一次听证会上,欧盟初审 法院与微软发生了激烈的辩论,双方激烈对峙,互不相让曾经代表集体诉讼原告指控过 微软的律师迈克尔豪斯菲尔德,一开场就指责微软对面临的垄断指控不以为然豪斯菲 尔德打开一盘录像带,录像带中微软首席执行官斯蒂夫。
巴尔默被问及是否完全理解“垄 断”一词时,这位律师说:“巴尔默当时大笑着说, ‘我当然知道什么叫垄断,我经常与我 的孩子一起玩这种游戏 ’从这句话可看出,尽管此前关于微软的反垄断诉讼,欧盟提起过 多次,却都没有实质性结果,其原因就在于,微软的管理高层完全没把欧盟的垄断指控当 一回事 ” 从 2004 年初,欧盟与微软就反垄断案的争端逐渐升温,欧盟向微软处以巨额罚款同 年 6 月,微软向欧盟初审法院提出申诉,要求推翻处罚决定微软还请求该法院下令,在 法院判决作出之前,暂缓执行欧盟的决定12 月,初审法院驳回了微软公司要求推翻欧盟 决定的请求 欧洲大多数舆论都认为,微软在欧洲面临的问题远不止这些2006 年 2 月,欧盟就微 软系统的兼容性展开了调查结果发现,包括 IBM 和甲骨文公司在内的众多美国公司,都 曾公开数据,但微软却利用其系统优势强压欧洲对手并且,欧盟的竞争对手继续对微软 抱怨称,它并未因欧盟的制裁而改变原有的战略决策,继续拒不提供格式化信息,这导致 其本土产品仍然无法与微软视窗版本兼容,这几乎成为微软对付欧盟市场竞争对手的一贯 做法欧盟委员会怎能视而不见?同年 7 月,欧盟决定对微软再次处以总额 2.8 亿欧元的 罚款;同年 10 月,微软就欧盟新的处罚决定提出上诉。
2007 年 3 月,欧盟威胁要对微软 再次处以每天 300 万欧元的罚款,并要求微软做出答复直到 9 月 17 日,初审法院对微软 要求推翻欧盟反垄断处罚决定的上诉,作出了初审判决 这个处罚决定势在必然但另有更深层次的原因表明,微软之所以不听从欧盟,是因3为它有着强大的美国政府作后盾欧盟对微软等美国企业展开的反垄断调查,甚至引起美 国政府的不悦包括美国英特尔和苹果公司在内的信息技术巨头们,都对欧盟的调查提心 吊胆,它们也都面临着欧盟的反垄断调查今年初,欧盟委员会曾两次将一份问卷调查, 发往欧盟的微软竞争对手,搜集是否需要进一步探究外来软件的兼容问题欧盟没有继续 深入调查英特尔的原因是,与微软的反垄断案迟迟没有了结 对于消费者而言,选择安装哪种软件是费神的事,但对多媒体播放器市场来说,这场 官司意义重大欧盟的裁决生效后,将对微软产品在欧洲市场的销售产生深刻的影响数 据表明,微软的视窗操作系统,2002 年在西欧的销售额为 34 亿美元,占该公司全球销售 额的 30%.随后其销售额逐年上升,这是因为近年来由于视窗能镶嵌其他操作系统,又使其 市场呈现无限扩大的趋势根据另一项调查显示,在长达近十年期间内,欧盟的软件公司 产品的市场都十分疲弱,价格不断下滑,微软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价格却反而呈上升 趋势。
此后,欧盟法院与微软的口水战愈打愈烈,欧盟的态度也日趋强硬,初审法院向最高 法庭递交了上诉请求从以往的诉讼来看,类似这种复杂的诉讼往往长达一年或更久即 便欧盟已判定微软垄断行为成立,微软也仍然不服,此后欧盟初审法院继续开展调查 该法院追溯了调查微软违反反垄断法的决定,曾要求微软披露所有源代码,包括视窗 版本的所有音乐和视频软件源代码但出人预料的是,微软与美国最高法院已达成和解之 后,微软反而称欧盟在追踪微软的过程中,致使全世界 95%的个人计算机的微软技术机密 暴露无遗,这将危及微软的全球市场地位,也属于违法行为对此,该法院立即进行了反 驳,称微软已拥有近 3000 亿美元的市值,在世界上也是数一数二的企业,加上市场的垄断 地位,不要说一般的客户和企业,就是一些小国家也没有能力与微软抗衡,其市值甚至已 经相当于很多发展中国家 GDP 总和面对这样一个庞然大物,任何企图仅靠市场手段就想 打破微软的垄断地位,都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若没有维护欧盟市场秩序的决心,那么最 终会伤及众多的欧盟本土企业;若继续容忍这种垄断行为,欧盟的经济将因此雪上加霜 制裁垄断,严明市场法纪是根本欧盟法院意识到,若继续容忍微软这样下去,那么 欧洲大多数软件制造商的生存空间都将被封杀,欧盟市场正常的竞争秩序将被破坏,消费 者被剥夺了选择权。
欧盟怎能眼睁睁地看着微软这一美国公司,夺走本土大部分的软件市 场呢?欧盟竞争委员会负责人内莉克勒斯认为, “微软的一系列行为,深深地侵害了欧洲 消费者和竞争者的利益,使欧盟本土软件陷入前所未有的萧条 ”英国国际与竞争法律研究 院专家菲利普马尔登也认为,欧洲与美国的软件市场同为国际市场的一部分,但微软给 欧洲市场带来的伤害,却要比美国市场更加广泛和深远 面对众多欧盟官员的指责,微软首席法律顾问布莱德史密斯采取的则是缓兵之策 他对记者称, “本公司将进一步小心翼翼地研究,然后作出决定若需要我们进一步采取步 骤,以顺应欧盟国家的反垄断需要,那么微软会毫不犹豫 ”随后他话锋一转又说, “实际 上,微软对市场的侵害带来的影响和时间,还有待于进一步调查欧盟的决定或许有欠妥 当,因为对手生产的服务器没有必要让微软来提供网络协议,欧盟更没有必要强迫微软满 足对手的产品设计 ” 初审法院反复强调,微软违反欧盟反垄断法的调查证据已确凿无疑,长达 248 页的调 查报告已说明了一切随即,克勒斯在布鲁塞尔强调,初审法院对微软的判决正确无误, 稳妥贴切若判定成立,微软在欧盟的市场份额也将随之发生改变,微软的份额至少应低 于 95%.如果这样,就可证明初审法院的这次反垄断案判决是成功的,欧盟国家也希望看到 这点。
克勒斯认为,初审法院过去所做的决定,实际上是对微软破坏欧盟正常市场竞争秩序所采 取的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