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时扩张皮瓣修复四肢小面积皮肤缺损.ppt
19页即时扩张皮瓣修复四肢小面积皮肤缺损,王仲锋 张松 刘洋 王晓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骨科,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概况,在骨科临床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四肢皮肤缺损的病例 病因:外伤、切口感染、皮瓣坏死、皮肤肿瘤或瘢痕切除、慢性骨髓炎窦道形成、内植物排异外露等原因所致 目前常用治疗:植皮、局部皮瓣、远位皮瓣、皮管、带血管蒂皮瓣等组织移植方法修复,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本科室针对四肢难于直接松解缝合的小面积皮肤缺损,32例患者应用术中即时扩张皮瓣进行修复缺损,缺损均获得一期愈合,满意效果四肢小面积缺损(2cm×3cm~4cm×12cm) 术中即时扩张皮瓣进行修复简单、经济、实用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即时扩张皮瓣的适应征,四肢难以直接松解缝合的小面积皮肤 周围有较广泛的正常皮肤,形状狭长的缺损为宜 尤其适用于局部瘢痕或肿物切除,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外伤所致的缺损:缺损周围皮肤无明显肿胀及撕脱、污染及碾压等(伤后不超过3h或受伤1周后) 感染坏死伤口:达植皮创面要求 体表肿瘤所致缺损:要求无远处转移,河南大学淮河医院,病例资料,本组32例,男18例,女14例 年龄20~65岁 上肢10例,下肢22例 皮肤缺损原因:外伤10例,感染12例,肿瘤及瘢痕切除9例,胫骨钢板外露1例 缺损面积2cm×3cm~4cm×12cm 缺损致手术时间(肿瘤及瘢痕切除所致缺损除外):1h~2个月。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简易扩张器制作,A. 注水前 B.注水后,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手术方法,清创:外伤及感染坏死缺损伤口均予,切除创缘失活组织和增生瘢痕切除体表肿瘤(遵循无瘤原则)和贴骨瘢痕河南大学淮河医院,A.女,40岁,右肘瘢痕切除后致皮肤缺损(面积约3×7cm),B.男,42岁,跟腱断裂术后感染坏死致左踝后内侧皮肤缺损(面2.5cm×6cm),,游离扩张腔隙:缺损缘两侧皮下潜行,沿缺损缘取2~3cm小切口,在皮下浅筋膜下层钝、锐性结合分离,并充分止血埋置简易扩张器:放置平整,全层缝合切口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注水扩张:呈橘皮样;变白;硬如前额 压力:注射泵压力在35~40kPa(此时已阻断了皮肤微血管或血管网动脉端血流) 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宜超过1h),河南大学淮河医院,简易测压装置示意图,,维持30~45min后回抽部分生理盐水,5~10min后,重新注生理盐水至皮肤如上外观,如此反复扩张1~3次后,取出简易扩张器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扩张后皮瓣设计:根据受区的部位、形态、范围和供区的部位、扩张后等情况设计皮瓣本组推进皮瓣27例,旋转皮瓣5例)。
修复:沿原切口取出简易扩张器,修整皮瓣,彻底止血,按上述设计进行修复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术后处理,放置引流条,适当加压包扎 靠近关节的创口需石膏制动于皮瓣松弛位2周 适度抬高患肢,局部烤灯照射,定期换药 并给予活血、解痉、祛聚、抗感染药物等治疗,河南大学淮河医院,预后,随访1~18个月,31例四肢皮肤缺损获Ⅰ期修复愈合,1例切口脂肪液化,加强换药后获愈合,皮瓣均无坏死河南大学淮河医院,B1.术后2周,B2.术后6个月,A.女,40岁,右肘瘢痕切除后致皮肤缺损(面积约3×7cm) B.男,42岁,跟腱断裂术后感染坏死致左踝后内侧皮肤缺损(面2.5cm×6cm),A.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注意事项及心得体会,①体表肿瘤切除时应严格遵循无瘤原则; ②感染创面:抗炎、换药治疗应达无菌创面,尤其适用于肌腱、骨外露的小面积皮肤缺损; ③外伤造成的皮肤缺损:创面应彻底清创(本组外伤所致皮肤缺损者皮瓣扩张时机控制在3h内或者外伤后1周,待组织肿胀水肿消退后,修复皮瓣坏死概率较小,可能此时对皮瓣血运影响较小);,河南大学淮河医院,,④游离扩张腔隙时应在浅筋膜下层操作; ⑤游离扩张腔隙时不宜留有分隔,腔隙大小应与简易扩张器相适应,修复缺损时,做好减张缝合,减少扩张皮瓣回 缩,降低张力; ⑥制作简易扩张器捆扎指套与导管时松紧要适度;缺损较大的创面,扩张器指套可用双层。
(本组病例中有一例应用单层橡胶指套时发生破裂,改为双层后无破裂发生),河南大学淮河医院,,⑦扩张部位深层要有骨组织衬托,以保证皮肤软组织的有效扩张; ⑧建议扩张时尽量监测压力,注射泵维持在40kPa以内为佳(本组简易的扩张器较难准确掌握,仅依我们上述的皮肤扩张的外观、硬度维持时间为宜); ⑨宜选择硬膜外阻滞或臂丛阻滞麻醉下施行手术,局部麻醉下,患者因扩张疼痛难以耐受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参考文献:,[1] Kwon E O, Pareek G, Fracchia J A, et al. Scrotal reconstruction using rapid intraoperative tissue expansion:a preliminary report[J]. J Urol,2008,179(1):207-209. [2] Oestreich K, Flügel A, Raab N, et al. The balloon dissector in expander treatment: A ten-year experience in 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J]. Handchir Mikrochir Plast Chir,2006, 38(4):240-245. [3] 王永洁, 高 尚, 陈忠存,等.整复术中即时扩张术的临床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07, 16(3):324-326,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河南大学淮河医院,谢谢!敬请各位专家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