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重学生个性要求引导独特读写视角-我的阅读我做主五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案例.docx
8页尊重学生个性要求,引导独特读写视角——“我的阅读我做主”五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案例 摘要:随着统编语文教材应用的全面推进,“课外阅读课程化”得到了一线老师的重视然而,在这个快餐文学占据主要领地的网络时代,如何引导学生静下心,走进经典名著,从中汲取文学养分,提升个人的文学素养和文化品位呢?教师借助学生喜欢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模式,从真实情景引发学生的自主探究,从个人独特的视角看名著,创设多种方式的读书交流活动,关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思考与感受,让古典名著阅读趣味无穷关键词: 小学语文 名著阅读 个性读写 独特视角 综合性学习 温儒敏教授说: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专治不读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四篇课文,分别选自四大名著,其编写的主要意图是以一篇带整本,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引导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我们的做法是:开展“我的阅读我做主”主题综合性学习,从真实情景引发学生的真实思考学生从个人独特的视角选取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展开阅读,进行研究,获得属于自己的名著阅读经历本次活动成果颇丰,在多种方式的读书交流活动中,同学们感受到阅读古典名著,乐趣无穷。
现以《三国演义》个性阅读为例,进行阐述我的阅读我做主”综合性学习分为四个环节:筹划发起——实施开展——成果展示——活动反思一、筹划发起1.话题导入,激发探究欲望 布鲁纳认为:“学习者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经历对学习材料的亲身体验和发展过程,才是学习者最有价值的东西一个人如果有做事情的兴趣,即使你不督促他,也会激起他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自然而然他就会去探究话题一:(出示“三国人物形象”画面)《三国演义》人物众多,同学们认识他们吗?你了解他们吗?生1:刘备、关羽、张飞、赵子龙.生2:这三位是刘关张,他们结拜兄弟,刘备是大哥、关羽老二、张飞老三他们建立了蜀国生3:刘备用的是双剑,关羽用的是青龙偃月刀,张飞用的是丈八蛇矛……在这种谈话中,老师发现有一些学生读过《三国演义》,但反馈出来的是一些零碎信息,有大部分学生是没有读过的话题二:关于《三国演义》这部著作,你有什么疑问吗?你最想了解什么?生1:我想知道《三国演义》中有多少人物?生2:我想知道那些人物都用什么兵器?生3:我想知道为什么在戏曲的脸谱中曹操是白脸?生4:我想知道《三国演义》中的“赤壁”“荆州”“街亭”这些地方在哪里?……在聊谈中,学生走进了三国的情景。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产生真实的疑问,一个个好的问题,就如一颗颗小石子,总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教师把握时机,鼓励学生大胆猜想问题的答案这些问题五花八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类,把有着共同疑问的同学组织成一个小组,继续对《三国演义》的古今地名、主要的人物关系(分魏、蜀、吴)、《三国演义》中的兵器与兵法、《三国演义》中的成语、《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脸谱、《三国演义》的人物简介这六个方面进行研读筹划发起阶段,教师是以学生的兴趣与需求为中心,以学生在阅读《三国演义》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突破口,以专题研究为切入点,从而生成探究性问题,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非常重要2.小组分工要先行“磨刀不误砍柴功”,小组分工是这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专题性研读的品质在这个环节,教师发挥其组织者作用,指导学生根据自己个性阅读兴趣选择加入哪一个阅读学习小组,然后各个阅读学习小组民主选出自己小组的组长,小组长创建阅读小组群,组织组员商议,制定出自己小组的活动计划与活动方案,接着,组员在组长的组织下,按照活动方案与分工,借助《三国演义》读本、网络搜索、工具书等开展研读活动教师也组建一个组长群,促进教师与组长,组长与组长之间的交流。
2. 实施开展万事俱备,组长迅速地组织组员开展专题研读在学生研读过程中,教师是一个开放的组织者、积极的旁观者,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和时间,多一些旁观,少一些干预只有当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真的遇到困难时,在一旁静静观察的教师,才“现身”,发挥教师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指导作用,帮助学生解决困难,推进学生的研读活动的发展如:《三国演义》的人物关系组的组员,当他们正苦于用哪种方法梳理魏、蜀、吴三国的主要人物关系,此时,教师会悄悄推送微课“思维导图四步绘图法”给组长,接着由组长把它推送到群里,组员观看完微课时,茅塞顿开,他们开始尝试用思维导图梳理人物关系,教师则又在一旁静静地观察,在学生需要指导的时候,才又及时出现三、成果展示经过将近一个月的研读,各研读小组的同学们收获满满,组长们通过PPT、美篇、小视频等把他们的开展《三国演义》的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与成果展示出来《 三国演义》人物关系小组,用思维导图梳理出魏、蜀、吴三国的主要人物的关系《三国演义》人物简介小组,不但通过美篇整理出关羽、张飞、刘备、诸葛亮、孙权、曹操等人的生平与主要事迹,而且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桃园三结义》和《草船借箭》《 三国演义》成语小组组员较多,活动成果丰硕,他们从事《三国演义》中搜集的成语达158个。
《三国演义》兵器、兵法小组,整理了《三国演义》中的36计,把36计中有兵法名称、兵法本意、还有兵法使用的事例,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进行描述此外,他们还把《三国演义》出现的兵器进行汇总、分类,把兵器的名称、兵器简要描述、兵器使用人的故事等进行汇总,图文并茂,可读性强《三国演义》脸谱小组虽然只有三位同学,但是他们能结合《三国演义》中对人物描写,特别是人物面部描写的语句,给《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进行脸谱绘画《三国演义》古今地名小组的组员,通过充分研读《三国演义》后,结合网络资源,整理190个古今地名四、活动反思这 次研读《三国演义》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善于营造有趣有效的教学环境,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参与的热情,从而生成探究性问题,调动学生的阅读、探索《三国演义》的积极性在活动实施的过程教师能很好地扮演好开放的组织者、积极的旁观者、活动指导者等角色,尊重学生的选择,保护其阅读与探究的积极性整个过程中在研读《三国演义》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汲取了《三国演义》的养分,还增强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合作意识,培养了他们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表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不足之处,由于疫情原因,教师没能按计划,组织学生到赤壁等地更深入地进行《三国演义》研学。
参考文献:1. 张宁. 小学名著导读教法探索[J].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8, 000(016):P.98-98.2. 代吉堂. 小学高年级名著导读的实践研究[J]. 天津教育, 2020(9):89-90.3. 海涛. 小学语文名著导读的策略探究[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7(10):36-36.4. 童良广;王凯;朱全鹏;方芳;.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研究[C]// 2018.2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