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1-文言文-七上《童趣》(讲练)(含解析).doc
7页2019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01 文言文 七上《童趣》(讲练)(含解析)一、文学常识《童趣》选自《浮生六记》,作者是清代文学家沈复二、重点字词【重点词语】稚:童年秋毫:极细小的事物藐小:细微纹理:花纹、纹路私拟:私下比作 或:有时昂首:抬头项:脖颈;强:通“僵”,僵硬素帐:未染色的帐子徐:慢慢地作:当做 观:景象,景观 果:果然唳:鸟鸣怡然:愉快的样子壑:山沟,山谷 神游:怡然自得,高兴而满足的样子兴:兴趣 盖:原来(是)方:正鞭:用鞭子打,抽打 驱:赶 【一词多义】①之:见藐小之物/故时有物外之趣 助词,的 昂首观之/使之冲烟而飞鸣 代词,它们;代夏蚊 项为之强 这, 代词, 代“昂首观之”这件事 为之怡然称快 代词,代“果如鹤唳云端” 观之,兴正浓 代词,代“二虫斗草间” 驱之别院 它,代词, 代癞虾蟆 心之所向 舒缓语气,不译 ②为:为之怡然称快/项为之强(因为)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被) 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当作)③以:徐喷以烟(用) 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把)④观: 作青云白鹤观(景象) 昂首观之(看)⑤而: 使之冲烟而飞鸣/拔山倒树而来(表修饰)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表承接)三、内容要点【文意概括】本文依次写了①观蚊戏蚊 ②神游“山林” ③鞭逐虾蟆 三件事,全文紧紧围绕一个“趣”字,揭示了儿童神奇美妙的内心世界。
其中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是本文画龙点睛之语,而这需要通过 联想和想象 的心理过程才能实现的文章所记闲情之趣有多种,有想象之趣,比如:“私拟作群鹤舞空”等句; 有细察之趣,比如:“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等句;有童稚之趣,比如:“神定,捉虾蟆……别院”重点问题】1.文章开篇用“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这段文字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答:①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 ②点明文章的主旨2.找出本文中出现的常见的成语并解释:答:⑴明察秋毫:比喻为人非常精明,任何小问题都看得很清楚;⑵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⑶庞然大物:形容外表上庞大的东西⑷夏蚊成雷:形容夏天成群的蚊子的叫声跟雷声一样3.学习本文,你认为作者是什么样的人?你认为怎样能成为一个有情趣的人?答:作者是一个活泼可爱、天真无邪、有情趣的人①要热爱生活、热爱自然②要善于观察事物③要富于联想和想象能力, 才能成为一个有情趣的人四、阅读题典【题源】福建省福州市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7分)童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3分)夏 蚊 成 雷 私 拟 作 群 鹤 舞 于 空 中 心 之 所 向 则 或 千 或 百 果 然 鹤 也 昂 首 观 之 项 为 之 强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①项为之强( ) ②徐喷以烟( )③方出神( ) ④鞭数十( )请用讲述大意的方法,解释文中的成语4分)示例:庞然大物:体积非常大的东西① 明察秋毫: ②怡然自得: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概括写出文中体现“物外之趣”的两件事4分)【答案】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①通“僵”,僵硬的意思 ②慢慢地 ③正 ④鞭打,抽打①形容视力极好,连最细微的东西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②形容愉快而又满足成语解释大意对即可) 把土块凸出部分当成丘陵,凹陷部分当成沟壑(大意对即可)答案示例:观蚊成鹤(群鹤舞空、鹤唳云端);神游“山林、丘壑”;鞭打、驱赶虾蟆.(填对2个即可得分)【解析】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试题分析: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比如本题中“强”是通假字,“鞭”是名词动用,要注意辨析对课文注释中有明确注明的字词要加强记忆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秋毫”“怡“得”最后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试题分析:根据文章内容,先理解短语各个字的意思,再用自己的话把这个短语的意思说一下。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试题分析:梳理文章情节,根据人物的活动概括情节点,然后理解“物外”的意思,指出所叙事件中“趣”的所在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五、牛刀小试(一)【题源】(16届江苏省江阴市暨阳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松江府通判许君传(12分) [清] 刘大櫆许君讳曾裕,少卓荦(luò)有大志,年甫六龄,值母病笃,即知长跪祖庙之前,祷求至十余日不倦稍长,从塾师受学,聪颖出其辈类,于书无所不读后入赀补官,得通判松江水利船政松江地滨海,旧设巡海之船,其名曰乌船向者,通判监修,上下多侵渔其船遇风辄坏君独亲自验试,而其弊始除先是,远人负贩至松江,松江奸民取其货,而负其价直不还君至,惩其尤狡黠者数人,而负贩皆感泣松江河道细狭,易至填淤填淤则舟楫不通,而民田亦无以灌溉故冬日水涸,用挑浚之工,其费皆出自民间,积至巨万有司粗为兴筑,而浮消其费大半君独以私一己之稇载①有限,而取万民之膏血甚多,于心不忍乃亲量度深广,使其工不得尺寸有差民咸呼舞,以为数十年来所未有,因即河边立石以纪其事滨海失业之民多通海洋以逐利,禁之不止君奉委巡察,而海船之私货,浮于口粮之外者至百余艘。
君念穷民非有大奸,徒以无知嗜利而自致干纪之诛,必加详报,则己虽有获贼之誉,而死者不可复生因潜请于布政辰公,恳其宽赦辰公察君爱民出中心之诚,深为激赏选自《续修四库全书·海峰文集》有删节)【注】①稇(kǔn)载:满载,这里指牟利多荦(luò):明显,分明6.下列句子中的“之”与“禁之不止”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渔人甚异之 B.怅恨久之 C.水陆草木之花 D.至之市7.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从“聪颖出其辈类,于书无所不读”这句话可以看出许曾裕是一个勤学的人B.许曾裕体恤百姓,亲自试验乌船,解决了乌船遇风容易坏的问题C.松江府百姓为了表达对许曾裕的尊敬,在河边立碑记下了他的许多事迹D.许曾裕担任松江府通判期间执法严厉,他认为对私运货物的百姓要严惩,才能正民心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值母病笃 ②向者 ③而其弊始除 ④因潜请于布政辰公 9.翻译下列句子(4分)⑴君至,惩其尤狡黠者数人,而负贩皆感泣。
2分)译: ⑵乃亲量度深广,使其工不得尺寸有差2分)译: 【答案】6.(2分) A 7.(2分) D8.(4分) ①笃:严重 ②向:从前 ③始:才 ④潜:暗地里、偷偷地9.(4分)⑴(2分)先生到任后,惩罚了其中特别狡诈的几个人,商贩们都感动流泪了得分点:“至”“其”)⑵(2分)(许曾裕)就亲自丈量河道的深度和宽度,不允许施工有丝毫差错得分点:省略句、深广)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8.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要注意辨析字词的古今异义,不可用念义替代古义,如本题中“向”“始”两词,要根据语境仔细辨析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9.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翻译要要做到三点,原意不能改变,关键字词要译准确,句子要通顺本题要解释清楚关键词语有:“尤”“狡黠”“负”“工”“尺寸”, 翻译后要疏通句子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二)【题源】【2014中考四川乐山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诫兄子严、敦书 马援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轻通侠客援前在交趾①,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②,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③,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④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犬者也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注释】 ①交趾:汉郡,相当于越南北部②正法:正当的法制③衿:佩带缡:佩巾。
施衿结缡:父母送女出嫁,给她结好带子,挂好佩巾④谨敕:谨慎 6.对文中下列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还书诫之曰 书:写信B.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汝曹:你们C.清浊无所失 清浊:此处指善恶之人D.郡将下车辄切齿 下车:刚到某地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