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5章 低洼涝渍区治理技术.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499766743
  • 上传时间:2023-10-1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19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灌溉排水新技术百问百答(第六期)第5章低洼涝渍区治理技术本章主要介绍了我国低洼涝渍区的类型与分布,低洼涝渍区的排 涝排渍标准和水利工程技术52 ,我国:!北方低洼易涝区有哪些类型?如何分区?北方低洼易涝耕地,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平原、松辽平原和三江平 原等地区,在西北干旱地区也有较大面积,可概括为2个分区和3种 类型1) 分区纯涝渍区无盐碱危害的涝渍中低产田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 一些涝区和沼泽型耕地、紧临南方地区如汉江流域的陕南和淮河流域 的砂僵黑土区涝渍与盐碱并存区系指当地既有涝渍又受盐碱危害的中低产田 区主要是黄淮海平原地区,此类地区需全面考虑涝渍盐碱的统一治 理2) 三种类型沼泽型因地势低洼和土质粘重,极易发生较长期地面积水的农 田,其土壤剖面特征是存在泥炭层和潜育层雨涝型 在作物生长期间,常因降雨积涝而短期受淹的农田,与 沼泽型的区别在于地面积水期较短且无泥炭层和潜育层暗渍型 或称潜渍型,又叫哑涝主要是由于地下水位较高或因 粘土隔层、犁底层阻水,造成作物根部土壤水分过多而低产的农田其中涝后成渍的列入雨涝型,因渍而出现盐碱的列入盐渍型53、我南方易涝易渍农田主要有哪些类型?如何分布?南方易涝易渍农田主要分布在淮河流域的淮北平原、滨湖洼地、 里下河水网圩区;长江流域的江汉平原,鄱阳湖和洞庭湖滨湖地区、 下游沿江平原洼地;太湖流域的湖东湖荡圩区;珠江流域的珠江三角 洲、山丘区的冲垄谷地等。

      主要类型有以下6种贮渍型:指沤水田或冬泡田等在田内贮水成渍者涝渍型:因地势低洼或排水出路不畅等原因,易雨涝成渍者潜渍型:农田受江河湖海等水位顶托,或有灌无排等原因,使农 田地下水位长期在作物主要根系活动层存在而致渍者泉渍型:指农田受冷泉水浸渍或溢出地面而形成的冷浸、烂泥、 锈水等渍害低产田盐渍型:指滨海盐碱地酸渍型:指沿海咸酸田,pH值小于554, 农作物对农田除酬咏有何要求?由于降雨过多或外水侵入,排水不畅,发生旱地积水或水田淹水 过深,将造成农作物减产或失收,形成涝灾为了使农业生产达到稳 产高产,防止洪灾的发生,对低洼易涝农田,必须通过修建排水工程 满足农作物对农田除涝排水的要求,及时排除由于降雨产生的田面积 水,减少淹水时间和淹水深度,以保证作物正常生长试验证明,农 作物的受淹时间和淹水深度有一定的限度如果超出允许的淹水时间 和淹水深度,将影响作物正常生长,轻者减产重者失收因为,田间 积水,会使土壤水分过多,氧气缺乏,影响作物根系呼吸的正常进行, 作物根系长期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进行呼吸,所产生的乙醇可使作物 中毒而死亡农作物受淹减产的情况与作物允许淹水时间和淹水深度有关,除 涝排水系统的设计首先要满足作物允许淹水时间和淹水深度的要求。

      允许淹水时间系指在设计暴雨条件下,排除地面积水允许的最长时 间淹水”一般认为是在设计暴雨停止时开始的我国各地灌溉排 水试验站,对允许淹水时间或淹水深度是根据测筒、测坑或田间观测 的作物产量与淹水时间、淹水深度关系确定的作物允许淹水时间和 深度与作物品种、作物生育阶段有关,棉花、小麦、春谷等作物耐淹 能力较差,一般在地面积水10cm的情况下,淹水1d就会引起减产, 受淹6 —7d以上就会死亡一般粮食作物地面积水10-15cm,允许 淹水时间不超过2 —3d水稻虽宜于水田中生长,但若田面水层长期过深,则同样不利于 水稻生长,也会引起减产甚至死亡农田受涝成灾的灾情,常用受涝面积的大小和作物受灾减产的程 度两种指标进行表示,但还没有统一规定的标准,各地用法不一,采 用受涝面积作指标时,是以成灾农田面积数或成灾面积所占的百分数 表示灾情的轻重;以作物减产程度作指标时,则用作物因灾减产的成 数作为灾情轻重的衡量依据55、如何选择除涝标准?除涝设计标准一般涉及设计暴雨、设计外水位、设计内水位和设 计排除历时等在我国《水利动能设计规范》(试行)中,把除涝设计 标准定义为“一般以涝区发生某一设计频率(或重现期)的暴雨不受涝 为准。

      其中暴雨重现期应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效益分析确定目前我国大多采用5—10a 一遇(频率P=20% —10%)的暴雨作为设计 标准对于经济水平较高、条件较好地区,可适当提高标准;对于经 济条件较差地区,也可适当降低标准或分阶段提高标准水利部将我 国南方渍涝田治理分为初步治理和高标治理两个阶段,其除涝设计标 准为:初步治理,要求大于5a 一遇;高标治理,则大于10a 一遇除涝标准的暴雨历时和排除时间可根据排水地区具体条件决定 根据生育期规定;对于旱田作物,一般采用1 —3d暴雨,1 —3d排完; 对于水稻,一般采用1 —3d暴雨,3 —5d排至耐淹水深对具有滞涝 容积的排水系统,则应考虑采用长历时的暴雨,有的还须采用有一定 间隙的前后两次暴雨作为设计标准除涝标准的具体选择,还应根据工程的经济效益进行论证分析确 定对于单纯用于除涝的排水工程,一般没有经济效益,而用工程的 减灾效能确定工程经济效益;对于进行综合经营和综合利用的排水工 程,则应根据综合收益和减灾效果,共同分析确定56、渍涝灾害对农作物生长有何影响?渍害是指作物根系活动层中的土壤含水量过大,长期超过作物正 常生长的允许限度,使土层中的水、肥、气、热关系失调,生态环境 恶化,导致作物生长发育受到抑制的一种灾害现象。

      渍害轻则造成作 物减产,重则可能导致作物死亡失收渍害常与洪、涝、土壤盐碱化等灾害相伴发生,对作物危害的性 质和产生的原因也与涝灾很相似,都是由于农田水分过多所造成的 但渍害地面一般不出现积水现象,只是土壤含水量过大,严重的有时 也可能达到饱和,对作物的伤害不如涝灾来得明显和快速,所以往往 不被重视,对作物造成很大危害防治渍害的有效措施是进行田间排 水,根据渍害产生的原因,防渍田间排水工程应能有效地控制地下水 位,使地下水位经常控制在适合作物生长的深度范围内,排除根系层 中过多的土壤水分,使土层保持适宜的含水率,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 的条件57、低洼易涝区除涝防渍的水利工程措施有哪些?低洼易涝区除涝防渍的水利工程措施是排水及控制地下水位排 水工程的主要作用是:加速排除由于降雨或外水入侵造成的地面积水 及造成地下水位过高的地下水其目的是通过排水调节区域水文状 况,满足作物对土壤水分、空气、养分和温度的要求排水首先要有 出路,要治理或开挖骨干排水河道,同时要修建好田间排水设施田 间排水有明沟排水、暗管排水和竖井排水等多种方式58, 农沟排冰的排冰沟布置有何原则?排水沟的布置,要尽快地集中排水地区多余的水量泄向排水口。

      选择排水沟线路,通常要对技术上可能的方案;根据排水区内外的地 形和水文条件、排水目的和方式、工程投资和维修管理等因素进行比 较,从中选用最优方案当承泄区水位低于排水干沟出水口水位时,可自流排水,否则需 要采用抽水排水或抽排与滞蓄相结合的除涝排水方式排水沟的布置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1) 各级排水沟尽量要布置在各区控制范围的最低处,以便能排 除整个排水地区多余的水量2) 尽量做到高水高排,低水低排,自排为主,抽排为辅;即使 排水区全部实行抽排,也应根据地形将其划分为高、中、低等片,以 便分片分级抽排,节约排水费用和能源3) 干沟出口应选择在承泄区水位较低和河床比较稳定的地方4) 下级沟道的布置应为上级沟道创造良好的排水条件,使之不 发生壅水5) 各级沟道要与灌溉渠系的布置、土地利用规划、道路网、林 带和行政区划等协调6) 工程费用小,排水安全及时,便于管理例如干沟尽可能布 置成直线,但当利用天然河流作为于沟时,就不能要求过于直线化; 另外,排水沟还要避开土质差的地带,同时也不给居民区的交通设施 带来麻烦等7) 在有外水流入的排水区或灌区,应布置截流沟或撇洪沟,将 外来地面水和地下水引入排水沟或直接排入承泄区。

      59、排涝流量有哪些计算方法?说明计算公式及 物理意义推求设计排涝流量(又称最大设计流量)的基本途径有二:一是用流 量资料推求;二是用暴雨资料推求由于平原地区水文测站少,资料 年限短,设计标准较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同样的暴雨所形成 的流量过程相差很大等,故一般难以根据实测径流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而往往采用由设计暴雨推求排涝流量的方法1)地区排涝模数经验公式法首先求出平均到每平方公里排水面积上 的最大排涝流量(即g= Q max/F),通常称之为设计排涝模数影响排涝模数的因素有很多,在生产实践中,根据实测暴雨径流 资料分析,得出平原地区排涝模数经验公式如下q KRmFn式中:q为设计排涝模数,m3/(s・km2); F为排水沟设计断面所控制 的排涝面积,km2; R为设计径流深,mm; K为综合系数(反映河网配 套程度、排水沟坡度、降雨历时及流域形状等因素);m为峰量指数(反 映洪峰与洪量的关系);n为递减指数(反映排涝模数与面积的关系)2)平均排除法平均排除法是以排水面积上的设计净雨在规定的排水时间内排 除的平均排涝流量或平均排涝模数作为设计排涝流量或排涝模数的 方法,即R q — 86.4t对于水田 R = P -龙田蓄—E对于旱田 R =a P式中:Q为设计排涝流量,m3 / s; q为设计排涝模数,m3 / s / km2; F为排水沟控制的排水面积,km2; R为设计径流深,mm; a为径流 系数;P为设计暴雨量,mm; h田为水田滞蓄水深,mm,由水稻耐 淹水深确定;E为历时为t的水田田间腾发量,mm; t为规定的排涝 时间,d,主要根据作物的允许耐淹历时确定,对于水田,一般选定 1d暴雨1〜2d排除或3d暴雨3〜5d排除;对于旱地,因旱作物耐淹 较差,排涝时间应当选得短些。

      如排水区既有旱地又有水田时,则首先按上式分别计算水田、旱 地的排涝模数,然后按旱地和水田的面积比例加权平均,即得综合排 涝模数60、排渍流量如何确定?地下水排水流量,自降雨开始至雨后同样也有一个变化过程和 一个流量高峰当地下水位达到一定控制要求时的地下水流量称为日 常流量,也称排渍流量它不是流量高峰,而是一个比较稳定的较小 的数值单位面积上的排渍流量称为设计地下水排水模数或排渍模数 [m3/s/km2],其值决定于作物品种、土壤质地、水文地质条件和气 候条件等不同地区地下排水的任务和要求不同土壤盐碱化地区的 地下水排水任务主要是结合灌水和冲洗促进土壤脱盐和地下水淡化, 并防止土壤过湿和返盐在盐碱土改良地区,由于冲冼所产生的设计 排渍模数较大,如山东打渔张灌区在洗盐情况下实测的排渍模数为 0.02〜0.1m3 / s / km2而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地区,在强烈返盐季节, 其地下水位控制在临界深度时的设计排渍模数一般较小,例如河南省 引黄人民胜利渠灌区,其排渍模数在0.002〜0.005m3/s/km2以下在非盐碱土地区农作物对地下水排水的要求,一是防止降雨或 灌水后土壤过湿,二是保持地下水对土壤有一定的补给量,以减少灌 溉用水量。

      一般在降雨持续时间长、土壤透水性强和排水沟系密度较 大的地区,设计排渍模数具有较大数值根据某些地区资料,由于降 雨而产生的设计排渍模数:轻砂壤土为0.03〜0.04 m3/s/km2 ;中壤 土为0.02〜0.03 m3 / s / km2;重壤或粘土为0.01 〜0.02 m3 / s / km261、排渍水位、排涝水位如何确定?(1) 排渍水位(又称日常水位)的确定排渍水位是排水沟经常需要维持的水位主要为防渍或防止土 壤盐碱化对控制地下水位的要求来确定对渍害地区地下水位的控制一般包括:作物各生长阶段适宜的 地下水埋深条件下可。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