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教学大纲.docx
9页《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教学大纲 了解旅游组织及其功能,国际上重要的几个旅游组织讲授内容:1、旅游活动的产生与发展2、旅游的概念和旅游活动3、旅游业的含义级构成、世界旅游业的发展概况4、旅游市场的概念及构成要素5、旅游组织的概念及职能、中国的旅游组织、国际旅游组织重点:旅游业的产生;旅游组织的概念及职能、中国的旅游组织、国际旅游组织难点:中国的旅游组织、国际旅游组织第二章中国历史文化(理论讲授4学时)掌握中国历史发展概况、与旅游相关的中国历史常识以及中国文化、科技发展概况,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及其在历史上产生的作用,提高文化素养,增强爱国主义信念和民族自豪感讲授内容:1、中国历史的发展概况,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我国历史的发展,在不同时间段的文化、科技对历史所产生的作用2、历史文化常识,了解历史上主要王朝国号名称的由来,帝王、皇族、皇戚的称谓,了解年、月、日、辰记录方法,了解四时、节气、阴阳、五行、八卦、生肖等古代基本常识重点:与旅游相关的中国历史常识以及中国文化、科技发展难点:中国历史的发展、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及其在历史上产生的作用第三章中国民族民俗(理论讲授8学时)了解各民族历史、语言的概况,掌握各民族的人口分布概况,重点掌握汉族的主要传统节日、部分少数民族的民族概况、饮食、服饰、房屋、宗教信仰、代表性食品和主要禁忌等民俗文化知识。
讲授内容:1、民族、民俗的概况,了解中华民族的人口、分布、语言文字情况,民俗的内涵及属性2、汉族的概况及主要传统节日3、北方、南方、西南少数民族的民族概况、饮食、服饰、房屋、宗教信仰、代表性食品和主要禁忌等民俗文化知识重点:民俗的产生、含义、特征和功能;各主要民族的特征风俗;主要民族的相关禁忌难点:民俗的产生;主要民族风俗形成的背景及不同民族民俗的区别和联系第四章宗教与旅游(理论讲授8学时)了解关于宗教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功能;理解中国各民族宗教信仰和中国宗教政策;掌握中国的四大宗教常识以及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宗教禁忌,掌握各宗教创始人、教义、教规、建筑布局,各宗教有关建筑的旅游地位讲授内容:1、宗教的起源、发展和功能2、中国各民族宗教信仰和中国的宗教政策3、中国四大宗教常识4、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重点:中国的宗教政策;中国四大宗教常识;各宗教创始人、教义、教规、建筑的地位难点:宗教知识在现实工作环境中的应用第五章中国古代建筑(理论讲授4学时,实地考察2学时)了解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历史沿革;掌握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构建和建筑特点;了解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与城防建筑的发展及现存著名城防建筑;掌握宫殿坛庙建筑的特点;掌握中国主要民居的分布及特点;了解古代陵墓建筑的封土沿革,掌握陵园的布局,了解现存著名陵墓代表;了解中国现存的著名古建筑。
讲授内容:1、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历史沿革2、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结构和建筑特点3、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和城防建筑4、中国古代宫殿及礼制建筑5、中国民居6、古代陵墓建筑7、中国现存著名古建筑重点: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构建和建筑特点;宫殿礼制建筑的相关知识;中国民居;中国古代陵墓建筑难点:中国古建筑的人文内涵第六章中国古代园林(理论讲授4学时,实验教学2学时)了解中国古代园林的起源和发展;掌握中国古代园林的特色;理解中国古代园林的分类;理解中国古代园林的构景要素;掌握中国古代园林常见构景手段;掌握中国现存的著名古代园林景观讲授内容:1、中国古代园林的起源和发展2、中国古代园林的特色3、中国古代园林的分类及代表4、中国古代园林的构景要素5、中国古代园林常见构景手段重点:中国古代园林的特色;中国古代园林的分类;中国古代园林的构景要素和手段难点:中国古代园林的人文内涵第七章中国旅游地理(理论讲授4学时)了解旅游资源的概念和基本分类,梳洗旅游资源的基本特点,熟悉中国主要的自然景观,包括地文景观、水域分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掌握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分布、代表性景观,掌握中国的世界遗产、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和森林公园、历史文化名城等。
讲授内容:1、中国的自然景观2、中国的人文景观3、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组合重点:基本类型、分布、代表性景观,掌握中国的世界遗产、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和森林公园、历史文化名城等难点:中国的世界遗产、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和森林公园、历史文化名城等分布第八章中国的风物特产和工艺品(理论讲授4学时)熟悉中国的注明风物特产,了解中国的陶瓷器、丝织工艺品、茶、酒、中药、文房四宝、雕刻品、漆器及金属工艺品和编织品及工艺画;解中国各地的名酒名茶,理解中国茶艺;了解中药基本知识讲授内容:1、中国的风物特产2、中国的工艺品重点:著名风物特产及工艺品的产地、特点;风物特产的特色难点:茶、酒的分类,各地的名酒名茶第九章中国饮食文化(理论讲授4学时)了解中国烹饪的形成与发展,掌握中国烹饪的特点和技艺,掌握中国烹饪风味流派与八大菜系讲授内容:1、中国烹饪的形成与发展、中国烹饪的特点和技艺、地方菜系的介绍2、中国的名酒名茶3、中药与药膳重点:中国烹饪的特点与技艺分类难点:中国烹饪的人文内涵第十章中国主要旅游客源国(地区)概况(理论讲授4学时)了解我国台湾、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及主要客源国的基本概况和民俗。
讲述内容:1、台湾、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2、主要客源国概况重点:台湾、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难点:主要客源国的民俗及景点三、各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本课程的教学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在讲授的同时,要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直观性和趣味性;同时要重视模拟导游、实地导游的训练,适当进行景区导游实习,通过实践来检验理论教学的效果一)课堂讲授1、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和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讲授的基础上,引导和鼓励学生自学获取知识,增加讨论课、实地考察课等教学环节2、教学手段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课件和相关影视资料辅助教学3、教学辅助资料教学幻灯片、相关影视资料二)作业、答疑和质疑1、课外作业:结合实际,对所讲内容进行实地考察来加深理解2、答疑和质疑:定点不定期答疑或通过邮件等方式灵活答疑三)考核方式本课程建议采用论文考查和平时作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四)教学环节1、面授本课程是旅游管理和旅游英语专业基础课,学习中对有关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较难为保证教学效果,要尽可能利用多种媒体进行教学,增加知识内容的直观性和趣味性,使学生能够对本课程的学习感兴趣,而且能够较好地掌握课程的主要知识。
2、面授或答疑本课程教学过程中,面授和答疑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通过答疑的方式,对课程中重要的知识进行总结和深入讨论,巩固和加深课堂内学到的知识面授或答疑安排两周一次为宜3、自学与练习自学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为达到自学的效果,除读懂教科书中所讲内容外,还需做题其目的是要通过做题弄懂、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布置2一3次作业,要求学生必须完成并按平时成绩计入总分4、考试考试是对学生掌握知识水平的检验要求考试内容紧扣大纲要求,既要能够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又要体现水平试题难易程度适中,覆盖面要宽本课程成绩按平时作业40%,期末考试60%计算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