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卧床患者便秘的预防及护理进展.doc
6页骨科卧床患者便秘的预防及护理进展便秘是粪便在肠腔内停滞过久,水分被过多吸收,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坚硬,排便困难粪便在肠腔内长时间停留,还可引起腹胀和腹痛,并可引起异常发酵、腐败,产生大量对人体有害的毒素[1]同时由于粪便干结,排便不畅,从而引起排便不尽感,肛门坠胀疼痛、腹胀、腹痛、食欲不振等一系列不适症状便秘是骨科卧床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一般为50%~70%[2]为探讨骨科卧床患者如何预防便秘,现综述如下 1骨科卧床患者发生便秘的原因 1.1卧床时间长患者卧床时间长是导致便秘的主要原因,骨科卧床患者便秘多属于因结肠或直肠的生理功能障碍而引起 1.2排便的不适应骨科卧床病人对床上排便有顾虑,羞于床上排便,以致尽量抑制排便经常抑制排便反射会使直肠粪便的压力敏感性降低,阈值升高;同时粪便在大肠内滞留过久、水分被过量吸收致粪便干燥,可引起便秘另外,排便姿势改变导致排便困难,加重便秘的发生 1.3精神因素骨科病人多为意外伤害,受伤突然和担心预后,使病人产生紧张、恐惧、焦虑等心理变化导致便秘 1.4营养知识的欠缺饮食结构不合理,过少食用纤维素和水分,形成便秘 1.5生理因素高龄患者年龄大,体质虚弱,组织器官功能下降;消化吸收功能下降,肠蠕动减弱,导致便秘。
1.6既往有便秘史入院前就有经常抑制便意或便秘史,未意识到及时排便的重要性 1.7药物因素骨科手术多采用全麻或硬膜外麻醉,以及部分病人在术后使用止痛泵,麻醉剂使排便中枢活动发生抑制不能形成排便反射 2便秘的预防及护理 2.1预防 2.1.1饮食指导高纤维膳食是治疗和预防便秘的最好方法在护理骨伤科病人在饮食中增加新鲜的水果、粗粮等高纤维食物,禁食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促进肠蠕动,利于排便进行饮食教育能有效降低骨伤术后病人便秘的发生饮食结构不合理主要是主蔬菜类和粗粮摄入不足,而术后未能及时恢复饮食,禁食时间过度推迟也是加重便秘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一般非腹部手术不引起或很少引起全身不良反应者,术后即可按患者需要给予进食蛛网膜下腔麻醉和硬膜外麻醉的患者,术后3~6d可根据患者需要进食,全麻患者清醒后,无恶心、呕吐即可进食术后第一餐以咸流质食物为主术后3d内少吃或不吃甜点、奶粉、豆奶粉等进食时细嚼慢咽,避免因快速吞咽进较多空气引起腹胀 2.1.2指导患者卧床排便训练尽快建立床上排便的习惯根据患者日常生活的习惯,与其共同制定按时排便的时间表,日久便可建立定时排便的习惯 2.1.3为患者提供隐蔽的环境给患者创造一个轻松、隐蔽的环境和充足的排便时间,以利于排便。
2.1.4鲜梨汁预防便秘陈胜琼等根据每100ml梨汁中含有2g的山梨醇和6.4g的乳果糖,山梨醇和乳果糖是不吸收的糖类,经结肠细菌降解或低分子酸类,从而增加粪便的渗透性和酸碱度,使液体摄入增加的理论研究,应用于下肢骨折卧床患者方法是入院后第二天开始给予饮用鲜梨汁150ml,2次/d,上、下午各1次鲜梨汁由研究者从水果雪梨中直接榨取,常温下现榨现用结果显示鲜梨汁能有效预防下肢骨折卧床患者便秘,有效率79.5% 2.2护理 2.2.1心理护理身体任何部位受到严重创伤时,胃肠道蠕动、吸收都将受到抑制创伤性骨折患者往往是由于突发事故造成瞬间的变化,使患者失去了正常的功能活动,对其心理和身体带来直接冲击生活不能自理,对治疗和预后顾虑重重,会使患者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孤独和自卑等一系列不良心理变化便秘患者精神应急水平升高,最常见的为抑郁和焦虑,而抑郁、焦虑等神经精神因素还可通过大脑皮层影响下丘脑和植物神经系统,加重便秘因此,消除心理障碍是治疗便秘的关键适时的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提高应对能力,使精神负担减轻,消除顾虑 2.2.2鼓励患者床上活动对长期卧床病人应鼓励做好床上运动如做深呼吸收腹和提肛运动等,能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增进排便。
2.2.3腹部按摩胡秀民通过护理246例骨科卧床患者认为,指导患者做腹部按摩,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在腹部依结肠走向,由结肠向横结肠、降结肠至乙状结肠做环形重叠按摩,以刺激肠蠕动帮助排便邵红霞等腹部按摩法:患者取仰卧位,全身放松,自然呼吸,在腹部以神阙穴为中心环形按摩,手掌按压的力量以病人能接受为限,由轻到重,稳而持续,先逆时针按摩100次,再顺时针按摩100次,一般15min为宜1~2次/d,以肠道有轻度受压感为度 2.2.4温水足浴疗法分别于每天早、晚用39~42℃的温水泡脚30min,同时按摩足底,通过温水刺激使双足底的小肠、结肠、肛门等反射区的血液循环活跃,从而加强这些器官的功能,促使肠蠕动,促进大便排出 2.2.5合理使用缓泻剂缓泻剂应遵循最少剂量、最短时间、最合理剂型的原则对于骨科卧床患者,要询问患者每天大便情况,3d以上未排便者要及时采取措施,可服用缓泻剂或中药,有便意者可适当给予缓泻剂,避免用力排便发生意外刺激性泻药如番泻叶、大黄、果导等,促进胃动力药如吗丁啉等均可适当应用这些药物作用温和,效果显著,但肠道易很快适应而失效,故必须掌握短期适量应用的原则甘露醇、山梨醇、硫酸镁等高渗性泻剂能增加消化道内水分,刺激肠道运动,但易导致腹胀、腹泻、电解质紊乱。
石蜡油等润滑剂有润滑肠道作用,能有效妨碍水分吸收,对顽固性便秘、粪便干结、排出无力的老年体弱者最为适宜,可长期服用 2.2.6掏便、灌肠及栓剂的应用使用栓剂或灌肠时要熟知所用药物的作用陶便要了解肛门的解剖和生理,因物理刺激易引起出血灌肠所用溶液有0.2%肥皂水、甘油等,顽固性便秘可选用1,2,3灌肠液灌肠,可促进顺利排便,但不能长时间滥用泻药及灌肠,否则可引起结肠痉挛性便秘,消化功能紊乱 2.2.7理疗、中医药治疗王波兰采用IVEMECTRON德国尼万隆公司EDIT电脑骨折愈合治疗仪对32例患者在入院24h内即进行骶尾部理疗,取得良好效果杜士梅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老年性痔瘘手术后便秘取得良好效果邵红霞等耳穴压豆护理,取穴:主穴:胃、大肠、小肠、直肠、三焦、内分泌;配穴:脾、肾,随症选用用75%的酒精消毒,取0.5cm×0.5cm医用胶布,中央贴一王不留行籽,准确贴于耳穴,每日按压3~5次,每次3~5min,以酸痛为度,3d换1次,两耳交替可以促进患者排便,省事而又疗效显著封志英指压穴位法:患者取坐位或卧位,于每日排便前10min进行取穴:①天枢穴(位于脐中旁开2寸),用双手拇指指腹分别按压,由轻至重,逐渐加力,3~5min后可有酸胀、酸痛感和肠蠕动。
每次按压可持续数秒至1min;②支沟穴(位于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和桡骨之间),手法同上,3~5min后可显效如一次按压效果不佳时可反复交替按压,直至排便 综上所述,针对骨科卧床患者便秘的预防和护理,通过各种积极措施应用于临床,有效降低骨科卧床患者便秘的发生率,但各种方法都有它一定的适用范围,护理过程中根据个人情况针对性的实施,以获得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阳世伟,罗静,段磊,等.骨科卧床病人便秘原因调查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3,18(5):331-332. [2]李彤,崔如珍.骨科患者便秘发生的原因调查.中医正骨,1996,8(5):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