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结构家庭疗法干预青少年亲子关系问题的应用探索.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20066693
  • 上传时间:2021-12-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3.19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结构家庭疗法干预青少年亲子关系问题的应用探索 黄鼎鼎摘 要:亲子关系是子女和父母之间关系的总和,对青少年社会化起到重要作用,是家庭整体价值观的体现,是个体最先接触和体验的关系本研究采取结构家庭疗法,服务对象是青少年和整个家庭目的在于整体家庭的共同协作下,调整家庭子系统界限,重塑家庭价值观,调整更适于家庭成员相处的家庭规则结构家庭疗法在深度理解亲子关系形成原因、动员整体家庭参与、个性化服务青少年和家庭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关键词:青少年;亲子关系;结构家庭疗法一、 引言(一) 研究由来亲子关系是家庭中父母和子女之间、建立在共同生活基础上的所有人际关系,会对个体产生重要影响步入青春期的青少年自主观念渐强,思维快速发展,其亲子关系可能会发生很大转变,出现各种各样的“症状”结构家庭疗法认为很多家庭问题的出现是超越家庭的,必须了解大系统对个人生活和家庭生活的重要性[1],亲子关系的“症状”是与整体家庭结构、家庭互动模式、家庭规则紧密相关的研究者需要根据案主L的实际家庭状况,用互动良好健康的家庭结构代替僵化缠结的家庭结构,恢复家庭亲子关系的和谐二) 理论基础本文主要以系统论和社会互动论为理论基础,系统论提供了整体分析的视角,社会互动论指导如何改变家庭成员的互动。

      1. 系统论—整体分析系统论强调家庭结构、权力等级、家庭层级组织、家庭结构的整体性和家庭次系统的相互依存[2],为结构家庭治疗的“整体性”、“此时此地”提供了理论支持,明确了结构家庭疗法的系统、关联取向个人的表现特征是由家庭引起的,相应地,在改变家庭的过程中,每位家庭成员也会随之改变注重分析家庭结构、家庭规则、家庭互动模式、家庭子系统、家庭教养方式等家庭层面内容2. 社会互动论—改变互动社会互动论关注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以语言或者非语言形式开展的,在行动或者心理上的互相影响、互相作用认为人们指向事物的活动基于事物对他们的意义;事物的意义来自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个体处理遇到的事物时,会根据互动内容修正事物意义和内涵[3]在家庭中,每位家庭成员根据长期形成的规则与其他家庭成员,通过语言、非语言互动,来修正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研究者需要运用重现、模拟、再平衡化的方式,协同家庭成员对已存在的家庭规则进行调整,改善亲子互动方式二、 案主L家庭案例分析(一) 案主L基本情况案主L,女,19周岁,南京X大学大一学生在7岁前,L和父母分离,在老家由姨妈抚养,和姨妈感情深厚上小学后到南京就学12岁时,弟弟出生,弟弟有轻微智力障碍。

      由于L童年时期父母缺位,L一直认为父母并不爱自己,在人生关键时期如中考、高考都没有给予自己足够的关注,对父母和弟弟存在怨恨心理,认为弟弟夺走了父母原本对自己就不多的爱2015年7月,因父母不同意其出国旅游,遂离家出走三天,开学后,和父母联系很少二) 案主L家庭亲子关系呈现结合半结构访谈和《亲子关系诊断测验(PCRT)》的诊断结果,从家庭结构和父母教养方式两方面重现亲子关系,了解家庭成员间对家庭成员角色、亲子关系现状、家庭互动的认知1. 家庭结构根据L家庭结构图,可以看出夫妻次系统关系不和,会有夫妻分居现象亲子次系统中,L和母亲关系紧张,存在冲突,和姨妈关系紧密L和父亲关系相对母亲较为亲近弟弟和母亲关系亲密手足次系统中,L和弟弟关系疏离家庭中存在L和父亲同盟,弟弟和母亲同盟的现象2. 父母教养方式父母教养方式是关于父母的教养态度、教养内容、教养行为以及孩子的感受,反映了亲子互动的性质[4]本研究采用日本学者品川不二郎的《亲子关系诊断测验(PCRT)》,在评估亲子关系中被广泛采用按父母教养方式,将不良亲子关系分为5个类别,分别为:拒绝(消极拒绝型、积极拒绝型)、支配(严格型、期待型)、保护(干涉型、不安型)、服从(溺爱型、盲从型)、矛盾不一致(矛盾型、不一致型)。

      每个态度分为2个类型,每个类型由10个问题组成,满分99分,50为一般情况,得分越高,此种亲子关系不良程度越高表1中显示,L家庭存在的不良教養方式有:(1)拒绝型,父母和L不能理解互相之间对彼此的感情,难以顾及对方的感受,缺乏信任2)支配型,父母凭借自己的权威,以直接强迫L执行指令3)保护型,父母过度保护L,掌握L的所有事情,保护子女在家庭的温室里4)矛盾不一致型,父母对L的态度、教育方式、教育理念会根据不同的时间、状况有不同的标准,让L感到难以取舍并且父亲和母亲的教养方式有差别,未取得共识三) 案主L家庭亲子关系问题根据家庭结构图和测量结果,案主L家庭亲子关系存在亲子互动、亲子次系统界限、亲子次系统联盟问题1. 亲子互动问题互动方向单向,双方只考虑自己的想法,从自己角度出发,做出选择,很少以家庭沟通的方式解决问题互动频率低,沟通时间很少上大学离开家后,维持在1-2礼拜联络一次,对彼此近况很不了解互动内容单调,亲子互动内容主要为学习、学校上,对成长变化、心理状态、兴趣爱好关注很少2. 亲子次系统界限问题界限是区分亲子间距离的彼此接触程度,界定父母、子女的独立和分离界限功能健康的家庭,家庭成员既能拥有自主性,在需要时刻也能依靠其他家庭成员。

      L和父母间同时存在界限模糊、界限疏远的情况界限模糊体现在父母对L的生活、学习、交友限制性控制很多,压缩了L的自主权而在心理层面上,L和父母之间界限过远,很少交流心里的想法,亲子间心理依赖体现较少3. 亲子次系统联盟问题联盟是在关系中展示出的结盟和反对现象L家庭里主要是跨代联盟和三角化现象较严重跨代联盟是代际联盟,由父母一方与孩子形成,盟约形成的前提是双方有同样的目的,反对另一方L和父亲常常结盟,弟弟和母亲结盟三角化是两个家庭成员间有难以解决的矛盾时,把不相干的第三人牵扯进来比如,父母之间有矛盾时,常常会让L表态,以非父即母的方式,选择支持一人L常常会选择父亲,这也间接巩固了父女联盟三、结构家庭疗法介入青少年亲子关系调适的过程(一)顺应家庭规则融入家庭,协同诊断问题接案初期,研究者分别和案主、母亲、父亲开展单独访谈,了解各自看法再和全部家庭成员开展集体会谈在这一阶段,研究者扮演密切的近距离参与者角色,顺应家庭的规则,消解家庭成员的猜忌、疑惑态度,获得其信任,顺利融入到家庭中去对案主L的抗拒态度,研究者以闲话家常的方式,自我揭露,暴露自己的成长经历,激发案主讲述自己眼中的家庭成员和家庭问题。

      与家庭成员一起,绘制家庭结构图,探索家庭故事,完成《亲子诊断量表》前侧,启发家庭成员思考诊断结果共同确立治疗目标为:协助L和父母良性沟通,创建新型亲子沟通模式;厘清亲子次系统界限,破除不健康家庭联盟;改善家庭互动规则,重塑家庭结构二) 改变家庭成员对案主L“症状”的认识,学习新亲子互动方式继续探索家庭结构,促使家庭成员把关注点聚焦在家庭结构上,继续深入了解亲子系统关系,让每一位家庭成员勇敢诉说互相看法,坦诚接受彼此优缺点在此基础上,以影音资料、书籍资料的分享形式,形象生动地向家庭成员展示不同类型的亲子互动方式,以及不同互动方式产生的不同后果展示多种可能性,学习认为最合适的解决家庭矛盾的互动方式三) 厘清亲子界限,重现、模拟家庭事件,练习情感表达运用结构家庭疗法的技术挑战现有家庭规则和家庭结构,如实际演出、重新界定问题、隐喻和空间改变、厘清界限、去平衡等等家庭成员回忆曾经产生重大家庭矛盾的家庭事件,以表演的形式重现当时的情况,注意观察亲子间的界限通过再现,促使家庭成员反思父女间和母子间存在的界限纠缠、疏离明确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子女不应被过分纠缠到夫妻关系中父母意识到对子女的教养方式应保持一致。

      鼓励家庭成员改变,现场模拟如何结合新学习到的互动方式进行处理家庭矛盾在家庭成员有办法改变演出的基础上,设计新的家庭情境,家庭成员现场展示应对方式着重再现五个事件:一父母把L送到姨妈家寄养;二L到南京上学;三父母决定生弟弟;四L因旅游被制止发生的离家出走事件;五预演L正式独立,离开家庭的情境在冲突有严重化倾向时,运用模仿、外化家庭成员的言语、行为的方式,辅助跳脱家庭情境,客观看待问题四) 家庭独立完成家庭作业,巩固家庭新规则以家庭活动的方式巩固新规则,在活动中,培养新的沟通方式,增强家庭成员对家庭的归属和依赖比如鼓励家庭共同出游,从计划路线到订机票、酒店、选取旅游景点等等细节,都由家庭成员合作完成研究者和家庭保持联络,提醒维持新型沟通方式活动结束后,一起回顾整个活动准备、实施过程,回忆发生了说明问题、分别如何解决、是否有更合适的解决方式、再遇到相似问题可能采取的行动五) 结案,后续跟踪家庭进展回顾前期家庭改变,完成《亲子关系诊断(PCRT)》后测,了解每位家庭成员对改变的看法,巩固家庭良性转变,和家庭成员一起顺利结束专业关系,努力在生活中消除不良症状,使得家庭功能正常发挥后续工作中,研究者适时回访家庭,对家庭发展新动态保持了解,着重观察家庭新规则是否被贯彻。

      六) 介入结果评估选用量性评估和质性评估相结合的方式根据《亲子关系诊断测验(PCRT)》量表的前后测情况,量性评估案主亲子关系改善的目标实现情况运用深度访谈和参与访谈开展质性评估,邀请全部家庭成员陈述介入过程对互动方式、家庭规则、家庭结构的影响,着重注意相互评价关注语言、动作等真实互动情况,前后对比判断改善效果并请家庭成员评价治疗过程,发现研究工作的不足,做及时调整1.改善家庭观念,树立亲子接纳理念案主L表达了对父母的理解和弟弟的愧疚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亲子关系,主动与父母沟通交流,逐渐和家庭成员分享生活、学习情况承担起“姐姐”的职责,主动关怀弟弟的成长发展亲子关系间能打开心结,原谅接纳彼此,尊重彼此的选择权利,承认子女独立能力2.增加互动频率,丰富亲子互动内容表2 是介入后,亲子间的互动频率和互动内容的统计介入频次上,介入早期每月2-3次的联系,介入中期每月20次的联系,介入后期维持在每月10-15次的稳定水平互动内容从只有学习到介入中期的包含追星、假期、出游、学习、购物多方面,再到后期的考试、成绩、假期、出国等等,内容越来越贴近生活,主题越来越丰富3.改善教养方式,塑造和睦亲子关系表3 是亲子关系 PCRT前后侧对比,前侧中不良程度较高的8个类型均有所改善,其中矛盾矛盾不一致(矛盾型、不一致型)改善情况最为明显,父母统一了教养方式,以一致的态度对待子女。

      拒绝型(消极拒绝、积极拒绝)得到改善,体现了父母能够聆听子女的想法,尊重子女的选择保护型(干涉型、不安型)得到改善意味父母对子女成长的认可,不会对子女过度保护四、结构家庭疗法在青少年亲子关系调适中的应用评价(一)优势结构家庭疗法把个人表现出的“症状”放到整个家庭环境中去思考,在全部家庭成员的参与下,调整家庭结构、恢复家庭功能优势有:1.关注家庭系统的影响,减轻个人压力青少年是在家庭规则的约束下、在家庭权威的指令下,如“笼中鳥”挣扎如果忽略家庭因素,是“治标不治本”的结构家庭疗法鼓励全体家庭成员参与到治疗进程中,通过共同努力,祛除存在的不良规则,调整互动方式2.尊重过程发展,不以结果论成败家庭从诞生到消解,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家庭任务、成员发展正常和病态只是两种存在状态结构家庭疗法尊重每个阶段中家庭成员的成长,倡导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以变动的态度适应家庭发展青少年自我意识增强,需要更多的尊重和自我决定的权力3.掌握生动技术,灵活参与治疗选取了模拟、重演、现实化、导致强烈感受等治疗技巧,模拟和重演以故事化模式再现生命历程重要事件,尊重再次选择的机会,促使家庭成员思考如何更好应对导致强烈感受从局外人角度,扮演家庭成员,加。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