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1.6有教无类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ppt
17页有教无类,孔子以卓有成效的实践,改变了教育对象限于统治阶层的历史传统,开创了平民教育的新纪元说一说,“无类”指什么?,一、不分身份、地位均要教育 二、不管品行、习性,对所有的人都平等地加以教育选文1,子曰:“有教无类译文】孔子说:“人人我都教育,没有区别!,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选文2,【译文】 孔子说:“中上等天赋的人,可以同他研究高深的学问;中下等天赋的人,不可以同他讨论高深的学问因材施教,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选文3,【译文】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去实践它吗,您说有父兄活着;冉求问听到了就去实践它吗,您说听到就去实践它我有点糊涂,斗胆问问孔子说:“冉求平时做事退缩,所以我要推他一把;子路本事太大(容易冒失),所以我要让他退一步想想5【原文】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孔子说:“不到苦思冥想时,不去提醒;不到欲说无语时,不去引导。
弟子不能举一例能理解三个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教他了 6【原文】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译文】 孔子说:“我曾整天不吃、整夜不睡,来思考结果没好处,还不如学习 7【原文】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孔子说:“读书不想事,越学越糊涂;想事不读书,越想越头痛选文5、6、7,第一句话是说,一定是学生很想知道了,他才说 第二句话和第三句话,孔子重视思考和学习的关系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选文9,【译文】子贡说:“贫穷却不阿谀奉承,富贵却不狂妄自大,怎样?”孔子说:“可以不如穷得有志气,富得有涵养的人子贡说:“修养的完善,如同玉器的加工:切了再磋,琢了再磨,对吧?”孔子说:“子贡啊,现在可以与你谈诗了说到过去,你就知道未来循序渐进,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启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选文10,【译文】 子夏问道:“美丽的笑容上面泛起一对酒窝,漂亮的眼睛闪闪转动,未染色的丝绸变成了艳丽的衣裳,这是说什么啊?”孔子说:“这是说绘画后于白色的底子。
子夏说:“礼后于人的本性吗(就是说礼是施于人的本性上面的吗)?”孔子说:“启发我的是卜商啊!从现在开始可以跟他讨论诗三百了评析】 画画,要先有白底子,然后才能画花纹礼乐也是要先打底子的要先仁义而后礼乐或者说“仁先礼后”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这句话的本意就变了,不再是“以本色为美”,而是“以本色为底” 曲解诗意的,不是课本,倒是孔夫子 他是故意曲解,也就是要借古人的话,说自己的事目的都不在诗之中,而在诗之外诗的本意,也就并不重要课后第2则译文】孔子向师襄子学习弹琴,学了十天仍止步不进师襄子说:“可以增加学习内容了孔子说:“我已经熟习曲子,但还没有掌握演奏的技巧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已经熟习演奏的技巧,可以继续往下学了孔子说:“我还没有领会其中的志趣啊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已经熟习其中的志趣,可以继续往下学了孔子说:“我还不知道乐曲的作者啊过了一段时间,孔子默然沉思,心旷神怡,高瞻远望而意志升华说:“我知道乐曲的作者了,那人皮肤深黑,体形颀长,眼睛深邃远望,如同统治着四方诸侯,不是周文王还有谁能撰作这首乐曲呢!”师襄子离开坐席连行两次拜礼,说:“老师说的这乐曲叫做文王操啊。
概括你从中得到的认识或启发,阅读与感悟,一则:孟子把天伦之乐、道德圆满之乐、教育后进之乐置于统治天下之上,可见他对血缘伦理、道德修为、教书育人的高度重视,可见他对父母亲人、天下英才乃至众生的挚爱二则: 启发:不管学什么,都不能浅尝辄止如果换位思考,你是老师想怎样教育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