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二语习得中的隐喻迁移.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庄**
  • 文档编号:196376435
  • 上传时间:2021-09-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3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二语习得中的隐喻迁移【摘 要】随着对隐喻的深入研究,人们认识到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也是人类认知和诠释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学习者在习得二语之前就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母语隐喻系统,这将影响到他们的二语习得隐喻系统是共性和差异性并存的 【关键词】二语习得;隐喻迁移;文化共性与个性 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人的一种思维现象学习者在学习外语前,就已经产生了母语的隐喻性概念系统,而母语的概念系统将会影响学习者的第二语言,继而产生语际迁移隐喻的基本认知特性带有跨种族、跨文化和跨语言的普遍性,但不同国家语言的隐喻系统受某特定文化背景的影响,又具有其特殊性学习者的隐喻能力是普遍性和特殊性共存的 一、隐喻能力的普遍性 隐喻是人类用某个领域的经验来理解另一类领域的一种认知活动[2]由于人类生活在同一世界里,对概念的认识以及语言表达也是基本一致的如中英表达爱情的隐喻具有共性,汉语中用 “海枯石烂”表达,英语中有 “I will love you till the sea goes dry and the rocks melt with the sun”,这是Burns 的经典诗句 此外,语际迁移自身就是一种隐喻。

      隐喻迁移是形成中间语的要素之一,是认知的过程从认知的角度来看,学习者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通常会依赖母语,用母语中所熟悉的语言来替代较为陌生的二语,以简化对二语信息的理解 二、隐喻迁移的特殊性 隐喻迁移是个复杂的现象隐喻在拥有普遍性的同时在习得的过程中又具有特殊性[1]具体来说,隐喻迁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其特殊性主要在于隐喻概念和语言形式在迁移中的不同步 (一)概念迁移 隐喻是对经验的概念化,隐喻迁移必定涉及到概念的迁移隐喻能力不仅是一种简单的语言能力而且是一种概念能力[3]学习者在学习母语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概念隐喻系统,如儒家思想,其具有规约性母语习得的隐喻系统将影响其二语习得例如,人们在初次学到“black sheep”时,会比较困惑,受母语的影响,误以为是“黑羊、黑马”之类,其真正的含义是“害群之马”,而与“黑马”对应的是“dark horse”;把“green eye” 误认为是“绿色的眼睛”而忽略其真正含义“嫉妒”以上例子都是二语习得中受母语所习得的隐喻概念影响的缘故 (二)形式对应 隐喻形式在语际迁移中并不是总能同步,而是需要找到相对应的形式。

      学习者在初学二语时,会严重受到其母语隐喻系统的影响例如: “to shed crocodile tears”,在汉语中不能翻译为掉鳄鱼眼泪,应译为 “猫哭老鼠”;汉语中的 “爱屋及乌”,应找到其相对应的形式“Love me, love my dog”二语隐喻概念的形成是需要学习的深入和经验的积累的 (三)迁移模式 Charteris - Black的概念与形式在隐喻中的迁移模式,使实际情况更为清楚明了,有的概念与形式都相同,如前面所说的 “海枯石烂”; 有的概念相同形式不同, 如 “爱屋及乌”; 而有的概念和形式都不同,如中国古代的 “天师”, 在英语中并没有相对应的词, 故而可以译为 “T’ien Shih, the divinely inspired teacher”这些情况会促进或阻碍二语习得隐喻系统 三、结语 隐喻迁移对二语习得的影响比人们想象的要深刻得多其迁移过程还存在概念和语言表征的匹配问题语言的学习要求学习者不仅从语言的形式,而且要从文化和思维上适应二语,其研究有助于提高二语教学和二语隐喻教学的效率。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