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近3年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研究综述.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04114238
  • 上传时间:2021-10-2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近3年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研究综述幼儿社会性发展就是幼儿在生活中获得初步社会认知,体验简单的社会情 感,学习和扮演简单的社会角色,建立初浅的人际关系的过程,概言之,就是 幼儿发展的对社会适应的一个过程一、近3年幼儿社会性发展情况(一)情绪情感:从调查的情况看,绝大多数幼儿能以积极愉快、乐观向上的情绪上幼儿园学习如“经常与父母谈论幼儿园的事情”的达92%; “在节假日能想到幼儿园老 师和小朋友”的达94.3%; “有初步的同情心,能关心同伴、老师、父母”的达 85.7%;在“能感知理解父母或他人对自己的关心,并有行为表达自己对他人的 爱” 一项中做得较好的占70%左右,这与老师们的在园观察记录基本一致二)社会认知能力78%的幼儿自出生后,就是一个社会的入,即与其生活的周围环境发生着交互作用, 孩子们通过自身的感知,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调查显示:有 82%的幼儿 对 周围环境、成人劳动、环境与人的关系等有较大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幼儿能遵守一般的规则,并能初步理解规则与自己行为之间的联系;有初步的 判断能力,能辨别行为的正确与否占 89%这说明幼儿已具有初步的社会认知 能力,能为今后入小学进行系统的学习提供一定的基础。

      三)社会性交往与行为幼儿从获得初步的道德认识,产生道德情感,进而习得准确的道德行为的 过程即是儿童在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下理解和初步掌握社会规范、逐步掌握 社会技能、处理人际关系、发展自主性、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发展过程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孩子们能做到尊敬长辈,大方地与成人分享物品的达93.4%,对待客人或到别人家作客有礼貌的达 927%,能主动帮助家长做力所 能及的事占72% (调查中了解到有的家长认为没有必要)在幼儿园中能活泼大方、积极主动地与同伴、成人交往的占4.6% (也有个性方面的原因),但交往的技能还是比较粗浅的游戏活动中能较友好地与同伴相互协商、合作、谦让的占7.1%,不欺负比自己小的占95.6% o(四)个性心理品质有49.8%的家长在“你认为你的孩子最大的缺点是什么” 一栏中选择了任 性”,能认真完成家长交待之事,有初步的责任感的占 70.5% (有部分家长根本没有让孩子做事的机会),在父母身边时,能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的占67.3%,生活中遇到困难和问题请求大人帮助的占 75%以上,会自己尝试解决的占13.8%o在老师的观察记录中, “任性”的现象不是那么突出,这里很明显的一点就是教育的作用是十分重要而有效的。

      孩子的可塑性大,幼儿园的 老师利用“班级集体”和“同伴榜样”进行教育,让幼儿知道集体是有纪律的、具 有一定规则的整体,从而使他们逐步学会约束自己,学会 “合群”,学会 适应’O二、近三年幼儿社会性教育综合以上调查的结果分析,目前我国幼儿在社会性发展方面存在的主要还是个性心理品质方面的问题而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又是和家庭教育的环境、 家长的教育方式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我们知道,幼儿期是孩子个性发展的萌 芽期,在此期间的可塑性最大,幼儿园和家庭必须要抓住这个 “关键期”,对其 施加正确的教育影响,推动和促进孩子形成良好的个性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和 重视,从幼儿园到家长,人们采取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用以提高孩子们适应 社会的能力同时也产生了一批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新理念总的来说,近年幼儿社会性教育集中体现在对幼儿的道德教育上而生活 中的道德教育的地位正在逐渐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门意识到,作为榜样宣传的任务形象虽然非常感 人,幼儿却很难理解和遵行,因为它过于高大,超越和脱离了幼儿的生活经 验;以前我们给孩子灌输了态度的美德概念和道理,却没有把它与孩子的日常 生活结合,转化为儿童自觉的情感态度和行为模式,成为习惯,成为内在生成 的精神需要。

      因此,现在的教育理念也强调将道德启蒙贯穿与生活的观念认 为道德教育应渗透在日常各种活动之中,表现在幼儿的喜怒哀乐、语言行为 里如果教育者不细心观察、耐心倾听和积极参与幼儿的生活,就会无意中失 去许多塑造学前儿童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习惯以及性格和社会性能 力的良好时机,甚至会带给孩子许多挫伤与打击,影响孩子终生心理素质的发 展道德启蒙以生活为取向,要求为儿童创造一种健康、愉快、安全、开朗、 会自制、能分享、乐于合作,既有自信心,又有责任感、成就感的生活氛围; 关注儿童的生存环境、所见所闻,他们的喜悦、兴趣、期望、困惑、挫折和痛 苦,他们所真正理解和接受的规则和道理,他们行为习惯的自觉性,使道德启 蒙充满亲和力、感染力和真实性,真正成为具有整体性、社会性、实践性、针 对性、有效性的品德教育1. 家庭道德教育幼儿的个性心理品质主要是在家庭生活中形成的,因此家长对幼儿社会性 行为能力的发展必须给以足够重视独生子女很容易出现娇生惯养的情况,因 此,家长们要有意识的对孩子在家中一些不正确的行为习惯给与及时纠正还 要注意的是,由于幼儿很善于模仿,又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因此家长平时在 家中的行为方式很容易被儿童接受并学习,所以家长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 止,不要向儿童灌输那些不正当的行为习惯。

      家庭道德教育中还包括培养幼儿尊敬长辈,学会与家庭成员和谐相处的社会性能力2. 幼儿园道德教育(1)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幼儿园的道德教育主要主要体现在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上例如,在晨间 锻炼和体育运动中可以培养勇敢、坚韧和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在生活自理活 动中可以培养幼儿独立盥洗、穿脱、进餐、入厕,独立整理、打扫和美化环境 以及独立思考与决策等生存能力和不依赖性;在各种教学、散步、娱乐和区域 活动中可以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多元兴趣、同伴友情、纪律性和坚持性;在 值日生工作和种植、饲养劳动中可以培养幼儿的勤劳朴素、生态观念和责任意 识等等尤其要通过同伴间的不断的对话、协商、分享或争执、冲突,积累宝 贵的社会经验和独自解决人际矛盾的能力,掌握换位思维和社会交往的策略、 技能2)游戏教学由于幼儿心理发展的具体形象性及情绪性特点,在幼儿品德教育的途径上 有着与其他年龄不同的规律,因此,游戏教育成了幼儿园对儿童社会性教育的 重要方法而实验表明:趣味游戏能够促进幼儿自控能力的发展幼儿在趣味 游戏中扮演各种社会角色,承担各种社会职责,学习各种社会规范、行为准 则,操作各种玩具,逐渐将在趣味游戏中获得的行为规则转化为主题意识,又 通过趣味游戏的操作活动,将内化的主体意识具体表现出来,实现主题意识的 外化,依此强化了的意识,又在高一层水平上进一步内化,实现主体意识对自 我的控制、监督和调节。

      3. 家园合作道德教育道德教育需要幼儿园与家长的通力合作不能养成幼儿“两面派”的行为 习惯就是说,有些幼儿在幼儿园里表现的积极主动,但在家里就有成了小皇 帝、小公主这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以及性情的养成,是很不利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