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固阳县通江物资矿冶有限责任公司后海流铁矿2022年度矿山地质环境年度治理计划.docx
122页文字目录第一章 矿山企业概况 1第一节 矿区基本情况概述 1第二节 矿山基本情况概述 7第二章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主要治理内容及部署 25第一节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分区和土地复垦范围及面积 25第二节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程量 33第三节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作部署 42第四节 经费估算与进度安排 44第三章 上年度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作总结 47第一节 上年度已完成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区域及面积 47第二节 上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内容及措施 47第三节 上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完成工程量 49第四节 上年度基金提取情况及基金使用情况 49第五节 存在问题 50第四章 本年度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计划 51第一节 本年度生产计划 51第二节 本年度应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区域及面积 51第三节 本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恢复面积及地类 52第四节 本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作部署 52第五节 本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计划完成工程量 53第六节 本年度基金拟提取情况及基金拟使用计划 54第七节 经费估算 56附图目录顺序号图号图 名比例尺11固阳县通江物资矿冶有限责任公司后海流铁矿 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图1:200022固阳县通江物资矿冶有限责任公司后海流铁矿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程部署图1:200033固阳县通江物资矿冶有限责任公司后海流铁矿 土地利用现状图1:10000附件目录1、采矿许可证(副本)复印件2、矿山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3、2021 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验收意见书第一章 矿山企业概况第一节 矿区基本情况概述一、矿区自然地理(一)气象本区属于中温带大陆半干旱季风气候区,气温偏低、降水量小、光照充足, 昼夜温差大。
全年无霜期为 69-177 天年平均降水量为 291.1 毫米,降水主要集 中在 6~8 月,占年降水量的 64%历史最大日降水量 175.3mm(出现在 2018 年 7 月 19 日),年平均气温 5.5℃ , 极端最高气温值 38.6℃ , 极端最低气温-36.1℃ 年平均日照时数 2989 小时年平均蒸发量 1941.4 毫米,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二)水文固阳县下湿壕乡前海流沟长年无水,只在雨季有少量洪流,区内地表水和地 下水运移方向一致,都是自北向南径流沟谷南北两侧为片麻岩和花岗岩组成的 低山丘陵地形,由于地形较陡,基岩裂隙不发育,其富水性较差,地下水的补给 来源只有大气降水,为此雨季相对水量稍大,降水形成的基岩裂隙水顺坡径流补给沟谷中的第四系孔隙潜水和下白垩系碎屑岩孔隙裂水三)地形地貌矿区位于前海流沟北部,流入固阳县的沟谷的分水岭南侧,该区为低山丘陵 地形,南北长 15 公里,东西宽约 11 公里,矿区位于前海流沟流域的上游,其沟 底地面标高约 1818m 左右,可视为当地的侵蚀基准面区内地表植被稀少,覆盖率低四)植被矿区的植被为自然植被,无人工驯化植物,自然植物品种有:针茅、披碱草、 碱草、沙蒿等。
植物品种基本为混声群落,植被覆盖度不足 15%由于受水份条件的严重制约,风蚀沙化的强烈作用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五)土壤矿区内沟谷两侧土壤类型以棕钙土和淡钙土为主,土质为粗砂砾,土层较薄, 有机质含量低,风蚀沙化现象严重,土层厚度不足 0.3m,有机物含量低约为 1.5分布于矿区中部,主要为风化坡积物及砾石等1二、矿山地质环境背景(一)地层岩性1、区域地层区域内出露地层有:下太古界兴和岩群(Ar1X)和中太古界乌拉山岩群(Ar2W) 等变质岩系,中、下侏罗统五当沟组(J1-2w)、中侏罗统大青山组(J2d)、下白垩统李三沟组(K1l)、固阳组(K1g)和第四系更新统、全新统等沉积盖层2、矿区地层矿区出露地层较简单,主要出露的地层为下太古界兴和岩群和第四系1)下太古界兴和岩群(Ar1X)主要由角斜长片麻岩、磁铁石英岩组成,含铁石英岩位于该岩层中角闪斜长片麻岩夹磁铁石英岩,灰—灰绿色,细鳞片柱粒变晶结构,片麻状 构造主要矿物成份为角闪石含量(30-35%)、斜长石含量(35-40%),少量黑 云母含量(1-2%)、石英含量(3-5%)、绿泥石含量(5-10%)、石榴子石等 是矿区内的主要岩层,铁矿即赋存于该地层中,走向北西 340 ° , 倾向北东,倾角 46~84 ° , 该岩层厚约 78m,与其上岩段呈整合接触关系。
2)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hpal)分布于沟谷等低洼地段,主要由冲积、洪积砂砾层、粉质粘土、粉土及腐植土组成,厚度 6-8m,次为残坡积物,分布于山坡或山脚处,厚度在 2m 以下二)地质构造1、区域地质构造该区位于大青山北坡,大地构造位置属华北陆块北缘隆起带(俗称内蒙地 轴)、阴山断隆、大青山复式背斜的北翼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和显生宙岩浆岩 在幅内占主导地位从构造区段上看,本区可以大致视为在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 的基础上,沿下湿壕一带发育一近东西向中生代断陷盆地,从而将本区划分为三 个构造分区:北部为春坤山构造区,南部为乌拉山构造区,其间为中生代构造活动带2、矿区构造矿区位于华北地台北部色尔腾山复向斜东延部分,矿区地层主要表现为北西走向的单斜构造,因受侵入体的破坏,地层支离破碎,大部分成捕虏体或残留顶2盖零星分布区内出露的角闪斜长片麻岩夹磁铁石英岩组成一轴向东北的向斜,矿 区位于向斜的核部区内的断裂构造不甚发育构造主要以北西向为主,地层呈残留体分布于花岗岩中,走向北西 340 ° , 倾向北东,倾角 50 °-84 °三)岩浆岩区内出露岩浆岩主要为古元古代似斑状钾长花岗岩,分布于矿区西部、东南 及东北部。
岩石呈肉红色,似斑状花岗结构,块状构造斑晶为极不规则的他形 乳白色石英,颗粒可达 4-5mm主要矿物为石英(大于 45%)、斜长石(10%), 黑云母少量,磷灰石极少量,金属矿物小于 10%岩体内有较多的片麻岩捕虏体,与片麻岩接触带有混合岩化现象矿区内可见有北西向展布的石英岩脉(q),灰白色,岩石中伟晶岩细脉和伟晶岩团块较发育四)矿体地质特征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固阳县通江物资矿冶有限责任公司后海流铁矿资源储量 核实报告》得知,矿区内具有规模的共有 6 个矿体(编号为Ⅰ 、 Ⅱ-2、 Ⅱ-1、 Ⅱ-3、Ⅲ-1、Ⅲ-2 号矿体), Ⅱ-1、 Ⅱ-2、 Ⅱ-3、Ⅲ-1、Ⅲ-2 号矿体是主要开采对象, Ⅰ号矿体已全部采空1、 Ⅱ-1 号矿体Ⅱ-1 矿体地表由 8 个探槽控制,其工程为 TC0-1、TC1-1、TC2-1、TC3-1、 TC4-1、TC5-2、TC6-1、TC8-1,深部有 10 个钻孔控制,其工程为 ZK4-1、ZK4-3、ZK2-1、ZK0-1、ZK0-2、ZK0-3、ZK0-5、ZK1-1、ZK1-3、ZK3-1Ⅱ-1 号矿体形态呈层状,矿体赋存标高 1910m-1626m,总体走向 343 °,倾 向东北,倾角 48 °-76 ° , 矿体呈上陡下缓,北陡南缓趋势。
地表出露宽度约 18.37m,矿体长度约 356m,控制埋深最大值 263m,最大厚度 23.14m,最小厚度 2.00m,平均厚度 9.34m,厚度变化系数 51.86%,厚度变化小TFe 最大 40.29%, 最小 25.04%,平均品位 27.81%,品位变化系数 8.13%,mFe 最大 37.61%,最小20.99%,平均品位 24.60%,品位变化系数 9.22%,矿化连续,品位变化较均匀Ⅱ-1 号矿体采空区分布位置为原地表至标高 1751m保有Ⅱ-1 号矿体的特征:矿体赋存标高 1861m-1626m,总体走向 343 °,倾向北东,倾角 52-67 ° , 矿体长度 187m,最大厚度 21.13m,最小厚度 2.00m,平3均厚度 9.42m,厚度变化系数 59.84%平均品位 TFe 29.71%,变化系数 7.53%mFe 平均品位 25.80%,变化系数 9.33%矿化连续,品位变化较均匀2、 Ⅱ-2 号矿体Ⅱ-2 矿体地表由 6 个探槽控制,其工程为 TC0-1、TC1-1、TC2-1、TC4-1、 TC6-1、TC8-1,深部有 11 个钻孔控制,其工程为 ZK8-1、ZK6-1、ZK6-2、ZK4-1、ZK4-2、ZK4-3、ZK4-4、ZK2-1、ZK0-1、ZK0-2、ZK0-5。
Ⅱ-2 号矿体形态呈层状,矿体赋存标高 1912m-1655m,总体走向 343 °,倾 向东北,倾角 52 °-77 ° , 矿体呈上陡下缓,北陡南缓趋势地表出露宽度约 18.64m,矿体长度约 293m,控制埋深最大值 84m,埋深最小值 0m,埋深平均值 42m,最大厚度 18.26m,最小厚度 2.00m,平均厚度 8.83m,厚度变化系数 43.28%, 厚度变化小TFe 最大 33.58%,最小 24.10%,平均品位 29.46%,品位变化系数 4.86%,mFe 最大 28.85%,最小 20.10%,平均品位 25.63%,品位变化系数 6.15%,矿化连续,品位变化较均匀Ⅱ-2 号矿体采空区分布位置为地表至标高 1751m保有Ⅱ-2 号矿体的特征:矿体赋存标高 1839m-1655m,总体走向 343 °,倾 向北东,倾角 63-73 ° , 矿体长度 244m,最大厚度 18.26m,最小厚度 2.00m,平 均厚度 8.14m,厚度变化系数 48.31%平均品位 TFe30.21%,变化系数 4.92%mFe 平均品位 25.95%,变化系数 6.80%矿化连续,品位变化较均匀。
3、 Ⅱ-3 号矿体矿体Ⅱ-3 矿体地表由 4 个探槽控制,其工程为 TC0-1、TC1-1、TC2-1、TC4-1, 深部有 8 钻孔控制,其工程为 ZK6-1、ZK4-1、ZK4-2、ZK4-3、ZK4-4、ZK4-5、ZK2-1、ZK2-2、ZK0-1Ⅱ-3 号矿体形态呈层状,矿体赋存标高 1912m-1596m,总体走向 343 °,倾 向东北,倾角 50 °-77 ° , 矿体呈上陡下缓,北陡南缓趋势地表出露宽度约 9.32m,矿体长度约 221m,控制埋深最大值 161m,埋深最小值 0m,埋深平均值 80.5m,最大厚度 26.79m,最小厚度 2.00m,平均厚度 10.76m,厚度变化系数 41.34%,厚度变化小TFe 最大 32.22%,最小 27.10%,平均品位 29.69%,品位变 化系数 4.74%,mFe 最大 28.78%,最小 21.60%,平均品位 26.03%,品位变化系数6.27%,矿化连续,品位变化较均匀4Ⅱ-3 号矿体采空区分布位置为地表至标高 1751m保有Ⅱ-3 号矿体的特征:矿体赋存标高 1781m-1596m,总体走向 343 °,倾 向北东,倾角 50-70 ° , 矿体长度 183m,最大厚度 26.79m,最小厚度 2.00m,平 均厚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