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窑洞门窗符号的艺术价值论文.docx
11页窑洞门窗符号的艺术价值论文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外迁严重,大量窑洞被摒弃,窑洞建筑开始衰变,窑洞门窗装饰工艺开始失传,我国对传统民间艺术的保护迫在眉睫,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学者去挖掘更深的内涵,在将陕北窑洞门窗装饰纹样的创新思路不断拓宽的道路上,将老祖先留传下来的窑洞装饰艺术永久留传下去 关键字:陕北窑洞;装饰纹样;创新保护 一、陕北窑洞装饰纹样形成的背景 1、陕北地区自然概况 陕北地区地处我国西北地带,属于陕西省北部,主要由延安和榆林两大地区组成,自古以来就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相互碰撞、相互交融的区域;陕北地区主要处于黄土高原的中心地带,大部分地区是由50—150米的黄土覆盖,这里生存的人们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性情十分豪迈质朴;因此,黄土地养育着这一方人也孕育着与众不同的民间艺术 2、陕北窑洞居住类型 陕北窑洞始于原始的穴居时代,由于陕北地区地理环境较差,干旱少雨,风沙较大,不利于植被生长,因此依靠黄土的可塑性较强直立性构造较好等特点,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创造出最适宜、最经济的居住方式陕北地区最常见的窑洞院落形式有靠山窑和石窑,这样的窑洞一般为三孔到五孔,或者七孔八孔成一排,有规律的排列成多排,有的组成窑洞四合院。
人们讲究在窑脸上用不同的窗棂作为装饰,贴上白色的窗纸,每逢过年时间各家会在窗棂上贴上红和绿色油纸剪成的窗花,并且在每孔窑面的中间挂上红灯笼,远处看去散发着浓重的乡土气息 二、陕北窑洞门窗装饰纹样的特点 1、陕北窑洞门窗的形态 在人们充分利用窑洞冬暖夏凉等优点的同时,为了使得窑洞更加美观,便在门窗上做装饰以增加窑洞的美感,长久以来代代相传的手工技艺营造出个个构思别致的文化符号,这便形成窑洞最为讲究、最为美观的部分窑洞门窗中间有根横梁,叫做平戗,平戗上部分统称为圆窗,下部分统称为门窗,圆窗弧形边梁叫做圆戗;平戗下部分中间是门,这就是天圆地方的传统理念在窑洞建筑中的体现在圆戗最上面中间位置留出一个小孔叫天眼,不贴麻纸,专为透气用,其余的窗格子全部由木条窗棂构成,内部用白色的麻纸贴齐,民间讲究消灾纳福、趋吉避凶,单数为阳,复数为阴,窗格子也要符合这一习俗,因此一般常见的窗棂有三根,寓意“桃园三结义”,五根寓意“五子登科”,七根寓意“夫妻团圆”,九根寓意“龙生九子”,通过将奇数(吉数)与相应的实物联系起来发挥了无数的想象也创造出无数美不胜收的艺术符号,从而表达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2、陕北窑洞门窗装饰纹样的题材选取 陕北窑洞门窗的装饰纹样种类繁多,从题材选取来看,这些装饰图案的内容大部分属于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并且在民间吉祥图案和吉祥事物的基础上进行演变、简化或者抽象化,最终形成了适合门窗工艺的纹样艺术,其主要可分为四大类,象形类、抽象类、文字类和宗教类。
象形类是陕北窑洞门窗装饰中运用最多的一类,可分为植物、动物、花卉,例如常见的“石榴”,寓意多子多福、子孙兴旺,“牡丹花”象征富贵,“蝙蝠”寓意福禄,“鸳鸯”表达爱慕、夫妻团圆之意,狮子或者猛兽是权力和尊严的象征;抽象类题材主要采用几何图形进行组合变化,例如交叉文、方格纹、角星纹等,这些抽象的几何纹大面积组织在一起,可形成一定的规律性美感;文字类题材主要以寿字格、口田格、工字格居多,象征长寿多福,例如丁字格,在古代丁是指男子,寓意人丁兴旺多子多福之意,因此这些将人们梦寐以求的美好事物改造成各种文字图形,幻化成的装饰纹样就形成了一种富有吉祥色彩的艺术符号;在这些丰富的装饰题材中还有一类是宗教类装饰纹样,主要有道教的八宝和佛家八宝,如梅花格、金刚杵,这些题材体现人们对宗教保佑平安的信仰 三、陕北窑洞居民的审美价值 陕北窑洞从建筑形体来讲,由女儿墙、窑檐、门、窗等部分构成,通过造型、色彩、材质等方式表达了既有功能性又有特定风格的建筑形体窑洞建筑的装饰纹样几乎全部集中在窑脸的门窗上,装饰形态变化多端,窑脸不仅是窑洞的脸面,更能展示屋主的身份地位以及具有希望子孙后代繁荣昌盛、吉祥如意等寓意;窑洞上圆下方,满足方圆结合,均衡统一,视觉比例左右适度,在艺术表达形式上还体现了陕北人喜欢对称装饰,门窗装饰纹样中有许多象形类和文字类的纹样都是以对称图形的形式出现。
门与窗的相互衬托,无处不在的尺度美感体现出陕北窑洞的大气与别具一格窑洞这种原生态的居住方式是老祖先留给我们的财富,也是中国人凭借智慧创造的生土建筑,无论从建筑形态上或者是装饰纹样上都具有独一无二的名族特色 四、陕北窑洞门窗装饰纹样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及未来发展展望 经过漫长发展与现代技术改造,陕北窑洞装饰纹样的图形被设计成一系列标志语言,在不同载体中广泛使用,便形成一种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意蕴的符号,例如窗格纹样衍变的图形元素在家居装饰中应用,可形成中国古典式家居;在园林小品设计中出现,可体现中国古典式园林的精致与美观;在书籍装帧、品牌包装等宣传册中出现,可形成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底蕴的特色产品随着现代社会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外迁严重,大量窑洞被摒弃,窑洞建筑开始衰变,窑洞门窗装饰工艺开始失传,我国对传统民间艺术的保护迫在眉睫,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学者去挖掘更深的内涵,在发展新技术的同时不忘旧的工艺技术,在将陕北窑洞门窗装饰纹样的创新思路不断拓宽的道路上,将老祖先留传下来的装饰艺术永久留传下去 参考文献: [1]吴昊,《陕北窑洞民居》,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 [2]赵农,《中国艺术设计史》,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 [3]潘琳,《陕北窑洞民居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启示》,苏州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2008年. [4]侯继尧王军.《中国窑洞》,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第二篇:论中国书法的艺术价值论文 3500字 任何艺术是否具有社会价值和具有何种社会价值,决定着这种艺术的存在形式和发展状态与前景。
书法艺术的社会功能主要由其社会作用与社会价值来体现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汉字的书写艺术,从甲骨文、石鼓文、金文(钟鼎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等,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中国书法是一种很独特的视觉艺术,汉字是中国书法中的重要因素,因为中国书法是在中国文化里产生、发展起来的,而汉字是中国文化的基本要素之一中国五千年璀璨的文明及无与伦比的丰富文字记载都已为世人所认可,在这一博大精深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书画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再现了这一历史性的演变过程 一书法的起源 总的来讲,中国书法的发展是基于中国文字的发展而言的中国文字起源甚早,把文字的书写性发展到一种审美阶段——融入了创作者的观念、思维、精神,并能激发审美对象的审美情感(也就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书法的形成)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采 中国书法是中国各种文化艺术发展的先导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仅就书画艺术而言,对世界的发展的影响也是难以估量的具载河南安阳小屯村出土的甲骨文碎片,为迄今为止书法史上有书写意识的、初步具备了书法的审美。
在甲骨文和金文的遗迹中,我们发现,这些最早的文字已经具备了书法形式美的基本要素,如刻画书法的笔画美,单字造型的对称美,变化美,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结合排列上的章法美,以及在书写、刻画和铸造中诸因素所形成的风格美先秦时期已有了刀和毛笔等书刻工具,审美视觉中的刀味和笔味、金石气等均有体现 从上述中国文字的发展演变可以看出,虽然中国文字逐步从复杂走向简捷,从松散走向有序,但总体格局还是以方正为代表框架的严密组合 之所以我讲到中国书法是中国各种文化艺术发展的先导,主要指中国书法为中国画奠定了基础在这一点上,欧洲国家基本上是文字与美术相对分离的,即26个文字符号和世界上盛行的欧洲油画没有本质的联系 而中国画则不同,无论是花草虫鱼,还是山水人物,都留有中国文字与书法的深深印痕因此我说,中国书法是中国画艺术发展的先导,同时,她也是包括中国音乐在内的各种文化艺术的先导如,近代书法大师于右任就说过,草书就是流动的音乐再如,我的书法老师吴未淳说过,书法形成的过程就象一首佳诗形成的过程(具体不在累述)我完全可以这样说,没有中国书法艺术,就没有中国画和具有以中国音乐及其中国诗词为中国文化艺术主流的辉煌。
二如何认识中国书法的艺术价值 中国书法艺术体现的方式很多如,在甲骨上、在摩崖上、在各种纸帛上,在瓷器上、在各种贵重金属上等等但最有欣赏价值的还是书法家在中国宣纸上的直接刻意创作,他是原滋原味的书法艺术,欣赏者可以通过其在特有的中国宣纸上,中国传统墨汁和水的诗情画意的融合,同时可以想象出一位书法名家手持中国毛笔龙飞凤舞的发挥和创意我在和一些书画名流的交谈中一直坚持一个这样的观点,即:学习中国画是哭着进去,笑着出来,而学习书法是笑着进去,哭着出来(尽管一些中国画家持有异议)事实就是这样,构思一副简单情调的中国画,即使是中年以后仍然有希望达到很体面的成功而就写中国字来说,中国人大都不会写错,而要达到具有单字艺术、通篇章法、运笔技法和心法的统一协调,没有10年以上的苦功夫是很难达到一定书法艺术的欣赏效果的 我国著名书法大师启功老先生,开始时学习中国画,当他认为自己的画可以登上大雅之堂的时候,一位德高望重的艺术家指出,在画面上的书法落款太差,使作品的艺术效果大大打了折扣在这方面的“故事”很多,它形象地说明了:中国画如果有一个好的书法功底,是中国书画艺术成功的基础事实上,中国元代松雪道人、明代唐伯虎、清代郑板桥等书画大师的成功之路,都是沿着书画并举的研学道路最终大器晚成的,这就是中国书法艺术给世界带来的美的共鸣。
中国书法在目前的中国艺术市场上,与中国画并称为中国艺术的两朵争艳瑰丽的奇葩独受青睐,中国书画形成独局魅力的中国艺术逐步为世界更多的国家所喜爱 当代书法的价值: (1)书法艺术逐渐退出了信息记载与信息交流的实用历史舞台,主要发挥审美功能,使得书法艺术的社会价值与社会地位相对古代大大降低; (2)大众审美知识的欠缺使得书法艺术的群众基础发生了一定的动摇; (3)由于我国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的滞后使得绝大部分书法艺术家的生存环境恶化,令人堪忧; (4)书法艺术人才由于没有较好的就业去向使得书法艺术的高等教育的发展面临潜在的危机; (5)西方架上艺术的衰落和世界文化的相互交融,使得传统的书法艺术面临现代转型电子媒介技术的发展与繁荣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环境,使得传统意义上的文化即民族性、地域性、历史继承的根性文化,向历史性的、全球性的、融合开放性的媒介文化转移使得大众传媒时代的文化完全被大众化了书法艺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不能不考虑其社会价值和关注其生存问题研究书法艺术的当代社会价值与生存环境,不仅有助于对书法艺术当今的社会价值和生存环境进行客观的评判,而且对于拓展书法艺术的社会价值,营造良好的书法艺术生存环境,确定书法艺术合理的价值定位和建立书法艺术良性健康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三 书法艺术经济价值 书法艺术的经济价值伴随着书法艺术的社会价值的产生而产生由于大众传媒时代文化的大众化使得文化艺术完全成为消费社会的一部分书法艺术品由于凝结着书法艺术家的辛勤劳动而使其具有了价值而书法艺术品所具有的社会教化与审美价值、文化承载与传承价值及人类意象思维开发的科学价值等所产生的社会功能使得其具有了使用价值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为书法艺术的需求与供给初步建立了书法艺术作品与货币交换的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