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2020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三峡》课后训练A卷.doc
6页2019-2020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9课《三峡》课后训练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子之不知鱼之乐B.故人不独亲其亲C.策之不以其道D.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2 . 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B.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C.枯藤/老树/昏鸦D.几处早/莺争/暖树3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抖擞(shǒu) 烘托(hōnɡ) 嘹亮(liáo) 棱镜(lénɡ)B.吝啬(sè) 仿膳(shàn) 憔悴(cuì) 粼粼(líng)C.菡萏(hàn) 荫蔽(yīn) 差可拟(chà) 攒成小球(cuán)D.油蛉(líng) 秕谷(bǐ) 锡箔(bó) 众目睽睽(kuí)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4 . 选文中“古仁人之心”指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填空)联系全文看,这里的“古仁人”与______________形成了对比5 .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 给文中画线句子加上标点依次标在下面的方格中) 7 . 两段文字都刻画的是范仲淹的故事,但目的各有不同。
甲段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乙段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 根据你的积累,请写出文中的“前人”描写洞庭湖景色的一个完整诗句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 岳阳楼风景管理处拟在门票上印制“岳阳楼简介”,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代写一段说明性的文字文言文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0 . 解释文中加点的字1)期 (2) 去 (3)委 (4)顾11 .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待君久不至,已去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12 . “期日中,过中不至”一句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13 . 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父亲的朋友的哪两点错误(用有原文回答)?① ②三、句子默写14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2)力尽不知热,__________白居易《观刈麦》)(3)__________,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4)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5)蒹葭萋萋,__________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诗经·蒹葭》)(6)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7)参差荇菜,左右芼之《诗经·关雎》)(8)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__________,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9)半卷红旗临易水,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10)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时,常引用《出师表》中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四、诗歌鉴赏15 .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山中 王维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1)从一二两句诗中的( )(景象)可以看出《山中》所写的时节是( )(2)诗的最后两句既然表明山路无雨,却为何“湿人衣”请作赏析五、语言表达16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词语。
1)未复有能与其奇者(________)(2)又何间焉(________)(3)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第 1 页 共 1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二、文言文阅读1、2、三、句子默写1、四、诗歌鉴赏1、五、语言表达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