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拿什么来救赎.doc
2页拿什么来救赎 大庄乡张湾小学 曹旭东清明时节,和煦的春光下,花儿们孕育着蓓蕾;暖风的熏陶下,草木吐露着嫩芽碧树银花,一派盎然之趣这样的美好景象下,驾一匹骏马,踏着漫山的香气,品味春日的人生之乐可惜,没有马儿,不能驰骋于山川;没有草原,不能悠然于旷野即便如此,也挡不住寻求山花烂漫的步伐,自行车成了最好的代步工具,轻快自由地行于乡间小道没有目的地,就这样漫漫飘着时而坐在溪边,听潺潺水流,时而走上田埂,吻一吻泥土,嗅一嗅乡情,快乐而无忧着春耕的身影奔走于田间,疏松的土地如待哺的婴儿,渴望着农民给他们成长的乳汁,那一块块田地,就是一片片新生命的摇篮看着这忙碌的春耕景象,不觉间走进了田间,挥动着鞭儿,吆喝着,老黄牛迈着沉重的步子前行这一切竟是那么的真实,是那么的温馨,原来这是自己中学时代农忙时唯一的课余活动,那时的苦差怎么会是如此美丽的图画呢?带着欣喜,走向了中学时那农忙的日子周末,清晨的露水刚刚爬上枝叶,便早早的起来准备出耕,赶着牛,跨着犁,此时虽已人头攒动,却分不清谁是谁早起,为的是不让牲口在太阳下拖着沉重的步子继续劳作,乡下人对于耕种的牲口是很爱惜的没有什么理由,人可以让太阳烤,但是牲口绝对不会在太阳下长时间的耕作。
到了田间,天一般还是灰蒙蒙的,但是看得见耕地就行,在我的映像中,牲口好像从来不管天色,依旧看得见那一道道翻起的车辙似犁沟清晨,只要你往那山上一站,肯定会震撼,那悠扬的吆喝声,绝对称得上重量级的男高音,有时也夹杂着女人清脆的声音农村人赶牲口,扬起的鞭子一般是不会落在那些勤勤恳恳和他们一起劳作的的牲口身上,此起彼伏的吆喝声是他们和牲口的对话空旷的山间,宁谧的清晨,这些声音回荡着,绵延着,成了山里人辛勤劳作的号子,是山里最美妙的歌声那个时代,那个季节,成了学生们最反感的日子放学之后要跟大人去锄草,周末从来不会有闲暇时间,大多学生早早地就学会了犁地,有的甚至还会撒籽(山地不用播种机,种子全凭手撒)时代变迁着,现在的孩子们是不去干这些事了,家长们也不会让干了,学习几乎成了他们唯一的活动随着考上大学,农活离我越来越远,几近忘了是怎样去耕种的曾经的苦,曾经的累,还有曾经的泪,都深深的藏在了记忆中;那时的勤快(即使是被迫),那时的韧性,丢得一丝不剩大学绵软的风,吹走了曾经的坚韧与方刚的血性;大学的靡靡之气,泯灭了曾今的心志,却是奢靡与颓废的沃土;乡间的泥土气息冲淡了,农村特有的质朴消失了;多了份圆滑,多了份虚伪。
牵着手潇洒地走在水泥大道上,游荡于各店中;拍着肚子,慵懒地坐在镁光灯下,一杯一杯地浇灌着曾经的努力,只为潇洒地游荡?曾经的耳提面命,只为充一时胖子?那不是曾经的梦,也不是未来的路掬一缕阳光,普洒在未来的路上,一路阳光,一路温馨捧一丝希望,播种在梦想的田间,收一份成功,获一份喜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