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析吴昌硕与齐白石大写意花鸟艺术之异同.docx
3页浅析吴昌硕与齐白石大写意花鸟艺术之异同 浅析吴昌硕与齐白石大写意花鸟艺术之异同 【关键词】吴昌硕;齐白石;大写意花鸟;分析与比拟 19世纪至20世纪中叶,中国社会动乱不安,美学思潮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西方艺术被大规模的介绍到中国,一时引起了中国人很大的兴趣,很多画家直接或间接的用西画画法对中国传统绘画进行“改进〞、“融合〞在这个时代生活的吴昌硕开创了大写意、齐白石的“衰年变法〞、更独创了“红花墨叶〞一派他们之间有创新、有继承,试分析他们大写意花鸟艺术的不同 一、高尚的人品修养、师承、各有创新 吴昌硕说:“余观古来善艺事者,人品多清逸,反之那么不工,〞齐白石说“夫画道者,本寂寞之道其人要心境清逸,不慕名利,方可从事于画〞人品跟画格是有关联的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时年过半百的吴昌硕的一腔爱国热忱抗战时期,齐白石宁可闭门不画,也绝不把画卖给鬼子他们对祖国的热爱都是由他们高尚的品质所决定的 吴昌硕的绘画源于古代的绘画传统曾说“于画嗜青藤、雪个〞虽取法于徐渭,但和徐渭又有所区别齐白石又说“青藤雪个远凡胎,老缶衰年有别才我欲九原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他们都从徐渭、陈淳、八大、石涛那里汲取营养。
吴昌硕对于同时期的任伯年、赵之谦等博采众长,最终创下了金石大写意齐白石拜陈少蕃为师学习诗文,拜胡沁园为师学画工笔花鸟定居北京后他的绘画开始了变化受陈师曾的影响,自此走上吴昌硕开创的大写意花卉一派,60岁后独创了红花墨叶一派 二、情趣意境异同 继前上海画派以后,以吴昌硕为代表的后期上海画派对20世纪前期中国画坛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跨越了两种社会形态,曾两度为官,固守正统,士大夫气息比拟浓审美倾向于传统的、古典的、儒雅的,其绘画的价值功能没有超越文人画的范围齐白石生活到了新中国的成立,得到政府和人民的关心,他的晚年生活是幸福的除了有传统文人画根本的美学品格外还具有一定的现代性他们的画随着整个中国社会一同开展,都表达着时代的精神农民出身的齐白石多师法自然,民间气息较浓厚吴昌硕画的题材中表达着人品,寄托深情,挖苦世俗喜欢画“破荷〞,画里有文人的孤傲、高逸齐白石那么喜欢用方阔笔或破墨法画荷叶,大多以浓破淡显得墨气十足,他画的荷塘没有颓废的感觉,有的是自然清新 后来,无论是吴昌硕还是齐白石都是靠卖画来维持一家生计,于是就不得不考虑到买主的审美趣味,必须掺进世俗化和平民化的东西这是延续了海派绘画的“俗〞,其内涵还是文人的风格。
齐白石的亲身经历,使他抛弃了文人画的僵硬和民间画的低俗,很好地将文人画与民间画完美结合 三、风格异同 吴昌硕从小受父亲的影响,三十岁时由金石转绘画,在艺术中追求淳朴与自然只画梅、兰、竹、菊等,题材比拟狭窄齐白石农民出身,他的灵感大局部来自于自己的体验他的画题材丰富多样齐白石能工能写,工笔的草虫和写意的花卉同置一个画面,形成粗与细、虚与实的比照这也是吴昌硕画面中见不到的 吴昌硕的构图受他?石鼓文?篆书解体的影响,成对角倾斜之势,大多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枝叶也都做斜势,有很强的扩伸感然后在空白的一方题一个长款,使画面到达平衡还有盘旋式有着很强的运动感,使人回肠荡气 齐白石多立轴竖幅,形象夸张、简洁的构图是齐白石花鸟画的一大特点画的稻谷要比平常的大好几倍,这也是表达了一种美好的愿望利用大量的空白,做强烈的比照,形成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用笔、用墨、用色的异同 两人都是金石巨匠,在绘画中都引书入画古朴的金石味是吴昌硕艺术灵魂的所在今天我们看见齐白石的的定型风格,用笔还更多的是接近吴昌硕的“金石派〞作风金石篆籀,笔底生辉,不拘泥形似,在于意境的丰富但书风不同画风也就不同吴昌硕的绘画源于?石鼓文?古篆隶的笔法,圆融、内敛、沉稳、古拙、雄健。
齐白石的书法得于李北海、何绍基、金冬心最多齐白石的墨迹中尚可见到爨龙颜、爨宝子两碑的影响主要学的是魏碑,齐白石进行艺术鉴赏的时候亦用“书〞来作为评“画〞的标准他曾说“李可染的画是画中草书,徐渭的画也是画中草书,而他自己的画那么是正楷〞齐白石的墨讲究“活〞作花卉草虫,深得破墨之法,其多以浓墨破淡墨,少见以淡墨破浓墨,还有积墨法吴昌硕那么喜欢用破墨和积墨,他画石头时喜欢用破墨法,先用淡墨画再用浓墨破,或是边画边破齐白石画石头一般一笔而过,很少用破墨法,齐白石的画简洁不仅表现在构图上同时也表现在用笔上用笔的简洁和概括是经过提炼加工的,笔“简〞而意不“简〞老年时期作品更是老辣、苍劲,色彩愈发艳丽 吴昌硕画枝干常用积墨法,画梅用古篆隶的笔法写梅的枝干,一棵枝干可能要画好几遍,先画淡墨再用浓墨一遍一遍的积墨层丰厚苍劲,具有一定的时代审美意味齐白石画梅50岁学金冬心水墨技法,后来学习吴昌硕的没骨法,用西洋红点花瓣,生动自然而有趣味 用西洋红画国画是从吴昌硕开始的西洋红补足了胭脂淡薄的缺点深红而古厚,这与他绘画的金石意趣相得益彰,也和中国的传统绘画一致但是用色与传统文人画相反,吴昌硕的画中很少有浓墨的运用,在调色时借鉴了西洋绘画的调色方法,喜欢在颜色中渗入墨或是几种颜色放在一起调,形成了间色或是复色。
他讲究协调色、邻近色、互补色的运用,整个画面形成一种灰色调,色彩到达统一,整体感强,但是大大降低了颜色的明度和纯度比照不强烈齐白石的用色近乎原色、单色大红、大绿、黄、浓墨常常同置一个画面,形成很强烈的比照,给人以明快、健康、磅礴的感觉虽然他借鉴了民间绘画可齐白石身上的文人气质与修养使得这样的画面艳而不俗,到达了雅俗共赏的效果这是吴昌硕画中很少见不到的 画家的情绪受着时代精神的制约,他们的成功也跟这个时代的审美要求息息相关他们的艺术影响到以后的两三代人,众多现代绘画大师或出自他的门下,或受他们的艺术影响,也让日本艺术家顶礼膜拜 中国历史文化悠久,有着很丰厚的文化底蕴,试想一下,我们可不可以借鉴我们的民间文化,地域文化以及民族文化……可见,我们的大写意花鸟艺术能借鉴的东西很多,开展空间也是很大的,关键是我们是否有像两位大师那样,有一颗坚持做一件事的恒心 参考文献: 【1】边平恕.吴昌硕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齐白石.齐白石谈艺录 [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21. 【3】胡佩衡.齐白石画法与欣赏 [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 【4】武凌海.吴昌硕的花鸟画和篆书中“写〞的比拟研究[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21. 【5】王伯敏.中国绘画通史/下册 [J].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