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家督制度,现代日本.docx

30页
  • 卖家[上传人]:F****n
  • 文档编号:90897335
  • 上传时间:2019-06-2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5.38KB
  • / 3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家督制度,现代日本  篇一:从岛崎藤村的《家》看日本传统家族制度  从岛崎藤村的《家》看日本传统家族制度  ——以家督继承制为中心  王梦雪  (同济大学 外国语学院,上海 20XX92)  摘要:本文着重从日本自然主义代表作家岛崎藤村的长篇小说《家》,来分析日本明治社会残存的封建传统家族制度,并选取小说当中小泉实这一代表人物形象,重点说明日本传统家族制度中的家督继承制度  关键词:岛崎藤村 《家》 日本封建家庭制度 家督继承制  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岛崎藤村(1872-1943),本名春树,生于日本木曾马笼,也就是现在的岐阜県中津川市1909年,藤村开始创作后来被视为日本自然主义文学杰作的《家》,该小说的写作历时两年多,最终于1910年完成,最初在《读卖新闻》和《中央公论》上连载,1911年出版  一、日本传统家族制度与自然主义文学  “家”是日本社会中长期存在的基本的社会单位,是日本文化个性形成的源泉日本的“家”虽然是以血缘家族为中心而构成的,但却是超越血缘家族的、从始祖开始连绵延续、由子孙代代继承的客观存在家是“以保持和继承家产(所领)家业为目的、以家名的连续为象征、由父——子——孙这样的男子直系亲属继承的独自的社会单位”[1]15。

      传统的日本家族制度在伦理方面的体现主要是贯穿于家族当中各个方面的父权家长制父权家长制,顾名思义就是父亲在家族与家庭中的绝对统治权在日本的家制度下,对于家族成员来说,立于个人与家族之上的家是第一义的存在,权威自然而然授予家长因此,实行父权家长制统治是家制度的根本内容之一[2]350家长拥有整个家族的财产处分权,以及指定家族下任继承人的权利,这种权利制度化的体现形式就是家督继承制  明治维新后,德川幕府的封建统治结束,日本社会开始从封建社会转型为资本主义社会当时,虽然日本的近代化进程发展迅速,在政治上逐步形成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军国主义新官僚的统治,但是在其社会内部仍保留着大量的封建残余封建的家长制度仍很盛行,尤其是在武士家庭当中存在的 “父系家长制”的家族制度在这种家族制度之下,户主(家长)的绝对权威得到保护,长子家督继承制也成为了家族继承制度的规范  日本社会在实现自身近代化的过程中,引进了大量西方的民主思想,这些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新思想不断冲击着封建的传统家族制度以倡导自由、平等为核心的西方民主思想显然与日本传统的家族观念相背离日本自我的近代性以某种社会纽带联结的场所首先是家庭,这种家庭保留着相当多的日本封建道德制的残余,成为在新时代里压抑自我觉醒的最大障碍”[3]29。

        另外,维新后修订的新民法,把传统家族制度吸收进了被作为国家制度的法律当中,并通过把这一家族制度逐渐置入国家的体制之下,建立起了国家体制和家族主义相结合的意识形态,形成了明治以后的家国一体观日本的天皇与国民、上司和下属、家长和家族之间仍然保持着儒家传统所规定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上下服从关系,天皇与国民的关系就是建立在家长以及家族的关系基础上的这种家国一体观在现实环境下,与追求自由、平等的个人主义观念势必会产生矛盾对于当时的作家们来说“家族制度与个人主义的问题,家庭和个人的对立与矛盾问题成了最重大的问题,也成了日俄战争之后日本新文学的中心内容”  [3]29  日本自然主义作家认为文学要“真实自然”,要求放弃自我主观,抛弃想像,避却感情,服从客观的面貌他们强调文学要客观真实自然地表现社会和人生,反对文学创作的典型化,主张隐匿作者思想倾向,极力渲染人的生理、遗传和情欲众所周知,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源流来自法国然而,与法国自然主义作家多从广阔的社会、从不同阶层的人物来选题,把个人置于大的客观社会环境下进行小说创作不同,日本的自然主义作家多是从个人的角度,把视角集中于自身周围的事件,展示“家”或者“家族”的客观真实。

      表现了作者由于家庭的羁绊与束缚所产生的苦闷, 反映了他们否定日本封建主义、家族主义和旧道德的态度岛崎藤村的《家》正是这样一部自然主义文学作品  小说《家》的主人公三吉生活的年代就是上文提到的新旧两种思想相互激荡的明治社会明治维新后制定的新民法所保留的封建家族制度与新兴的资本主义经济形成了矛盾当时,人们一方面还深受封建的父权家长制观念的影响,另一方面又慢慢开始接触资本主义民主的新的家庭观念是顺从传统的家长制度维持风雨飘摇当中的封建旧家庭,还是专心经营自己新时代刚刚建立起来的小家,这成了三吉难以抉择的宿命  二、日本的家督继承制  家督一词源于中国,在《史记》当中有“家有长子曰家督”的说法从这句话当中我们可以概括出家督(かとく)的基本特征,即在封建家长制度下,一个家庭的家督由这家的长子担任日本旧民法时代规定,在一家之户主死亡或者隐居的情况下,家督继承权发生交替  在日本的镰仓时代,家督继承制主要体现在遗产分割问题上,主要的规定是由前任家督的嫡子单独占有全部遗产发展到室町时代,人们逐渐肯定了家族管理权和遗产继承权都由成为家督的嫡子继承的原则,但是由于这种继承方式并没有作为规范的制度被确立下来,所以经常会造成一个家族内部纷争的事件。

      到了德川幕府统治的江户时代,随着一整套严格的主从关系体制的建立,由嫡长子同时继承家长权与家产的家督继承制才最终被确定下来武家社会的大名、武士为了强化家庭当中家长的权威,防止家族内部分裂,维护封建秩序,大多严格执行以长子单独继承家长权和家产的家督继承制,并将此写进家法例如,骏河大名今川氏家法《今川假名目录》规定“父亲的领地和职务,当然应由嫡子继承,而不允许父亲无理由地让次子继承”还有阿波三好家《新加制式》中有“三代附属之领地,概不得传予与庶子”的说法  日本明治维新后,1898年明治政府制定的旧民法当中的亲族篇及继承篇,进一步明确规定了封建的带有儒教色彩的家庭生活秩序,通过法律的形式把武土  家庭的家族制度普及到了全体民众之中  明治民法关于家族制度方面的规定主要有三个内容:第一,家长的权利为“户主权”,户主拥有指挥家庭成员的权力户主可以把不服从户主权威的成员逐出家门,并且不承担扶养其成员的义务;第二,长子除继承家产之外,还要继承户主的地位和权利实行长子单独继承制,也就是家督继承制家督继承人的选定、财产的继承和祭拜祖先都要以家为中心、以户主为中心;第三,男子的地位优先,在家督继承上和夫妻关系上,男女不平等。

      显然,在这样的家族制度下,一个家庭当中的所有成员必须从属于这个“家”,并且服从户主的管辖户主”即为这个家庭的家督继承人,他在继承家长地位的同时,也拥有了这个家庭的财产支配占有权,因而在整个家庭当中拥有绝对的权威  家督继承制的主要特点是:家系是由祖先到子孙的一脉延伸,而不顾及兄弟之间的关系,具有对旁系亲属的排他性;家长的地位和权利由长子继承,他与其他兄弟姐妹是上下等级关系;家产和家业由继承人单独继承,有的家族中,次子以下其他成员也可得到少量财产,但份额极为有限;继承人作为父母的赡养者,结婚后要与父母一起生活,其他子女则在结婚后离开父母独立成家[4]63  这种通行于武士阶级的继承制度与日本封建社会的幕藩体制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幕藩体制下,武士效忠的对象是本藩的藩主他们通过向主人尽忠,为主人作战、为主人尽各种义务来换取自己的俸禄由于武士并不从事直接的劳动生产活动,所以他们最主要的生活就是从主人那里得到的俸禄,然而在封建主从关系的束缚下,武士中的大部分人的俸禄基本上都不会发生变化这样一来武士们不得不想方设法守住他们的俸禄,但是如果实行诸子均分的继承制度的话,他们的家产势必会越分越少实行长子家督继承制既能够维护家业的完整,又顺应了长幼有序的封建伦理,这种继承制度所具备的优点使其最终成为了整个武士阶层通行的继承制度。

      武士阶层家族制度形成之后,由于它“适合于家产和家业的维持”[5]21,从而对包括农民与町人在内的庶民阶层也产生了深刻影响[4]26  在上一节关于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论述中提到,日本自然主义文学作家的作品的取材多是关于家或者家族,而之所以产生这一现象,或许与作者本身的经历有关日本自然主义作家很多都是出身于地方上的士族家庭,他们在封建旧时代享有比较高的社会地位,经济上属于中产或者以上的阶级这些作家在幼年时多接受过良好的汉学教育,深受传统儒家思想和道德的影响,所生活的家庭环境也大都是传统的封建式大家族然而,明治维新之后,随着传统封建大家族的没落,以及过去在经济、政治上所享有的特权的丧失,这些作家开始脱离原来所生活的旧家庭,来到东京,开始接触到西方近代的民主思想在他们头脑中,传统的封建道德与自由主义思想产生了激烈的矛盾,这种矛盾反映在小说创作上,于是就产生了一批内心痛苦矛盾的小市民知识分子形象,和不知去向何方的彷徨中文学青年的形象  岛崎藤村的《家》反映的正是其自身家族生活的缩影在这部小说中,他只在自身目光所及的范围内忠实地展开记述,着眼于“屋内的光景”,通过描写十二年间小泉与桥本两个日本封建家族内部发生的种种故事,以及对这两大家族日渐衰败的过程的追述,向读者展现了明治社会末期,出身于两个没落的封建旧家庭的小说人物,在资本主义潮流的冲击下,是如何一面背负着旧时代封建的沉重枷锁,一面又苦苦寻求着各自人生道路的痛苦命运的。

      小说以三吉夫妇为中心,总共描写了这两大家族十三个成员小说中的大多人物都可以在藤村现实的家族成员之中找到相应的原型小说中的小泉家实际上就是藤村所属的岛崎家,而桥  本家则是以藤村的姐姐园的婆家高濑家为原型的其中,小泉家最能反映出日本传统家族制度的特色,及其在新时代的演化  三、《家》所体现的家督继承制度  小泉家原是木曾当地一户有钱有势的大地主家庭,正如小说中描述的那样:“小泉家的祖先把山谷变成耕地、把山坡开辟为村落, 又为村民盖了寺庙, 那里一半的土地是属于小泉家的”一家之长小泉忠宽崇尚复古思想,却难以适应维新后新的社会环境,最终发疯致死,乡间的房产也不幸毁于大火身后留下四子一女,长子实继承了家业;次子森彦过继到别人家做了养子;三子宗藏由于早年生活放荡而染上疾病,成了家庭的累赘;最小的儿子三吉从小离家,历经生活的磨难,长大成人后他渴望建立新的小家庭,虽然经人介绍与名仓家的雪成家,但婚后的生活却并不十分幸福后来三吉又因为长兄小泉实的事业经营失败,而不得不负担起整个小泉家族的经济重任;他想要与妻子建立相互理解信赖的夫妻关系,但是到头来两人的关系却只能是“丈夫是丈夫,妻子是妻子”,夫妻双方成了彼此肉体上的奴隶,精神上却更加疏远了,赖以维持两人关系的纽带的孩子也不幸再三夭折。

      三吉所生活的旧家和新家都处在了崩溃的边缘  小泉忠宽的女儿种嫁到了做药材生意的桥本家,这个家族就是《家》当中与小泉家的命运息息相关的另一大家族桥本家的家长,种的丈夫达雄,是个“改不了阔少作风,又缺乏经济头脑,而且总喜欢沾花惹草”的人,家族事业也由于经营不善而濒临破产最后他抛弃了家庭与亲人,与艺妓私奔所以他们的儿子正太,作为桥本家的独子,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理想,来收拾父亲留下来的烂摊子然而正太却像父亲达雄一样不善经营,并且遗传了家族好色的毛病,最终患肺病早逝这部小说在另一个层面上也是在描写封建家族衰败的过程,在《家》中,最能反映日本式家长制度的是小泉一家,这也正是本文所要展开论述的  《家》当中小泉家长子,也就是家族继承人小泉实的原型为藤村的哥哥岛崎秀雄随着明治维新后德川幕府的倒台,大名的废止,岛崎家失去了相传十七代的专为过往大名提供住宿的职务,家道因此日趋中落岛崎藤村的父亲是一个崇尚国学,怀抱复古思想的“旧时代的人”,生前曾经为了国家大事而到处奔走,然而由于明治维新后新的时代的来临,他的理想屡屡受挫,最终发疯致死前任家长死亡之后,作为家族继承人的长子就成了新的家长,小泉实不得不挑起重振家业的重担。

        小说当中的小泉实有着。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