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01年襄阳市政府工作报告.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j****s
  • 文档编号:44322357
  • 上传时间:2018-06-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4.50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襄樊市 2001 年政府工作报告 2006-09-19 字体显示: 大 中 小 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的报告 ——2001 年 1 月 5 日在襄樊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市 长 罗 辉各位代表、同志们: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的 报告》,请予协商,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一、““九五九五””期间的工作回顾期间的工作回顾“九五”期间,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 党的十五大精神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 为中心,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事业,较好地完成了“九五”计划的各项任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正在稳步推进──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一是经济总量扩大2000 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 415 亿元, 比“八五”末增长 61%,年均递增 10%二是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大 产业排序由“八五”末的“二、一、三”转变为“二、三、一”,特别是对经济 社会发展带动力强、关联度高的汽车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农业产业 化、小城镇建设、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较快,为全市产业结构升级奠定了较好的基 础。

      三是区域经济布局趋向合理枣阳、襄阳进入全省综合经济实力十强县(市), 张湾等 7 个乡镇进入全省五十强四是发展后劲不断增强九五”期间固定 资产投资 374 亿元,是“八五”期间的 2.9 倍取得科技成果 400 多项,所辖县 (市) 全部进入全国科技先进县行列技改、农业、电力、交通、通讯等投入力 度的加大,为新世纪发展积蓄了后劲──农村经济稳步发展九五”期间,农村经济在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 双重压力下,取得了农业增加值年均递增 3.5%的成绩农村经济质量有所提高, 优质水稻、小麦、油菜、水果、三元杂交猪普及率分别达 22%、57%、95%、65% 和 40%,生态、观光等特色农业开始启动三大战略”扭在一起抓成为农村经 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万宝粮油、金华麦面等 20 家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 力增强,订单农业面积达到 338 万亩;乡镇企业“二次创业”, 实现了税金年 均递增 6%的质量、效益目标;小城镇达到 310 个,太平、石花等 6 个中心镇成 为全省乃至全国小城镇建设样板,农村人口城镇化率达到 38%农业基本建设和 综合开发力度加大,农机化综合程度达到 60%开发式扶贫工作初显成效,5 年 减少贫困人口 50 万。

      ──工业经济素质提高九五”期间,工业经济总量进一步扩张,国有企 业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有所增强,经济效益逐步提高2000 年独立核算工业企 业实现增加值 110 亿元,比“八五”末增加 40 亿元国企三年脱困目标基本实 现,规模以上企业亏损面控制在 30%以内襄棉、化纤、东力等一批骨干企业进 一步壮大,全国最大的轻型车厂、全省最大的火电厂建成投产,汽车、纺织等支 柱产业得到巩固,涌现出车桥、快速晶闸管、高频胶、免维护蓄电池、调角器等 一批市场占有率高的名牌产品,高速列车座椅、变速箱等 20 个产品被列为国家 级新产品──改革开放步伐加快通过规范公司制、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推进动 态股权制改革、加快资产重组、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资本结构、扩大社会产业资 本等措施,推进了所有制结构、企业组织结构、产业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为建立 现代企业制度、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奠定了基础社会公共产品生产企业化管理、 质量效益型公共财政建设、社会保障体制、住房制度、土地使用制度、医疗制度、 干部人事制度和政府机构等方面的改革,有的已初见成效,有的在逐步探索之中 对外开放取得新进展九五”期间实际利用外资 9679 万美元, 是“八五” 的 1.36 倍;2000 年自营出口 5200 万美元,比“八五”末增长 101%;引进技术、 外派专家、劳务输出等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取得成效;顺利实施了海关开关、 铁路口岸通关;高新区、襄汽区、鱼梁洲等三个开发区成为全市对外开放的重要 窗口。

      ──财税金融平稳运行2000 年实现财政收入 28 亿元,是“八五”末的 2.16 倍,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 6.8%,比“八五”末提高 1.6 个 百分点实行积极的财政措施,财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调控支撑力度加大市县 两级在收入从紧、支出增加的双向压力下,基本做到了收支平衡,并消化了历史 累计赤字2000 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246.5 亿元、 贷款余额 225 亿元,分别比“八五”末增加 1.4 倍和 53%──形象工程成绩显着实现了形象工程“半年见成效、一年上台阶、两年 大变样、三年提档次”的阶段性工作目标,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卫生状况明显 改观,交通秩序逐步好转,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大城市的框架初步形成九五” 期间,市区共投资 13 亿元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基本消灭了泥巴路,改造了 9 条出口路,新建、 改造了 17 条主次干道,扩建了 2 个水厂,扩建、新建了 28 个广场、公园、游园和景点,启动了交通电子监控指挥系统,供电、通讯、供水 能力大幅度提高试行了城市公共产品企业化管理,为经营城市、加快基础设施 建设探索出了新路同时,各县(市)及部分小城镇实施了形象工程建设,取得了 较好成绩。

      ──人民生活有所改善九五”期间,全市有襄阳、枣阳、宜城 3 县(市) 及 79 个乡镇基本实现了小康目标,预计 2000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2386 元、城镇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5500 元,分别比“八五”末提高 61%和 59%扶贫解困、扶 残助残、抗灾救灾、优抚安置以及送温暖、希望工程、再就业工程取得成效农村路网、电网改造使 98% 的村通了公路、100%的村通了电市区五年累计竣工 住宅 414 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由“八五”末的 6.9 平方米提高到 9.55 平方 米全市普及率达到 6.75%,ip 、可视、电子商务已进入实用阶段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年均递增 14%,家电、电讯、旅游、保险等已成为大多数居民 的即期消费──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素 质教育稳步推进,高考年年取得好成绩;襄樊学院和襄樊职业技术学院成立,职 业教育、成人教育、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多元化的教育结构、办学体制正在形成 群众性文体活动比较活跃初级卫生保健基本普及,三级卫生网络建设稳步发展 2000 年人口自然增长率 3.95‰, 比“八五”末下降 2.35 个千分点土地和环 保法规得到有效贯彻, 耕地基本实现动态平衡,空气和饮用水质量达到国家标 准,森林覆盖率达到 40%,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精神文明、民主法制和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广泛开展文明城市、文 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村镇的创建活动,文艺作品创作、广播电视、新闻出版 事业不断发展,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城市广大军民齐心协力抓“双拥” ,连续几年被评为省级“双拥模范城”认真落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自 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积极配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视察活动,认真办理议 案、建议和提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实施依法治市战略,加强法律宣传教育,规范依法行政,实行“执法两制”和执 法公示制,依法行政水平、执法队伍素质和干部群众法律意识有所提高和增强;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持续开展“扫黄打非”, 坚决取缔“功”邪教组织,有效维护了政治和社会稳定清退非在编人员和 精简村组干部 1.8 万人,严肃整治“三乱”,取消收费项目 989 项,降低标准 1024 个,实行政务、厂务、村务公开,高度重视和认真处理群众来信来访,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有所改善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五年共查处各类违纪案件 4300 多件,处分干部 4200 多人,廉政建设得到加强九五”期间,政府其他 工作和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驻市中央、省属单位和驻军、武警部队 都对政府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为襄樊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借此机 会,我谨代表市政府向全市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各界群众,向驻樊解放 军、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中央、省属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向广大纳税人, 向一贯关心、支持政府工作的老领导、老同志及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 高的敬意!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全市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存在许多矛盾 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高,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偏低,制约了政府宏观调控、积极财政措施作用的发挥; 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缓慢,缺乏有规模、能提升襄樊形象的 精品名牌产品;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度低,没有形成经济规模,主业不突出,缺乏 吸引同类产业蜂聚的特色,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差;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尚未健全,龙头企业的带动力有待提高,农民增收的难度越来越大,农民负担占农民收入的 比重仍然很高,高寒山区群众生活还相对贫困,生活环境没有大的改观;国有企 业经营状况尚未根本好转,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任重道远,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 仍很突出,部分城镇居民的生活比较困难;民间投资没有有效启动,投资总额不 高,实业领域的投资比重较低;经济外向度不高,外贸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 重只有 1%;农村市场受农民增收的制约长期启而难动;城市管理的职能交叉、 职责不明等问题仍然存在,城市脏、乱、差已出现反弹,形象工程的“软件”建 设与先进城市相比差距较大;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仍不尽如人意,“三乱”现象还 未根除,部分地方带黑社会性质犯罪团伙和流氓恶势力猖獗,社会治安状况较差, 人民群众缺乏安全感;以权代法、以罚代法、执法不严等现象时有发生;少数领 导干部及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作风漂浮、虚报浮夸、效率低下、奢侈腐败以及官僚 主义、形式主义、本位主义等问题还不同程度的存在,基层干部群众对此强烈不 满。

      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在“十五”期间采取有效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二、二、““十五十五””计划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计划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根据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以下简 称《建议》),《襄樊市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以下简称《纲要(草案)》 ] 确定的“十五”期间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 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省 委七届五次和市委九届二次全会精神,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 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加快工 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现代化进程,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 步《纲要(草案)》提出,“十五”期间全市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经济运行质量 和效益的增幅要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初步实现“一二三四五”的战略目标,即确立一个定位,把襄樊由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变成新千年商家必争之地,建成 湖北经济强市和秦巴经济走廊的中心城市;形成“两个枢纽”,全国性的物流枢 纽和信息枢纽;实现“三个对接”,内陆经济与开放型经济的对接、传统产业与 高新技术产业的对接、相对单一的所有制结构与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对接;建成 “四大基地”,汽车工业基地、纺织工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现代农业基 地;实施“五大工程”,结构调整工程、科教创新工程、城乡一体化工程、信息 化工程和发展环境优化工程。

      主要指标预期值是,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640 亿元, 年均递增 9%;财政收入达到 50 亿元,力争达到 56 亿元,比“九五”末翻一番, 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 1~2 个百分点;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700~800 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递增 9%;利用外资年均递增 19%,出 口创汇年均递增 15%;科技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达到 5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分别达到 9000 元和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