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跨文化交际李伟龙.ppt

16页
  • 卖家[上传人]:xiao****1972
  • 文档编号:72948560
  • 上传时间:2019-01-24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528.31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文化差异及冲突,文化差异,中西文化主要特征的差异 核心观念体系 价值观与社会心理差异 思维差异 交际风格差异 人际关系差异,如何理解跨文化交流,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正式的、直接的 国际交流、商贸谈判、社会交往 非正式的、间接的 阅读外国小说、欣赏他国艺术、观看外国电影、电视节目、国外观光等 广义看,学习外语的过程,就是接触和了解他族文化的过程,中西文化主要特征的差异,中华文化 基于自然经济 重视集体 讲求和合 仁性+感性 内向型 重综合、直觉,西方文化 基于商品经济 重视个人 倾向扩张 知性+理性 外向型 重分析、理性,核心观念差异,中华文化: “天人合一” 建立在群体社会结构基础之上的“天人合一” 强调 人与自然的统一,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 “天人合一”理念的体: 和谐 与人的和谐: 尊老爱幼、亲仁善邻、安分守己、谦虚谨慎 与自然的和谐:建筑追求人与自然浑然无痕的境界与意趣 风水学、园林艺术,西方文化: “天人相分” 建立在个人基础之上的“天人相分”的宇宙观 以组成它的个体为出发点 以个体的独立为前提 将外物作为客体世界,而非与外物融为一体 强调征服外界以求生存与发展 体现:突出自我 (individualism) CF: The squeaky wheel gets the grease. “人怕出名猪怕壮”,价值观与社会心理差异,中国人:群体观念、尊人卑己、重“面子” 突出集体,强调个人依赖社会对其社会地位与声誉的认同和社会对其需求的认可 认为最好的美德:仁、义、礼、智、信,西方人:个体观念、 独立精神、重“隐私” 强调个人行动的自由和个人愿望的满足 强调以个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 (e.g., I) 认为最好的美德:勇敢、节制、公正、刚毅、诚实,思维差异,中国人:偏向形象思维、综合思维(如中医) 重经验(如包饺子) ,以感觉、直觉、表象为依据进行分析,忽视问题的个性和偶然性 思维模式:倾向于由大到小,从宏观到微观(如地址的写法),西方人:偏向抽象思维(逻辑思维) 条理性、逻辑思维能力强(如科幻小说、侦探小说) 注重微观量化、精密度高 思维模式:由小到大,从微观到宏观,交际风格差异,中国人 重礼仪、言语含蓄委婉,方式谦虚和蔼,常用谦词 (e.g.,开场白) 高语境交际:(high-context) 相当一部分信息隐含在情境中 多自我交流,重心领神会(intra-),西方人 等级和身份观念淡薄,习惯以十分肯定的方式,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低语境交际(low-context): 信息通过文字表达出来 少自我交流,重言谈沟通(inter-),人际关系差异,中国人 (close) 家庭化的社会关系:家庭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扩大到其他人际关系(关系网) 注重长幼有序 如称谓 (e.g, aunt) 社会权势系列:沿着职务方向延伸 家族系列:亲属称谓,西方人(loose) 个人独立性较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松散 E.g.,孩子的独立性:参与意识、责任意识;提供帮助的方式 就事论事 朋友间不愿承担过多的责任和义务(e.g, go Dutch; gift ),,案例分析,Case 1: One cold winter day in a Chinese city, Wang Lin on his way to the library met an American professor who knew very little about China. After greeting him, Wang said: “It’s rather cold. You’d better put on more clothes.” But the professor didn’t appear happy on hearing this. Analysis: 美国人以及大部分西方国家的人们不喜欢被告知要怎么做怎么做,他们比较喜欢独立,然而中国人则习惯关心别人,这个案例中王林的建议表达的就是一种对他人的关心,可是美国教授却不习惯这样的表达。

      案例分析,Case 2: An American went to Chinese home. He was offered some tea. Just when the first cup was about to finish, more tea was added. The visitor drank the second cup. Then the cup was filled the third time. Then he drank it, then… until the visitor was quite full. Why? Analysis: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习俗里,主任通常会不断给客人倒水倒茶,或者不断地给客人的盘子里加食物以表示他的热情好客面对的这样的情况,中国客人知道如何处理,在他们觉得吃饱喝足之后,就会随它放在桌上而美国客人就不懂了,在美国,在自己的盘子里剩下食物是不礼貌的,于是他出于遵循美国文化理念可能会在这样的招待中吃的过多,案例分析,Case 1: Jane, an American teacher in the US, had just started teaching English to a group of Japanese students. She wanted to get to know the students more formally, so she invited them to her house for party. The students all arrived together at exactly 8:00 p.m. They seemed to enjoy the party: they danced, sang, and ate most of the food. At about 10:00 p.m, one of the students said to the teacher, “I think it’s time for me to leave.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he party.” Then all the other students got up to go, and all left at the same time. Jane decided she would never invite them again! Analysis: 在日本以及其他很多的亚洲国家里,年轻人通常成群结队的一起去参加一些社交聚会,然后一道离去。

      在他们看来这是很正常不过的事然后Jane认为这是一种侮辱,因为他们在同一时间里一下子全部离开了在美国以及其他一些英语国家,晚上10点离开一个聚会相对来说是比较早的跨文化交际方向推荐书目,胡文仲主编 跨文化交际丛书 (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概论》 杜学增《中英(英语国家)文化习俗比较》 平洪&张国扬《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 毕继万《跨文化非言语交际》 王克非《从翻译史看文化差异》 朱永涛《美国价值观---一个中国学者的探讨》 杜学增《澳大利亚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跨文化交际相关电影推荐,通天塔 撞车(奥斯卡获奖影片) 刮痧(中西文化差异的经典之作) 推手 喜筵 迷失东京 欧洲的一天,,。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