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伤性颅骨缺损修补术前后CT脑灌注变化和其意义.doc
5页外伤性颅骨缺损修补术前后CT脑灌注变化和其意义【摘要】目的研究外伤性颅骨缺损患者行修补 术前后脑血流灌注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对20例重型颅脑外 伤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患者在修补术前和术后2周 行64排螺旋CT脑灌注扫描,记录修补术前后双侧大脑皮层、 基底节区等相关区域血流灌注图像上CBV、CBF、MTT及TTP 等参数值,同时在上述2个时间点对患者神经症状变化情况 进行评估作手术前后自身对照分析结果术后全部患者 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好转;修补术前患侧皮质区CBF显著低 于健侧;术后患侧皮质区CBF较术前明显上升;患侧基底节 区脑血流相关数值在术后较术前无明显改善结论颅骨修 补术可提高患侧皮层区的脑血流灌注,进而改善相应受损的 神经功能关键词】外伤性颅骨缺损;颅骨修补术;CT灌注通常认为颅骨修补术只有保护脑组织和美容的作用,但 临床发现不少颅骨修补术后的患者神经功能有明显改善或 恢复颅骨修补术后神经功能改善的机制众说纷纭为此我 们在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使用目前在测量脑血流量方 面较常应用的CT灌注(CT perfusion, CTP)技术来探讨外 伤性颅骨缺损患者行修补术前后脑血流灌注的变化,从功能 影像角度来探讨患者神经功能获得改善和恢复的可能机制。
1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20例,男11例,女9例; 年龄在19〜66岁,平均年龄38.8岁;其中交通事故伤14 例,坠落伤4例,硬物击伤2例均采用单侧去骨瓣减压术, 右侧12例,左侧8例,骨窗位于额颖顶部16例,其他部位 4例;颅骨缺损面积6X7 cm2〜12X 14 cm2颅骨修补术 距去骨瓣减压术时间2. 5〜22月,平均3.8月,均采用三维 钛合金电脑预塑形颅骨补片行颅骨修补术1.2临床神经功能评定上述CTP扫描的两个时间点均由一位独立的神经科医师 对患者进行神经系统功能独立性评定(functional independent measure, FIM) 评分1.3 CTP检查方法CTP扫描时间为修补术前2 d和术后 2周;检查设备采用本院LightSpeed64排容积CT,常规CT 平扫从颅底到颅顶进行横断面扫描,层厚5mni,层间距5 mm, 电压120kV,电流150 mA, CT平扫了解的颅骨缺损区的位置 和范围,确定CTP扫描层面CTP扫描方法:确定损伤区域 并包括额叶、额叶皮层、基底节区,使用Medrad Steellant 高压注射器,从肘静脉注入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300 mg//ml) 40 ml,注药流率6 ml/s,延迟8s后扫描。
扫描参 数:电压120kV,电流75 mA,矩阵512X512,准直4X6mm, 层厚5 mm, la /O. 5s,每次采集4层图像,重复间隔扫描, 扫1次间隔1秒,持续60s,按时间顺序以有效层厚5mm共 重建160幅图像扫描数据传至随机配置的Acsend Perfusion CTP分析软件进行图像后处理,选取增强处于峰值的大脑前动脉为输入动脉,选取同一层面的上矢状窦为输 出静脉,处理时把CT值300 HU的像素排除在计算外,以消除颅骨和脑脊液的影响;以患侧皮质(缺损区邻近皮质)、基底节区作为感兴趣区,划中线后得到对侧的相应的感兴趣 区,对照组以相同部位作为感兴趣区,对感兴趣区进行多次 测量比较取均值,尽量避开大血管,脑沟回、颅骨、脑室等 容易引起部分容积效应的部位,软件经过计算生成时间密度 曲线和CBF、CBV、MTT及TTP四种参数的函数图将以上数据采集并分析,通过手术前后自身对照分析, 研究颅骨修补术对患者的脑组织血流灌注变化及其与神经 症状改变的关系3讨论重型颅脑外伤并发颅内出血患者往往需要紧急行开颅 并去骨瓣减压术抢救可是脑外伤治愈后遗留的颅骨缺损不 仅给患者带来精神负担,而且会因脑组织缺少完整颅骨的屏 障保护而易受损伤,并常常出现一系列颅骨缺损的继发性症 状。
传统观点认为,颅骨修补术只有保护脑组织和美容的作 用,但临床发现不少颅骨修补术后的患者神经功能有明显改 善或恢复,其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在众多学说里,患侧 脑组织的脑血流灌注增加是目前研究的热点[1, 2]国内学 者[3, 4]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研究发现颅骨修补术 后颈内动脉颅外段和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增加,指出颅骨修 补术后能明显改善脑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增强脑血管的的调 节功能,进而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Seo等[5]使用单光子 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SPECT)发现颅骨修补术能明显增加 患侧和对侧脑血流量并伴有患者神经功能改善颅骨修补术 后患侧脑组织脑血流量增加可能的机制为:颅骨修补恢复了 原有颅腔的解剖结构,解除了局部术区大脑皮层、硬脑膜、 骨窗缘及皮瓣之间形成的疤痕粘连,解除了脑表面血管的牵 拉与受压,同时避免了颅骨缺损状态下,患者直立、平卧体 位变化所带来的脑皮质血管长期处于的扭曲伸直状态,降低 了局部脑血管的血管阻力目前在研究脑血流灌注方面的影像学技术发展迅猛,因 CTP具有多参数,经济适用、快速简便、空间分辨率高、设 备普及等优点,而备受国内外学者推崇[2, 6]CTP 一次灌 注扫描可获得多层图像,对需要颅骨修补术病人的病理生理 和脑血流动力学研究、以及颅骨修补术后的疗效评估具有十 分重要价值。
目前国内相关的文献报道较少我们通过对20 例因重型颅脑外伤完成去骨瓣减压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 用CTP检测颅骨缺损修补术前、术后2周脑血流灌注的变 化,并同期对神经功能的恢复状态进行随访,进而评估脑血 流变化与脑组织神经功能变化关系我们发现,术后2周患 侧大脑皮层区CBF较术前上升显著,统计学有统计学意义; 但在基底节区变化不明显这也从另一方面印证了颅骨修补 术后患侧脑组织脑血流量增加我们认为同期患者神经功能 得到改善亦主要得益于患侧脑组织血流灌注的增加既然颅骨修补术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那么我们临床上 对有适应症的颅骨缺损患者可提倡尽早行手术治疗我们下 一步的研究重点将对早期(W3个月)和晚期(〉3个月)行 修补手术的患者进行CTP研究,探讨早期手术是否能更明显 增加患侧脑组织血流灌注,从而更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神经功 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