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材培训.ppt
51页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 简 介,一、内容变化,1.从三年级年级下册移来“面积” 单元的“公顷和平方千米”内容,单编为一个单元 2.把原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上册、二年级下册和三年级下册的“统计”内容按课标要求进行了调整整合,统一安排在本册第七单元 3.原“统计”(复式条形统计图)移到四年级下册主要变化方面,4. “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数学广角”等单元教学内容发生较大变化5.编排了一个“综合与实践”的主题活动主要变化方面,二、各单元教材分析,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一、教学内容 亿以内数的认识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 亿以上数的认识 计算工具的认识及计算,,1.例题的编排增加了衔接语,使内容更具连贯性; 注意体现探索过程,尽量为教学提供一定的引导二、主要变化,2.读数、写数的编排更具层次性,强调分级读数、写数的好处3.把改写和求近似数分开编排,避免学生混淆4.计算工具的认识作为正文教学,,,5.增加了“你知道吗”版块的内容6.新增了“整理和复习”三、具体编排,猜想探究交流方法指导,,第二单元 公顷和平方千米,一、教学内容 认识公顷 认识平方千米,,二、主要变化,1.根据课标要求,从三下移来。
2.借助直观并通过操作,让学生充分体会两个面积单位的大小实验教材,修订教材,标志性场所,熟悉事物,第三单元 角的度量,一、教学内容 认识线段、直线、射线角的度量,,二、主要变化,,,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由已认识的线段,引出直线、射线,介绍用符号如何表示,并借助手电筒、激光等光束体会射线2. 让学生通过比较两个角的大小,经历要准确测量一个角的大小,应用一个合适的角作为度量单位的过程,使学生切身体会到:量角的过程就是要知道角包含多少个角的单位的过程3.量角和画角都结合图示,以填空的方式给出了具体步骤4.平角、周角,从射线转动的角度进行认识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一、教学内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积的变化规律 常见的数量关系,1.口算、估算融入到笔算教学中二、主要变化,2.增加了一组数量关系3.以填空的形式,给出了积的变化规律文本三、具体编排,教材结构:,第五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一、教学内容 平行与垂直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二、主要变化,1. 分别认识平行与垂直,分别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2.点到直线的距离和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合并为一个例题3.编排了一些有趣的,活动性比较强的习题。
三、具体编排,,去掉了情境引入 简化了活动目标 分别教学 清楚,变化:,增加了字母表示、记法和读法,第六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教学内容 口算除法 笔算除法 商的变化规律,1.增加了例题数量,,,,笔算除法:编排了7个例题实验教材只有4个积的变化规律:编排了3个例题实验教材1个,,二、主要变化,2.丰富了试商、调商方法 3.增强了对计算方法的总结,,,主要变化,,三、具体编排,,四舍法,不调商,调商,五入法,调商,验算,试商规律四舍商9同头无除试商9,试商规律五入商9、8同头无除试商8、9,灵活试商,试商规律除数折半商4、5,第七单元 条形统计图,一、教学内容 条形统计图,实验教材零散,本单元做了整合,,,主要变化,一下 二上 二下 三下,,二、主要变化,,三、具体编排,,1格表示2,1格表示多个数量,,例2,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优化,一、教学内容 沏茶问题 烙饼问题田忌赛马,,二、主要变化,,1.删去了排队问题,2.优化了对方法的引导,,,,2.增加了练习题三、具体编排,,例2,,谢谢各位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