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多元智能理论下建构学困生主动性的行动研究.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20622724
  • 上传时间:2021-12-0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7.15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多元智能理论下建构学困生主动性的行动研究 李修泉【摘 要】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认为学困生也能通过优势智能来进行学习本研究假设多元智能活动能建构学困生的主动性并进行验证研究对象为城关中心小学四年级的16名学困生结果显示:多元智能活动能建构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对多元智能活动的实施比较认可本次研究要求研究者和教育者相统一,在教学中践行多学智能理论,既促进了教师的自我专业化发展,又为新教学理论的实施贡献了绵薄之力关键词】多元智能活动;学困生;主动性;行动研究G631 A2095-3089(2019)02-0063-02引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为新课程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该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有优势智能,倘若能充分发挥会引导该生成为该领域的人才我国基础教育对学困生的研究论文多倾向于理论化,也就是说,真正帮助学困生学习的行动研究尚处于空白期本研究旨在通过笔者的行动研究,探讨利用多元智能理论构建学困生主动性的方法一、文献回顾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在其著作《智力的结构》中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该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识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语言智能、身体-动觉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和博物学家智能。

      自从多元智能理论从20世纪90年代被介绍到中国以来,由于其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育,所以在教育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二、研究方法1.提出假设笔者通过课堂观察和对学生、任课教师的半访谈,了解到部分学生存在经常不完成作业、上课走神的情况,任课教师批评引导收效甚微笔者据此提出假设:多元智能活动能建构学困生的主动性2.研究被试本研究被试为城关中心小学四年级的16名学困生3.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方法三、研究过程1.研究问题本研究要回答如下三个问题:(1)学困生缺乏主动性的原因是什么?(2)如何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构建学困生的主动性?(3)针对学困生的多元智能活动为其带来什么影响?2.行动的设计与实施本研究持续18周针对第一个问题,第1周笔者进行了关于学困生缺乏主动性的问卷调查第二周,笔者进行了学生多元智能检测问卷调查和访谈,根据结果把学困生分为8个不同的小组,每组2人针对第二个问题,笔者针对八组的学困生设计了16种多元智能活动,并于第三周至第9周,和第11周至16周分两轮实施,与此同时,课堂观察、访谈、日志也用于记录活动实施效果针对第三个问题,笔者于第10周进和第17周进行第1轮和第2轮活动反思,并于17周发放问卷调查被试对多元智能活动的看法。

      笔者于第18周撰写教育行动研究报告四、结果与讨论1.学困生缺乏主动性的原因通过第一周的问卷调查数据表明:学困生占被调查人数的15.12%学困生缺乏主动性得分最高的五个成因为:认为自己没有优点(76.21%);对教学活动、家庭作业不感兴趣(33.20%);学习做不到专心,缺乏合作精神(60.41%);不能及时完成作业(70.32%);热爱教师但不敢亲近教师(40.52%)由此可见,任课教师未能发现学困生的优势智能并针对教学,学困生也没了解自己的长处,处于消极状态2.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建构学困生主動性的方法首先,笔者运用多元智能检测问卷对120位学生进行智能分类,挑选出16名被试并进行智能分组,每组两人分组后对16名被试进行访谈,了解个人兴趣再次,笔者为每个智能组各设计了2个课内外活动,共计16个,并交叉实施如针对人际智能设计了话剧表演和分角色朗读文本;针对空间智能设计了板报设计和作业图片化;针对音乐智能设计了改唱诗歌和配乐朗诵等在实施活动的过程中,笔者充分调动该优势智能的被试,给予他们参加的机会再次期间,笔者用录像进行课堂观察,记录被试的参与情况与此同时,笔者在课后对被试进行访谈,了解被试对活动的建议,并及时记录日志。

      然后,当行动研究进行一半时,笔者根据课堂观察报告、访谈记录和日志,及时进行反思,调整和改进多元智能活动接着,笔者根据反思结果,进行第二轮的多元智能行动研究,包括多元智能活动的实施、课堂观察、访谈和日志并根据结果记录不时调整计划最后,笔者要撰写行动研究报告,及时进行反思3.多元智能活动为学困生带来的影响笔者于教育行动研究结束时向16名被试发放了关于多元智能活动带来的影响的问卷,其中15名被试认为多元智能活动提高其在班级活动和课堂上的参与度;16名被试认为多元智能活动引起了其上课的兴趣;16名被试认为其愿意主动去完成作业;16名被试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并因此而高兴;15名被试愿意上课主动参与所有的活动笔者于第10周和第17周进行的教育行动反思,与该问卷结果一致五、结论本研究历时一学期,针对学困生的优势智能设计了多元智能活动并加以实施和改进17周对被试的问卷调查显示99.12%的被试对该活动持积极态度,认为多元智能活动能建构其在学习中的主动性,也就是说笔者行动前的假设是正确的,既多元智能活动能建构学生的主动性本研究对任课教师的要求极高,难点在于针对学困生特点,结合教材知识,设计不同类型的多元智能活动并及时实施、反思、调整、修改和再实施。

      多元智能理论和新课改都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学困生的可塑性极高,本研究时间较短,尚未充分发掘所有被试的潜能,希望其他研究者可以借鉴和改进参考文献[1]沈致隆、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在中国与世界的现状和未来》,《全球教育展望》,2007年第1期(总第233期).[2]沈致隆:《从爱因斯坦的智能结构看科学美和科学美育》,《江苏教育研究》,2013年第7期.[3]沈致隆:《多元智能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前景初探》,《江苏教育研究》,2009年第3期.[4]沈致隆:《多元智能理论与艺术教育》,《人民教育》,2004年第5期.[5]王蔷:《英语教师行动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版.[6]Gardner,H. Frames of Minds. New York: Basic Books,1993.[7]Hoerr, R.T.Becoming a Multiple Intelligences School. Alexandria: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2000.[8]Tirri,K.& Nokelainen,P.Measuring Multiple Intelligences and Moral Sensitivities in Education.Netherlands:Sense Publishers,2011.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