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防接种门诊的设置(第一章).docx
8页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标准(讨论稿)第一章 预防接种门诊的设置一、 预防接种门诊的分类预防接种门诊分为合格、规范、示范三类承担责任区域内的第一类 疫苗和 第二类疫苗的接种工作二、 资质与许可1、 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且诊疗科目中有预防保健科或全科医 疗科;2、 具有县级或以上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预防接种单位资格证书或文件等能 够证明预防接种资质的资料;3、 责任区域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以文件形式明确;4、 所有接种操作人员均须具备执业资格;5、 具有符合〈〈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规定的冷藏设施、设备;6、 具备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条件三、 接种门诊设置要求1、 原则上设置在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医院,位置方便、安全,有专门的出 入口且相对独立,无电梯设备应设在二楼及以下,并与医疗门诊、 注射室、病房、 放射科等临床科室分开,并保持一定距离,以免交叉感染2、 设有醒目指示牌,有明显指引标识引导受种对象须配有盥洗设施 和卫 生间3、 门诊总使用面积要求:示范A80R2、规范A 7°宿、合格164、 乡(镇)卫生院接种门诊按各县(区)卫生行政部门指定或申报的相应级 别建设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经设置门诊的必须达到示范门诊的标准, 达不到示范门诊要求,或设置一个以上预防接种门诊的,要予以取缔;无论是合格、 规范、示范接种门诊,硬件设施可有差异,软件资料管理验收标准必须达到统一。
5、 各级疾控中心设立的预防接种门诊须与本单位免疫规划管理科室分开设置,并接受本单位或所属区域疾控机构免疫规划科室业务管理;免疫规划科室人员不 得兼职预防接种门诊工作6、 接种周期:接种门诊须固定时间提供预防接种服务,示范、规范门诊按周, 合格门诊按旬开展常规接种,须覆盖所有责任区域每次运转接种天数不少于2天7、 接种单位应结合实际在各室或显著位置悬挂免疫规划各项规章制度及公示 内容(详见第二章)8、 预防接种单位依据〈〈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实施预防接种各项工作内容,并做好免疫规划资料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档案化管理(详见第三章) 四、 责任区域划分1、 按照以居住地划分的原则,城市(城区)按行政区划与街道相结合的方法、 乡(镇)按行政村或白然村进行划定,并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以文件形式明确,避 免区域交叉和遗漏2、 责任区域范围划分合理,清晰明确,责任分工到人,便于群众接种五、 接种门诊功能分区及设备接种门诊按其功能原则上分预检、登记室,接种室(区),观察、宣教室、办 公资料室、冷链室等五大块其中接种室(区)面积不低于门诊总面积的1/2,其它 各室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布局,地面硬化,接种流程合理, 做到不交叉,各室通风 良好、清洁明亮,有醒目标识牌。
如有儿童保健体 检,则接种室与儿童保健体检 分室进行;如实施狂犬疫苗的接种,需设伤口处理室,并与接种室分开一)预检登记室1、 预检登记台以便于预检、登记、儿童信息录入为原则,根据房间大小合理 设置;统一背景墙(见附件)2、 设备:配备计算机、平推式证书打印机、条码激光扫描器、不间断 电源 (接种门诊专用,可接入网络,实行儿童接种信息化管理;白行新购 置信息化硬件参数不低于2010年省卫生厅统一装备硬件参数);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10 个以上)、压舌板(20个以上)等器材等二) 接种室1、 必须有专门的出入口,接种室内采用消毒剂或固定的紫外线灯定期消毒, 紫外线灯高度距离接种台1米2、 市级接种门诊的接种室要有三间(普通房屋);乡镇卫生院接种室原则上 要有五间(普通房屋),如接种室面积达到相应级别面积的可分台接种,原则上每 个接种台接种疫苗种类不超过2种且须隔开,有卡介苗接种的须设专台3、 设备:每一个接种室须有冷暖空调;每个接种室(台)应配置2个带盖污 物桶;接种台应标明醒目的疫苗名称标牌,示范门诊如分台接种须 配备储存疫苗 的小冰箱,规范和合格门诊接种室或每个接种台须配备冷藏箱(包);接种台应摆设接种盘、接种器材(包括汤匙、 75%L醇、镶子、无菌干棉球或棉签、砂轮等)。
备有急救箱,箱内应配有1: 1000肾上腺素、地 塞米松、抗过敏药等抢救药品和器械三) 观察、宣教室1、 地面须配有不少于房间面积1/2的彩色泡沫板,至少贴1. 2米的浅色(白色)墙砖,其中增添适量的动物、水果等儿童喜爱的图案(墙砖) 2、 配备电教设备(电视、VCD,观察床、座椅、儿童玩具、供接种对象休息 等待专用茶水柜或饮水机等3、 备有健康教育和免疫规划相关宣传影视资料、免疫规划相关宣传版面或 其他宣传材料四) 办公资料室配备,办公桌、办公椅、资料档案柜(按“七统一”标准配备,并统一粘 贴河南省免疫规划标志)、激光打印机等,实行免疫规划资料信息化管理五) 冷链室1、须单独设置,放置普通冰箱、低温冰箱(柜)、冷藏箱、冷藏包、冰排等设备冷链设备统一粘贴河南省免疫规划标志2、每个接种门诊至少配备普温冰箱(柜)、低温冰柜各1台,并配温度计,每天监测并记录温度;冰箱放置在通风、阴凉处,使用安全电源3、冷藏包至少5个以上,整洁完好,每个冷藏包按所需数量的2倍配 备冰 排六、 人员配置及管理1、 免疫规划管理人员和预防接种人员,均须取得经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统一 培训并颁发的〈〈河南省免疫规划业务培训合格证》。
预防接种人员还必须具有护 士资格证或执业(含助理)医师资格证,村级接种点人员须有乡村医生执业资格证2、 县(市、区)级、乡(镇)级预防接种门诊所辖责任区域或行政村卫生室 至少安排1名地段医生或乡村医生负责及时收集、准确上报本责任区域或行政村适 龄儿童信息,通知适龄儿童及时进行预防接种,宣传普及预防接种知识等工作3、 负责接种人员相对固定,不得随意调整,示范门诊不少于6人,规 范门 诊不少于5人,合格门诊不少于4人接种日期间预检登记室应保证预检、登记、 信息化操作人员各1名4、 免疫规划和预防接种工作人员须佩戴统一胸卡(见附件“七统一”),接 种单位内部统一着装七、 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1、 统一使用国家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客户端软件为保证数据安全, 接种门诊应配置专门的移动存储硬盘或U盘,或定期刻录为光盘,进行数据备份2、 配备1- 2名信息化操作人员,操作人员能够熟练应用儿童预防接种信息 化管理系统,包括系统的安装、维护及更新客户端版本,进行应种 对象的筛选、 预约和通知及查漏补种,接种对象的信息录入,接种数据的备份及统计分析,接种报表的统计上报等3、 每次运转前使用信息系统筛选应种对象,应做好记录或打印,纸质筛选 名单交村医通知应种儿童,并存档备查;接种门诊留电子文档备查。
4、 2005年以来目标儿童录入系统率100%信息系统中所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统计接种率A 95%5、 接种时利用条码激光扫描器扫描录入儿童接种信息; 未扫描的儿童随时录入完毕每次数据录入后及时备份并上传八、机构标识、标牌1、 按照“七统一”标准,要求字体统一、颜色统一、比例统一,尺寸大小根 据各单位门诊布局实际情况制定2、 免疫规划相关制度和公示内容上墙必须用透明有机塑料板(或同等材质) 制作悬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