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洁生产评价培训讲学.ppt
20页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1清洁生产评价n清洁生产概述n清洁生产指标体系n清洁生产评价方法1、国外发展n清洁生产思想源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废物最小化n90年通过污染预防法n91年发布污染预防战略一、清洁生产的发展2n欧洲也是较早开展清洁生产工作的地区瑞典最早,由西欧向中、东欧推进,98年以前全欧洲实施清洁生产n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联合国环境署1994年发起“全球范围内发展中国家清洁生产中心计划”,在多次环境大会上强调清洁生产是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3中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的定义:n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5清洁生产内容“三清一控”n清洁的原料与能源n清洁的生产过程n清洁的产品n贯穿于清洁生产的全过程控制6n1、减轻建设项目的末端处理负担n2、提高建设项目的环境可靠性n3、提高建设项目的市场竞争力n4、降低建设项目的环境责任风险二、清洁生产引入环评中的好处n末端治理难度大、投入多、运行成本高如果环评提出的末端处理方案不能实施或实施不完全,直接导致环境负担的存在。
n清洁生产体现的是集约型的增长方式,最大限度的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n法律法规日趋严格,每新出台一项新的标准,都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环境责任,最好的规避方法就是通过清洁生产减少污染产生7n1 大大提高了环评的质量把全过程控制概念引入环评替代末端控制n2 为环评增添新内容n3 推动了环评制度和环境管理的发展三、清洁生产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关系8四、清洁生产水平分析程序资料收集、工程分析工艺先进性分析设备先进性分析过程控制先进性分析资源能源回收水平分析管理水平分析综合分析结论建议报告书/篇章91、资料收集、工程分析n可研、试验报告、研究报告等各类技术文件,同行业同类生产工艺的相关资料等n工程分析:工艺流程、产污环节、物料和水平衡,原辅材料、能源消耗等102.工艺先进性分析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n原辅材料要求n溶剂n生产方式:连续、间断n技术、经济及环境指标113.设备先进性分析n优先采用专用设备n优先采用连续生产设备n优先采用可自动化运行的设备125.资源和能源回收水平n热能、水资源、蒸汽冷凝水6.管理水平分析n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人员培训规划等,以保证先进的工艺技术、设备等发挥应有的效能,达到预期的清洁生产目标。
131.淘汰工艺和产品目录2.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3.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4.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5.清洁生产指标体系、行业标准或技术方法6.行业技术进步和先进水平7.综合分析比较141、指标选取原则n从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考虑原材料生产产品废弃物处置全过程n体现污染预防思想n容易量化、数据易得n满足政策法规要求和行业发展趋势五、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152、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P78 生产工艺与设备要求指标 资源能源利用指标(单位产品取水量、单位产品的能耗、单位产品的物耗、原辅材料的选取:毒性、生态影响、可再生性、能源强度、可回收利用性) 产品指标(清洁生产的产品指标包括:质量、包装、销售、使用、寿命优化、报废) 污染物产生指标(废水产生指标,废气产生指标,和固体废物产生指标) 废物回收利用指标 环境管理要求163、清洁生产分析的方法 n清洁生产 80n传统先进 7080n一般 5570n落后 4055n淘汰 40(1)权重分值评定法:将各项清洁生产指标逐项制定分值标准,再由专家按百分制打分,然后乘以各自权重值得总分,然后再按清洁生产等级分值对比分析项目清洁生产水平。
关键:合理设置权重指标、等级分值17(2)指标对比法:根据我国己颁布的清洁生产标准,或参照国内外同类装置的清洁生产指标,对比分析建设项目的清洁生产水平困难: 1. 难以获得先进生产水平的资料 2. 公布的清洁生产资料/技术方法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3. 标准相对于技术的滞后性 18清洁生产指标关于指标的描述建设项目清洁生产评价的结论清洁生产方案建议内容清洁洁生产产指标标A厂B厂本项项目能耗(kg标标油/t产产品)150136.1175水重复利用率/%98.5698.598醋酸,单单耗/kg554440SO2排放量/kg0.710.810.47COD产产生量/kg26.712.22.1环评报告书中的清洁生产分析编写要求19用指标对比法进行清洁生产分析的程序: (1) 收集相关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如果没有标准可参考,可与国内外同类装置清洁生产指标作比较 (2) 预测环评项目的清洁生产指标值 (3) 将环评项目的预测值与清洁生产标准值对比 (4) 得出清洁生产评价结论(P78) (5) 提出清洁生产改进方案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