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广西之自然资源评价_广西自然资源.docx

15页
  • 卖家[上传人]:1518****093
  • 文档编号:239467933
  • 上传时间:2022-01-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8.37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2广西之自然资源评价_广西自然资源 广西之自然资源评价由我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便利,猜你可能喜爱“广西自然资源” 广西资源之一土地资源 广西土地类型齐全广西地貌周中学低,四周多被山地、高原环绕,中间山地、丘陵、台地、平原交织,南部临海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石山、水域等土地类型俱全岩溶石山面积之大,全国少见全区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桂东南与桂西北区域差异大桂西北山地多,山体高大,坡陡土薄,其间又广泛分布岩溶地貌,地面坎坷,交通不便,土少石多,易旱易涝,土地相宜性差,土地生产率低,土地综合利用率不到70%桂东南多为低山丘陵和盆地、平原,水利条件好,土地肥沃,交通便利,耕作精细,土地生产率高,土地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 一、土地资源的开发形态 广西土地资源有明显的优势广西地域位于祖国南部,南邻越南和北部湾,干脆面对东南亚;东邻粤、港、澳,背靠大西南,是祖国西部与东部、中部经济的结合带,又是西南的出海通道,具有沿边、沿海、沿江的区位优势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照足够,热量丰富,降水充足,生物物质循环活跃,气候生产潜力高广西困难的地形地貌又造成土地类型多样性,加上光、热、水安排的差异确定了广西农业生态的多样性,利于大农业的合理布局和多种经营的发展,做到地尽其利,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

      广西土地资源在开发利用上也有制约因素,主要是岩溶石山面积大,石山地区石多土少,土壤资源少,蓄水实力低,土壤及植被难于复原,生态环境脆弱,治理难度很大 依据广西土地利用变更调查,2022年末,全区土地总面积为2375.58万公顷(35634万亩)其构成如下: 1、农用地 全区农用地面积为1789.14万公顷(26837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5.31%其中:耕地面积为424.71万公顷(6371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7.88%;园地面积为50.88万公顷(763万亩);林地面积为1161.47万公顷(17422万亩);牧草地面积为72.77万公顷(1091万亩);其他农用地面积为79.32万公顷(1190万亩) 2、建设用地 全区建设用地面积为90.97万公顷(1365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3.83%其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为67.87万公顷(1018万亩);交通用地面积为8.22万公顷(123万亩);水利设施用地面积为14.88万公顷(223万亩) 3、未利用地 全区未利用地面积为495.47万公顷(7432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0.86%。

      其中:裸岩石砾地面积为229.82万公顷(3447万亩);荒草地面积为216.67万公顷(3250万亩);盐碱地、沼泽地、沙地、裸土地及其它未利用地面积为5.36万公顷(80万亩);河流水面、湖泊水面、苇地、滩涂等其它土地面积为43.62万公顷(654万亩) 二、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化推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2022-2022年)》(的全面实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以及泛珠三角经济合作等多区域合作框架的形成,我区面临着多重叠加的重大历史机遇,在提升民族地区经济水平、保障边疆旺盛稳定、促进西部地区开放开发、完善沿海沿边经济布局等方面担负着新的历史重任,土地利用与管理将面临一些新的挑战与机遇,目前广西存在的土地资源问题如下: 1、耕地仍趋于削减,人地冲突日益突出 2022年底,人均耕地面积由1996年的1.44亩减为1.29亩随着人口的增长,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开展,以及受自然灾难的影响等,耕地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还将接着削减,人地冲突进一步凸显 2、土地利用粗放低效,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亟待提高 截止2022年底,全区存量建设用地为1.01万公顷(15万亩),低效用地为2.46万公顷(37万亩)。

      单位建设用地GDP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3%;单位建设用地 二、三产业产值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0%,节约集约用地空间较大 3、建设用地需求旺盛,用地保障压力加大 规划期是我区工业化、城镇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高峰期和机遇期,建设用地需求量将在相当长时期内保持较高水平全区相宜建设的土地面积约为500万公顷(7500万亩),可开发建设的土地面积仅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10%左右,新增建设用地空间非常有限在国家实行最严格的耕地爱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下,各项建设用地的保障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4、土地生态问题逐步显现,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难度加大 我区属多山地丘陵地区,山地丘陵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68.30%全区水土流失面积281万公顷(4215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2%石漠化面积238万公顷(3570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0.10%,局部地区石漠化还在扩张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和农业污染对土地生态环境的破坏日趋显现如何在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同时,统筹协调好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的关系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 三.解决方法 1、坚持在爱护中利用土地 严格爱护耕地特殊是基本农田,保障粮食和基本农产品平安。

      严格爱护基础性生态用地和景观用地大力推动国土资源综合整治,创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确保土地资源长远和可持续利用 2、严格执行退耕还林政策 在确保实现耕地保有量目标的前提下,依据国家退耕还林规划和政策,依据坡耕地调查和评价成果确定退耕的条件,做好退耕还林安排凡不符合国家退耕还林规划和政策、未纳入退耕还林安排自行退耕的,限期复原耕种或者补充数量质量相当的耕地各类防护林、绿化带等生态建设应尽量避开占用耕地,确需占用的,必需依据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履行补充耕地的义务 3、坚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加快各类各业各区域用地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挖潜、由粗放低效向集约高效转变,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和土地利用效益,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4、统筹支配新增建设用地,保障合理用地需求 统筹支配新增建设用地,重点保障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合理用地需求,对北部湾经济区等重点区域赐予倾斜;优先保障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用地需求;保障给排水、供电、消防、文教、体育、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公共设施和移民安置、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等民生用地需求;合理支配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新农村建设用地需求。

      通过探究实施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居民点用地削减相挂钩等政策,促进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优化到2022年和2022年,全区建设用地总规模分别为100.16万公顷(1502万亩)和112.61万公顷(1689万亩),新增建设用地分别为9.53万公顷(143万亩)和23.59万公顷(354万亩) 5、加强统筹和引导,拓展建设用地空间 进一步开展未利用地潜力调查,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通过引导合理利用缓坡丘陵地、咸酸性土地、荒草地、裸土地等未利用地和废弃地,形成新增建设用地4.93万公顷以上充分利用农垦、林业等系统的国有农林场土地依据海洋功能区划,科学合理推动填海造地,因地制宜拓展建设用地新空间激励推广运用工业生产立体配置技术,增加工业发展新空间 6、坚持协调利用土地 协调各类各业各区域用地冲突,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合理引导人口和产业集聚,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进程,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 7、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建设,改善土地生态环境 加强自然爱护区、生态功能爱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生态公益林地、防护林区、自然文化遗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石漠化重点治理区、江河与水库等水源爱护区、蓄滞洪区、山区泥石流易发区、地质环境不相宜地区、湿地(沿海滩涂、沼泽)等生态用地的爱护和建设。

      加强水资源爱护,改善水环境,提高水生态环境修复实力 8、强化自然爱护区用地爱护,渐渐扩大爱护范围 对各类各级自然爱护区实行特别和严格的爱护强化对现有的72个自然爱护区的爱护与建设,加快对其他残存自然生态系统的抢救性爱护,逐步扩大爱护类型和范围,有安排、分阶段提高爱护级别,维护生物多样性确保90%以上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野生动植物,特殊是国家和自治区重点爱护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所在区域得到良好爱护到2022年,自然爱护区面积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在7%以上 广西资源之二水资源 广西为全国水资源丰富的省区水资源主要来源于河川径流和入境河流,河川径流包含地表水和地下水排泄量,河川径流与地下水补给量之间存在相互转化的关系广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 1 , 880 亿立方米,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 7.12 %,居全国第 5 位入境水量为 716.7 亿立方米 1996 年广西人均水资源量为 4 , 138 立方米 ,每公顷为 7.2 立方米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河川径流为 23 %,地下水为 9.2 % 广西全区流域集雨面积在 50 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计 937 条,总面积为 2364275 平方公里,其中集雨面积在 1 , 000 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 69 条。

      主要河流分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长江流域洞庭湖水系,桂南直流入海疆与百都河红河水系 一.利用形态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广西已建成蓄水工程、引水工程、喷灌工程、江海堤围工程、水土保持、水力发电工程等门类比较齐全的各类型的水利设施 29 万多处,其中大中小型水库 4 , 439 座,引水工程 136 , 499 处,初步具备了有肯定规模的防洪、浇灌、水土流失的治理,山区人畜用水等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工程体系据 1995 年统计有效浇灌面积为 147.21 万公顷,实际浇灌面积为 122.17 万公顷,实际供水量为 223.72 亿立方米,全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达 23 %左右 二.存在问题 在可持续发展中,广西水资源爱护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区内破坏森林资源的现象仍旧很严峻,突出表现为:部分居住山区的群众还习惯于“刀耕火种”;有些开发商大面积毁林种果; 一些专业户毁林烧炭、种植农作物; 甚至有的经营者特地挖采砍伐珍贵 树种和百年老树又如农业浇灌效率不高,用水比重大,水漫灌现象严峻,渠道工程老化失修,导致水渗漏流失量大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表水资源主要用于农业浇灌, 浇灌用水占地区水资源总量比例过高。

      目前, 广西独流入海的河流中,建立了下游流域与上游流域的补偿机制的河流较少,造成了雨季奢侈水资源、旱季无水浇灌的功能性缺水现象 其次,我区水质污染严峻广阔市民用水意识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水污染的来源主要是生活和一些中小型企业的污染,不仅地表水如此,局部地区浅层地下水也是一样,通过水样分析,一些地区的水中的超标项目主要是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粪大肠菌群等主要是由于城市污水没有经过处理就干脆排放,同时污水点源排放严峻、农业面源污染较广、综合管理缺乏力度等也都是使水质变坏的主要缘由水体受到污染,干脆影响到河道生命健康,破坏水生态环境详细反应是造成河床中的石头变黑,藻类等水生生物滋长,影响到了江河的容貌 比如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南流江水体受到污染越来越大,水生态环境恶化趋向严峻,南流江流域面临着水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短缺的双重逆境据文献记载,近年,南流江曾发生严峻的水体污染事务 三.解决方法 1.进一步完善水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加大宣扬力度,主动向广阔公民宣扬节水意识 首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