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8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九文言文阅读考点2文化常识专题练.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san****019
  • 文档编号:86573515
  • 上传时间:2019-03-2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4.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考点2 文化常识  时间:40分钟   分值:42分一、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9分)贾思伯,字士休,齐郡益都人也世父元寿,高祖时中书侍郎,有学行,见称于时思伯释褐奉朝请,太子步兵校尉、中书舍人,转中书侍郎颇为高祖所知,常从征伐及世宗即位,以侍从之勤,转辅国将军任城王澄之围钟离也,以思伯持节为其军司及澄失利,思伯为后殿澄以思伯儒者,谓之必死焉及至,大喜,曰:“仁者必有勇,常谓虚谈,今于军司见之矣思伯托以失道,不伐其功,时论称其长者后为河内太守,不拜寻除鸿胪少卿,以母忧免服阕,征为荥阳太守,有政绩,因迁征虏将军、南青州刺史初,思伯与弟思同师事北海阴凤授业,无资酬之,凤遂质其衣物及思伯之部,送缣百匹遗凤,因具车马迎之,凤惭不往时人称叹焉寻以父忧免后除征虏将军、光禄少卿,仍拜左将军、兖州刺史肃宗时,征为给事黄门侍郎因请拜扫,还乡里未拜,以风闻免寻除右将军、凉州刺史思伯以州边远,不乐外出,辞以男女未婚灵太后不许,舍人徐纥言之,得改授太尉长史又除安东将军、廷尉卿思伯自以儒素为业,不好法律,希言事俄转卫尉卿于时议建明堂,多有同异思伯上议曰:“……五室之理,谓为可按其方圆高方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学者善其议。

      又迁太常卿,兼度支尚书,转正都官时太保崔光疾甚,表荐思伯为侍讲,中书舍人冯元兴为侍读思伯遂入授肃宗《杜氏春秋》思伯少虽明经,从官废业,至是更延儒生夜讲昼授性谦和,倾身礼士,虽在街途,停车下马,接诱恂恂,曾无倦色客有谓思伯曰:“公今贵重,宁能不骄?”思伯曰:“衰至便骄,何常之有?”当世以为雅谈为元义所宠,论者讥其趣势孝昌元年卒赠镇东将军、青州刺史,又赠尚书右仆射,谥曰文贞节选自《魏书·卷七十二·列传第六十》)(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方圆/高方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B.其方圆高方/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C.其方圆高/方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D.其方圆高方/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答案 B解析 “方圆高方”这是一个短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戴氏九室之言”中间不能分开,排除D,选择B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释褐:旧制,新进士必在太学行释褐礼,脱去布衣而换穿官服。

      后用来比喻做官或进士的及第授官B.持节:节指旄节,也叫符节,以竹为竿,上缀以旄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古代使臣奉命出行,执符节以为凭证,故称出使为“持节”C.服阕:古代守丧期满除去丧服,谓之服阕子为父、父为长子、妻妾为夫、未嫁的女子为父都要服丧三年D.赠:这里是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加封官爵,而受封的官员往往非正常死亡答案 D解析 “而受封的官员往往非正常死亡”错误,过于绝对化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贾思伯久经沙场他经常跟随高祖征战讨伐他曾经跟随任城王元澄进攻钟离,作战失利,奉命殿后且出色完成任务,从而改变了元澄对儒士的看法B.贾思伯不计前嫌,尊敬师长他曾与弟弟一起师从阴凤因无钱交纳学费,衣物被阴凤作为抵押品贾思伯在南青州任上送给阴凤礼物,并派马车迎接他C.贾思伯曾经仕途不顺被征为给事黄门侍郎,还未拜官上任,就因为传闻而被弹劾免职拒任凉州刺史却不被允许,幸亏徐纥从中说话,才得以改任D.贾思伯勤勉好学,礼贤下士他少年时既明习经典,做官后仍勤奋钻研任侍讲时延请儒士夜读日授他在街头碰到读书人,就停车下马,认真交谈答案 D解析 “做官后仍勤奋钻研”错误,原文“从官废业”。

      所以选D4)把文段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①思伯托以失道,不伐其功,时论称其长者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公今贵重,宁能不骄?”思伯曰:“衰至便骄,何常之有?”(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思伯借口迷失了道路,不夸耀自己的功劳,当时舆论称赞他是个有德行的人②“先生现在已显贵位重,难道能不骄傲?”思伯说:“快要走下坡路才骄傲,哪有什么永恒(或常规)不变的事?”解析 第①句关键词:托,借口;失道,迷路;伐,夸耀;长者,有德行的人第②句关键词:宁,怎么,难道;衰,衰退,走下坡路;常,永恒、常规;宾语前置句参考译文贾思伯,字士休,齐郡益都(今属山东省青州市)人他的伯父贾元寿,是高祖时的中书侍郎,有学问和德行,被当时人所称颂思伯由奉朝请入仕,任太子步兵校尉、中书舍人,调任中书侍郎很受高祖的赏识,经常跟随皇上征战讨伐等到世宗即位后,因为侍从的勤劳,改任辅国将军任城王元澄进攻钟离时,让思伯持节当他的军司等到元澄作战失败,贾思伯带领军队在后面护卫。

      元澄认为思伯是个儒士,认为他必死无疑等赶回会师后,大喜,说:“仁义的人必定勇敢,我常认为是空谈,今天在军司身上却真的看到了思伯借口迷失了道路,不夸耀自己的功劳,当时舆论称赞他是个有德行的人后来担任河内太守,不就任不久任鸿胪少卿,因为为母亲守丧而免官服丧期满后,起用他为荥阳太守,有政绩,于是升迁为征虏将军、南青州刺史当初,思伯与弟弟思同师从北海人阴凤学习,无钱交纳拜师的费用,阴凤就抵押了他俩的衣物等到思伯去南青州上任后,送上一百匹缣赠给阴凤,派车马接阴凤来,阴凤惭愧不前往当时人们很称道感叹这件事不久因为父亲服丧而免官后来授予征虏将军、光禄少卿,接着任命为左将军、兖州刺史肃宗在位期间,征用他为给事黄门侍郎于是请求拜祭父母并给他们扫墓,回到了家乡还未上任,就因传闻被弹劾而免职不久授予右将军、凉州刺史思伯嫌凉州偏远,不乐意外出就任,于是以儿女未婚嫁为理由来推辞灵太后不允许,经舍人徐纥从中说话,得以改授太尉长史又授予安东将军、廷尉卿思伯认为自己是名儒士,不喜欢法律,因此很少议论具体事务不久调任卫尉卿当时讨论兴建明堂,观点多有不同思伯上书论述道:“……五室的道理,认为是能够成立的它们的方圆和高宽,自可依时代不同而酌情计算度量。

      戴氏的九室之说,蔡氏的太庙官论点,子干的灵台之论,裴逸的一屋观点,以及诸家的纷纭杂说,一概不可取学者们同意他的说法又升任太常卿,兼任度支尚书,转为正都官当时太保崔光病危,上表推荐思伯为侍讲,中书舍人冯元兴为侍读思伯于是进宫给肃宗讲授《杜氏春秋》思伯少年虽然明习经典,后来做官荒废了学业,到这时又延请一些儒士夜读日授他性情谦和,礼贤下士,即使在街头,也要停车下马,接待交谈很认真投入,毫无倦色有来客对思伯说:“先生现在已显贵位重,难道能不骄傲?”思伯说:“快要走下坡路才骄傲,哪有什么永恒(或常规)不变的事?”当时的人们把此话作为雅谈被元义所宠信,舆论讽刺他趋炎附势孝昌元年去世追赠为镇东将军、青州刺史,又追赠为尚书右仆射,谥号为文贞二、论述类文本阅读2.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9分)商鞅“改法为律”之说,最早源于《唐律疏议》唐廷诏令集体编纂的《唐律疏议》说:“商鞅传授,改法为律《唐律疏议》为官修,既有奉诏的政治权威,也有专业人士,更有大量可资借鉴的官方文献、民间私家著述与收藏,该不是部分人的即兴创造老辈法史学者与当代多数法史学者普持此说但是,更权威的历史文献却对此事件均无记载,一些人便以为此说“并无确证”,当存而不论。

      1975年《睡虎地秦墓竹简》出土,证实了秦《法经》和秦律的存在,秦国“改法为律”成为了不争的事实,也为商鞅“改法为律”提供了间接证据然而,反对者依据商鞅同时代文献中,无法律之“律”解,《商君书》及秦汉史集又未见“改法为律”痕迹,断定《睡虎地秦墓竹简》不足为据,“改法为律”当在商鞅死后其实,“律”作为法律、法令,起始于战争中的军律,而军律来源于音律战鼓之音为军令,配以军功赏罚之率(“率”同“律”),最终演变成法律之“律”它的出现,至晚不迟于商代殷商甲骨文就有“师惟律用”,商周之际的《易经·师卦》也有“师出以律”秦国“改法为律”是将军纪、军令之律以法律形式拓展到各个领域,即“以军法之律,移刑典之称”《商君书》中“律”字凡五见,仅从《商君书》之“律”来看,其一为兵律,其余均为与土地相关之法律这说明“律”已非单指乐律,而是兼指兵律、法律,与其他同时代著述之“律”指乐律者不同《睡虎地秦墓竹简》律文涉及机构及官吏,绝大部分称“县”“令”“丞”,未见“丞相”之名据《史记·商君列传》与《史记·秦本纪》载,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始“为县,置令、丞”这反映了出土秦律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商鞅秦律的内容《史记·秦本纪》载惠文王之子武烈王二年(公元前309年)“初置丞相”。

      据1980年在四川青川县出土的战国秦墓木牍载,武烈王二年(公元前309年)王命丞相“修《为田律》”《为田律》行之既久,故而修订那么,秦律出现的年份是否与商鞅主持变法的时间(公元前359~338年)大体一致呢?《睡虎地秦墓竹简》的“法律答问”里引一条律文时用了“公祠”一词,而解释的部分则用了“王室祠”吴建瑶指出:“研究秦简的学者认为,律本是在秦称王前制定的,故称公祠,解释则作于称王之后,故改称王室祠,所引用的律文很可能是商鞅时期制定的原文我们知道,秦孝公之子惠文王于公元前324年称王,这条律文的制定时间不应晚于此年惠文王称王的年代与商鞅被车裂的公元前338年只相隔14年由此是否可以推断,秦“改法为律”活动即施行于商鞅变法期间?(节选自武树臣《秦“改法为律”原因考》,选入时略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商鞅“改法为律”之说,因缺乏更权威的历史文献记载而引起少数学者的质疑,《睡虎地秦墓竹简》的出土,改变了这个局面B.老辈学者与当代多数学者信奉商鞅“改法为律”之说,是因为《唐律疏议》为官修,具有官方的严肃性与专业的权威性,又有大量官方文献、民间私家著述与收藏的佐证。

      C.《睡虎地秦墓竹简》为秦国“改法为律”的真实存在提供了充分的依据,但没有发现商鞅“改法为律”的明确说法D.商鞅“改法为律”之说,最早见于唐廷诏令集体编纂的《唐律疏议》,此前的历史文献均没有出现这样的历史论断答案 A解析 A.“改变了这个局面”错,《睡虎地秦墓竹简》出土后仍有反对者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律”作为法律、法令含义的出现,至晚不迟于商代殷商甲骨文中的“师惟律用”与商周时《易经·师卦》中的“师出以律”是有力的证据B.设县置令丞应在秦孝公十二年,而《睡虎地秦墓竹简》的律文出现“县”“令”“丞”,这反映了出土秦律保留了商鞅秦律绝大部分内容 C. 《商君书》“律”字出现了五次,其一是指兵律,其余则均为与土地相关之法律,这与同时代著述中的“律”字含义有着明显的区别 D.“法律答问”引的一条律文用了“公祠”二字,而解释部分则用了“王室祠”,这说明律文是在秦称王前制定,解释则作于称王之后答案 B解析 B.“保留了商鞅秦律绝大部分内容”错,原文为“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商鞅秦律的内容”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改法为律”的记载出现在与商鞅变。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猜您喜欢
      20xx年社区党支部工作计划范文.docx 清洁礼貌礼仪规范.ppt 福建省2018-2019学年高中数学 2.2.1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课件 新人教a版选修2-1.ppt 20xx年社区党支部述职报告范文.docx 福建省2018-2019学年高中数学 2.2.1-1 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一)课件 新人教a版必修3.ppt 6.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上).ppt 2018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九文言文阅读考点4落实字词关注句式做好翻译题专题练.doc 小学数学六年级《圆柱的体积》.ppt 2018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四图文转换专题练.doc 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高中语文 第4课 烛之武退秦师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 20xx年社区关工委工作计划.docx 2018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三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讲义.doc 湖南省耒阳市长坪乡中学九年级化学下册 8.2 金属的化学性质课件1 新人教版.ppt 2018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九文言文阅读考点1断句专题练.doc 2018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二辨析蹭专题练.doc 20xx年社区卫生工作计划_1.docx 20xx年社区后备干部述职报告.docx 20xx年社区双拥工作计划_1.docx 2018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九文言文阅读考点3分析概括讲义.doc 20xx年社区妇联工作计划.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