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跟着新华社社论学写议论文.doc
6页跟着新华社社论学写议论文曹春梅2022年国庆前,新华社连发三篇社论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鼓励国民以梦想为岸、以团结作帆、以奋斗划桨,在浩荡的时代东风中,向着下一个光辉的70年启航这三篇文章给广阔师生很多议论文写作方面的启示一、感情充分诚挚,正大庄严,莫之能御三篇社论目的是激发人们的爱国之情,鼓励人们奋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那么文章就要以饱满昂扬的精神风貌带动读者,感染读者这与时下中学生正在学习的“任务驱动型〞作文不谋而合三篇文章中,雄关漫道真如铁回忆70年前的中国,根底弱,底子薄薄到什么程度?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但是不能造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人均钢铁产量只够打一把镰刀〞壮士扼腕之情溢于言表而如今之中国,在世界上制造业第一,国际贸易额第一,外汇储藏第一,高铁轨道铺设量第一……一个个比照让人扬眉吐气人间正道是沧桑更强调今日中国人要自信,要守望相助 “如果没有强大的党领导的强大国家,如果没有融为一体的中华民族,中国不知会被肢解成多少随风飘零的碎片当今中国用事实作出答复,她以一个悠久文明的自信和包容,以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实现了各民族一视同仁、一律平等。
〞长风破浪会有时展望未来——承载着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又一个70年文章引用习总书记的话:“新征程上,不管乱云飞渡、风吹浪打,我们都要紧紧依靠人民,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一步一个脚印把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一气呵成,气韵流畅,感情如水天上来,奔流成中国开展的碧波万顷三篇文章虽然论述的角度不同,列举的事例也不同,但是对人民的赞美,对祖国开展的殷切期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字里行间倾泻而出丰沛的感情有时候是潺潺的流水,急速而又活泼;有时候是平静的湖泊,蕴含事理与深情;有时候是瀑布,飞溅着晶莹的水花无论哪种形式,读者的心被激荡、被摇曳,被轻轻抚摸,对祖国的热爱和期待渐渐同作者融合在一起二、结构端正平稳,风归丽那么,不蔓不枝新华社社论代表国家,结构宜稳健不宜偏欹古怪,守正方为佳三篇文章开头多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语录,行文中用数字进行四到五个局部的分隔,增加文章的节奏感但是这种分隔并不割裂文脉如雄关漫道真如铁一文中,三、四、五局部各有一段话表达分论点虽然他们在本局部里是独立的,但是连在一起却组成了排比段:1.“雄关漫道真如铁,跨越雄关,正是因为我们有比铁还硬的精神。
〞2.“雄关漫道真如铁,跨越雄关,正是因为我们有志不改、道不变的坚决〞3.“雄关漫道真如铁,跨越雄关,正是因为我们有大公无私、坚强勇毅的领路人〞排比段就是由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者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段落排在一起构成的写作手法排比段在文中起到了增强语势的作用,形式整齐,内容上使读者一目了然再如长风破浪会有时一文中的几段1.1900年,面对老朽不堪的旧中国,梁启超写出了急迫而激昂的少年中国说:“少年智那么国智,少年富那么国富,少年强那么国强,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那么中国少年之责任也〞2.1957年,毛泽东在莫斯科向中国留学生说:“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似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3.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大学的青年学生说:“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未来是属于年青人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你们生逢其时、何其幸也〞“今天的年青人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骨干和栋梁〞前三局部,用一代又一代伟人对青年人的期待与鼓励,展现了中国未来不能被阻挡的磅礴力量孕育于朝气蓬勃、发奋有为、肩负民族未来的青年一代读来铿锵悦耳气势、力度更是随着时间的变化逐层递进。
三、内容言之有据,掷地有声,令人信服社论代表国家声音,不能出现不实之词作者用了一系列手法,总结继往开来的新时代变化手法如下:1.用具体数字增强论证说服力“短短一分钟,上海的“魔方—2〞超级计算机可完成24000万亿次浮点运算,广东生产5台民用无人机,复兴号高铁前进5833米,移动支付金额近4亿元,2370.7万元的商品进入中国……〞(雄关漫道真如铁)70年,我国7亿多人口摆脱贫困,农村贫困发生率降至1.7%;70年,我国人口文盲率从80%大幅降至4.9%;70年,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从35岁提高到77岁……(长风破浪会有时)在数字面前,是不是感到事实胜于雄辩的无可反驳?2.个例如一团火,群例如满天星雄关漫道真如铁一文中谈到科研工作者在新中国初期对祖国国防事业的奉献,举过这样几个例子第一个是“著名力学家郭永怀在飞机失事的最后时刻,为了保护装有核武器研究文件的公文包,他与警卫员紧紧抱在一起救援人员赶到时,看到两人的遗体都被烧焦,但夹在两人中间的文件依然完好无损〞第二个是“两弹〞元勋邓稼先,“隐姓埋名二十余年,屡次核试验给他的身体带来严重核辐射损害,只能在病床上接受生前最后一枚奖章〞如果说,个例是一团火,那么群例就是满天星。
改革开放是如何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智慧和勇气开拓前行,“杀出一条血路来〞的?作者给出新中国的业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开展乡镇企业,兴办深圳等经济特区,推进沿海沿边沿江对外开放,参加世界贸易组织,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母亲怀抱,三峡工程、青藏铁路、南水北调、港珠澳大桥等建设项目震撼世界,高铁、天宫、蛟龙、嫦娥、天眼、大飞机等大国重器不断涌现,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一带一路〞顶峰论坛、首届进博会成功举办……不必展开,每一項都是一颗星星,在文章中闪着说服力的光四、语言情采芬芳,典雅纯粹,素以为绚文心雕龙的情采有这样一段话:“虎豹无文,那么鞟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质待文也〞,意在强调文采的重要性许多人以为社论的语言一定是严肃的、不苟言笑的其实社论也可以像散文一样摇曳,像诗歌一样妩媚试看下面这些文段1.诗歌结尾,摇曳生姿这条路,凝结着中国共产党人最初的追求和夙愿,凝结着中国人民不懈的追寻和期盼这条路,浸染着无数英烈的鲜血和汗水,浸透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拼搏和奉献这条路,接续着五千年文明的不屈和倔强,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和希望……70年弹指一挥间,70年出发再向前,中国和中国人民正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
我们走在大路上,身后是前人寄望的目光我们走在大路上,满怀豪情朝着太阳的方向我们走在大路上,脚踏人间正道、何惧世事沧桑 (人间正道是沧桑)比诗歌还诗歌,比铿锵有力还铿锵有力,比满怀深情还满怀深情而且合辙押韵,朗朗上口,以此结尾既是对祖国的深情表白,又令人回味无穷2.借助问句,增加语言的冲击力特殊疑问句:(我们的政党)靠什么始终保持先进和锐气?靠什么团结带着人民创造美好生活?靠什么压倒一切敌人而一往无前?答:“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人间正道是沧桑)这段话变成陈述句是:我们靠着伟大的理想保持先进和锐气,团结带着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压倒一切敌人而一往无前大家看看,句式一转换是不是表达效果相去甚远了呢?反问句:“一带一路〞建设风生水起,首届中国进博会各国客商云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这,不正是李大钊所向往的“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的“青春中国〞?改革开放40年,我们建成了世界最大社会保障体系,忍饥挨饿、缺吃少穿总体上一去不复返这,不正是方志敏所渴求的“欢歌代替了悲叹,笑脸代替了哭脸,富裕代替了贫穷,健康代替了疾苦〞的“可爱的中国〞?这段话里面有两个反问,都是对当今中国建设成绩的肯定。
这,不正是……?〞读起来多么荡气回肠,扬眉吐气对于革命先烈来说,他们听到这样的不问之问,在九泉下也会含笑,为新中国骄傲!3.借助引用,增加文章的说服力和情趣引用是指写文章时,有意引用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现成的语言材料,以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引用诗句:“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天假设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引用民谚:“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打断骨头连着筋,扒了皮肉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爬到延安城〞引用古代典籍:管子提出“国富兵强〞,商鞅力行“农战强国〞,司马迁主张“上那么富国,下那么富家〞……从“车同轨、书同文〞的大一统基因,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追求,再到“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处世之道,这是一种文明传统,也是一种制度模式,还是一种国家的生存和开展状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引用领袖语录:1.列宁:“政党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被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来主持的。
〞2.习近平总书记:“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3.毛泽东:“进入21世纪的时候,中国的面目更加要大变中国将变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奉献〞引用他人评论:1.日本著名学者池田大作曾经问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如果再生为人,您愿意生在哪个国家?年迈而睿智的汤因比毫不犹豫地答复——中国2.1940年,爱国华侨陈嘉庚率团先后访问重庆和延安在重庆,国民党专门列支了8万元盛情款待,当时这些钱可以买800头牛,他感到如鲠在喉后来陈嘉庚到了延安,毛泽东请他吃饭窑洞前一张坑坑洼洼的小方桌上,摆的是毛泽东自己种的大白菜和豆角〞“中国的希望在延安〞陈嘉庚感慨3.英国著名媒体人克拉克森在做中國的公路网电视节目的现场报道一位外国人,他一边行驶一边念叨,“这令人难以置信!无论多高的山峰,还是多深的峡谷,都挡不住他们!〞4.美国著名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他的作品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中,这样写探访长征路线的经历:“1984年4月、5月和6月……在那遥远地区漫长的旅程中,我们主要乘坐吉普车、小型汽车和指挥车,行进在当年红军男女战士们完全徒步走过的地方。
只有亲身走过这段路程的人,才能以现实主义的方式描绘出长征中的战斗和艰难困苦〞这些引用对说理、表情达意都很有帮助,为观点和看法提供有力的论据,增强说服力5.运用其他多种表现手法增加文采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为表达技巧、修辞手法、写作手法等几个方面同学们熟悉的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借景抒情、借物喻人等都属于表现手法,可在平时阅读中深入体会精品文档,word文字版可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