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日传统节日.docx
2页中日传统节日 中日传统节日 由于古代中日文化的交流,日本也有着许多和中国一样的传统节日,春节、乞巧节、端午假等等,虽然过得实际日期与中国不同(日本的节日都是过阳历,中国的传统节日都是过阴历,如春节日本是阳历一月一号,中国是阴历一月一号),但是大部分的习俗还是一致的比如过春节要吃年糕,要去烧头香等等,但是在日本,也有一些在中国传统节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节日,比如我接下来要介绍的节分(せつぶん)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一天被称为节分,意味着季节的交界点,但是日本人最看重的是立春的前一天,也就是阳历二月三号,因为在古时候(还在使用阴历的时候),立春的前后会迎来元旦,节分也就相当于大晦日,需要除去邪气而在节分这一天,需要进行撒豆的仪式,这个仪式据说起源于平安时代宫内在除夕夜进行的一个叫打豆(豆うち)的驱邪仪式,在江户时代之后就在平民之间广为流传起来 撒豆仪式也有着一定的规定流程一般的撒豆意识中会有扮鬼的人和撒豆子去砸鬼的人鬼的形象基本上有着差不多的细节,都有着牛的角和鬼的皮毛,因为在十二干支中,鬼门位于牛和虎中间的位置用煎过的黄豆来撒也是有其原因的因为豆(まめ)音同魔目(まめ),煎豆子(豆を煎る)音同射魔眼(魔目を射る),而且谷物被认为寄存着灵力,而黄豆又是比较大的谷物,所以才会形成用煎过的黄豆来驱邪这样的习俗。
撒豆子之前,放在神坛之前供奉一下比较好,但如果没有神坛,就放在神圣的白纸上(因为紙(かみ)音同神(かみ),被认为是有价值的东西),放在高于视线的地,朝向需要朝南或朝东因为鬼是我们所看不到的,所以撒豆的时候没有鬼的存在也没关系打开门,拿的时候盒子放胸前,把心中的邪气也撒出去,边大声叫:“鬼怪出去!(鬼は外!)”说完之后要马上把门关上,不让赶出去的鬼再回来,在这过程中,弄出声音也是驱邪的重点然后边说:“福缘进来!(福は内!)”边朝里撒豆子,并且还要吃比自己年龄多一颗的豆子如果年龄大的人吃不了那么多的豆子也可以喝福茶 在日本,全国各地也有具有当地特色的节分仪式和活动比如说在广岛县广岛市的住吉神社,人们不是通过撒豆,而是通过烤制大量的沙丁鱼头来产生特别浓烈的气味,在传说中这样是能够用来驱鬼的;再比如说在神奈川县的箱根神社,会进行向在水上滑行的鬼撒豆的仪式,这是只有在日本水上滑行发源地的芦湖(芦ノ湖)才有的仪式 然而在中国,立春的前一天,迎春的作用远大于驱邪,“一县里派报春送春牛帖子和立春帖子,二迎句芒神并撒豆消灾,三赶春牛”从此可见,虽然说撒豆消灾这一习俗被沿袭了下来,但是在中国,人们更多的是庆祝春天的到来并且祈求新的一年有一个好的收成,更多的是迎春以及祈愿。
而且在中国,立春的前一天进行的活动是被归到立春那一天的活动里去的,换而言之,中国并没有严格意义上叫节分的这个节日所以,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之中,传统节日的习俗也是会改进、发展的 那也许就有人会提出这样的疑问,节分习俗的差异性是因为在发展过程当中产生了一个新的节日所以才会有新的习俗,是不是相同的节日其习俗就不会因为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而改变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对于除夕习俗的比较来得到更多的了解在中国,除夕的习俗有吃年夜饭、贴春联、贴窗花、贴福字、燃爆竹、祭祖、挂灯笼、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2页 共2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