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临床静脉导管维护操作专家共识.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505070538
  • 上传时间:2022-12-2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7.01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临床静脉导管维护操作专家共识随着老年患者的增多,肿瘤和慢性疾病发病率的提高,静脉治疗新理念、新 工具、新技术的推广,静脉导管等血管通路装置在临床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 的作用临床常用静脉导管主要包括外周静脉导管( peripheral venouscatheter ,PVC )、PICC、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 ,CVC )、 输液港等规范导管维护对减少并发症、延长导管使用寿命起着重要作用冲管与封管1、护理评估在使用/维护导管之前,进行认真、全面的护理评估,包括患者全身及穿刺局部状况、导管功能、治疗方案等,以保证患者导管留置期间的治疗需求及安全护理人员可依照静脉导管维护评估清单(表 2)进行评估表2静脉导管维护评估清单① 整体评估A. 评估患者身体状况: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疾病种类、严重程度、意识、 出凝血功能、自我护理能力等B. 评估患者导管情况:导管留置时间、维护间隔,穿刺局部是否存在静脉炎、 堵管、导管相关性血栓等并发症或者并发症史C. 评估患者的治疗方案:是否实施输液、输血治疗;输注药物的种类、性质、 用药剂量、用药频率、输注方式等,输血的种类、量、频率等。

      ② 局部评估A.评估导管穿刺血管局部情况:评估穿刺局部皮肤完整性,上肢有无红、肿、 热、痛等炎症表现,臂围有无变化,以判断是否存在感染、血栓、外渗 /渗出等并发症B.评估导管功能:评估导管管腔内有无血液残留;评估导管是否存在脱出、移位、打折、折断等情况;经 PVC输注药物前宜通过输入生理盐水确定导 管在静脉内;宜回抽 PICC、CVC、输液港有无回血,确定导管是否通畅2、 时机与目的① 间断输液及每次输液(输血)前及治疗结束后,应回抽并冲洗导管,以评 估导管功能,并将附着在管腔内的药液、血液冲入体内,降低堵管风险;采 用正压封管方式进行封管,以减少血液反流入管腔,降低堵管、导管相关性 血流感染等风险② 输液(输血)治疗过程中,输注黏稠、高渗、中药制剂、抗生素等对血管 刺激较大的液体后,宜进行冲管;连续输注的药液不相容时,应在2种药物输注之间进行冲管,以免产生沉淀堵塞导管3、 溶液与浓度① 应使用不含防腐剂的生理盐水进行冲封管不应使用无菌注射用水冲洗 导管② 冲管液宜使用一次性单剂量的生理盐水;特殊情况下使用袋装生理盐水 时,应保证有效消毒,并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溶液,防止交叉感染,严格 执行一人一用一弃。

      ③ 输注药物与生理盐水不相容时,应先使用 5%葡萄糖注射液冲洗,再使用 生理盐水④ 外周静脉导管:宜使用生理盐水封管,尤其是对于凝血功能异常、血液系 统疾病及肝功能异常的患者⑤ 中心静脉导管:PICC/CVC可用0 ~10 U/ml的肝素溶液封管根据输液 港导管的结构选择封管液的种类,可用 100 U/ml的肝素溶液封管4、 工具与操作① 一般选择10 ml注射器或10 ml管径的预充式导管冲洗器,一次性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可减少导管相关感染和回血率, 但不应使用其稀释药物② 应采用脉冲式冲管,即“推-停-推”方法冲洗导管③ 无损伤针针尖斜面宜与输液港港座出口方向相反,使其冲管效果最佳④ 采取正压封管方法,防止导管内血液反流5、 量与频次① 导管冲管液量应以冲净导管及附加装置腔内药物为目的,原则上应为导管及附加装置内腔容积总和的2倍以上② 封管液量应为导管及附加装置管腔容积的 1.2倍③ 暂不使用的外周静脉导管,应间隔24 h冲封管1次治疗间歇期的PICC,至少1周冲封管1次,治疗间歇期的输液港,一般 4周冲封管1次④ 双腔及多腔导管宜单手同时冲封管6、 抗菌性封管液① 当出现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时,可使用抗生素封管液,不宜常规预防使用。

      ② 联合使用抗生素可延长导管留置时间, 减少封管液更换次数③ 对长期使用中心静脉通路、多次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病史、化疗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革兰阳性菌感染等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高危患者 及采取预防措施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仍较高的患者, 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封管④ 封管期结束后应将中心血管通路装置内腔中的所有抗生素封管液抽 出,不可将抗生素冲入血管内敷料更换与导管固定1、评估① 评估患者病情、局部情况和过敏史② 评估患者自我管理导管的能力和向医护人员报告穿刺处异常的意愿③ 每日评估敷料/固定装置的完整性,患者的皮肤情况、舒适度及皮肤损伤 的潜在风险2、 更换指征/时机① 应根据敷料的种类确定敷料及固定装置更换的频率纱布敷料至少每2 d 更换1次,透明敷料至少每5~7 d更换1次若穿刺部位发生渗液、渗血 及敷料出现卷边、松动、潮湿、污染、完整性受损时应及时更换② 辅助外固定装置一人一用一更换3、 皮肤消毒① 选用浓度〉0.5%的葡萄糖酸氯己定乙醇溶液(年龄<2个月应慎用)、有 效碘浓度不低于0.5%的聚维酮碘溶液或2%的碘酊溶液和75%乙醇溶液, 以穿刺点为中心擦拭消毒皮肤,并自然待干。

      ② 对于皮肤完整性受损的患者,先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再用0.5%的聚维 酮碘溶液消毒,自然干燥③ 皮肤消毒面积应大于敷料面积4、 敷料选择① 应使用无菌纱布或无菌透明敷料覆盖穿刺点,注明敷料的使用日期或更换日期② 患者出汗较多、穿刺点出血或渗液时可用纱布覆盖,待出汗、出血和(或)渗液问题解决后再使用其他类型敷料③ 对粘胶过敏、皮肤病变及皮肤完整性受损的患者, 可选用纱布敷料,必要时可选择水胶体等治疗性敷料5、 固定方法① 导管固定应不影响观察穿刺点和输液速度,且不会造成血液循环障碍、压 力性损伤及神经压迫,并应遵循产品使用说明② 敷料或固定装置应与皮肤紧密贴合透明敷料采用以穿刺点为中心无张 力放置、塑形、抚压的方法固定③ 外周静脉导管和输液港无损伤针使用透明敷料固定;中心静脉导管使用粘胶类敷料或缝线固定,透明敷料覆盖;PICC可使用具有粘胶剂的固定装置固定,透明敷料覆盖④ 皮肤病变、过敏或禁忌使用医用胶粘剂的患者,可使用纱布敷料保护穿刺 点,管状纱网固定导管6、穿刺部位保护① 必要时可使用辅助固定装置(部位保护用具或物理固定装置)来增加导管 固定的牢固度,但不建议常规使用② 应明确辅助固定装置的使用指征,定期评估并记录,使用时应不影响观察 和输液速度,且不会造成血液循环障碍、压力性损伤及神经压迫,一旦情况 允许,尽早移除。

      ③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物理固定装置的必要性、方法和注意事项,必要时签署 知情同意书④ 应对携带静脉导管的患者做好健康教育输液接头1、种类输液接头包括无针接头、肝素帽和三通接头无针接头按内部机制可分为分隔膜接头和机械阀接头;按其功能可分为正压接头、恒压接头和负压接头另外还有新型抗菌涂层接头, 如带有纳米银涂层的无针接头2、应用① 应以螺口设计保证血管通路装置与输液接头紧密连接② 外周静脉导管末端宜使用无针接头③ 宜选择结构简单、外观透明的无针接头连接导管④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高危患者可使用新型抗菌涂层接头⑤ 加压输注液体时(3~5 ml/s ),应评估输液接头能承受的压力范围⑥ 应根据输液接头功能类型决定冲管、夹闭以及断开注射器的顺序⑦ 需要快速输液时,不宜使用无针接头,因其会降低输注速度(包括晶体溶 液及红细胞悬浮液等)⑧ 为降低感染风险,应减少三通接头的使用⑨ 可用预连接无针接头的三通接头或用带无针输液接头的多通路连接管,代替三通接头3、 消毒① 合适的消毒剂包括:75%乙醇溶液、浓度〉0.5%的葡萄糖酸氯己定乙醇 溶液、有效碘浓度不低于0.5%的聚维酮碘溶液② 每次连接前应用机械法用力擦拭消毒输液接头的横截面和外围。

      A. 无针接头应选用消毒棉片多方位用力擦拭 5~15 s并待干,消毒和待干时 间根据无针接头的设计和消毒剂的性质决定B. 抗菌性的无针接头应同样采用机械法用力擦拭③ 使用含有乙醇或异丙醇的消毒帽可以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风险,消毒帽应一次性使用4、 更换① 外周静脉留置针附加的肝素帽或无针接头宜随静脉留置针一同更换;PICC、CVC、输液港附加的肝素帽或无针接头应至少 7 d更换1次② 更换无针输液接头的频率不应过于频繁,一般 5〜7d更换1次③ 以下情况应立即更换输液接头:输液接头内有血液残留或有残留物;完整 性受损或被取下;在血管通路装置血液培养取样之前;明确被污染时④ 三通接头应与输液装置一起更换静脉导管拔除1、 拔除的时机① 临床治疗不需要使用静脉导管时,应及时拔除② 不宜仅以留置时间长短作为静脉导管拔除依据③ 中心静脉导管出现不能处理的并发症时应拔除④ 外周静脉导管出现并发症时应拔除2、 拔除人员的资质① 外周静脉导管应由具有执业资质的医护人员拔除② 中心静脉导管(包括PICC、CVC、输液港)应由接受专业培训的医护人员拔除3、 中心静脉导管拔除时的体位① 拔管时应将导管出口部位(如颈部、手臂)置于低于患者心脏水平处。

      ② 拔管时宜将患者置于头低仰卧位或仰卧位③ 拔管时指导患者屏住呼吸,在拔除导管的最后部分时进行 Val-salva操 作(深吸气后屏气,再用力做呼气动作),或在患者呼气末屏气状态下拔除4、 中心静脉导管拔除后的处置① 应用无菌敷料密闭穿刺点至少 24 h,24 h后评估穿刺点愈合情况② 应评估拔除导管的完整性,必要时与置管记录的导管长度比较③患者拔管后保持平卧30 min。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