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论十五音韵学常识二剖析.ppt
32页(通论十五通论十五) )音韵学常识音韵学常识( (二二) )剖析剖析 一一 上古韵部研究的材料和方法上古韵部研究的材料和方法 对上古韵部的研究,其材料是《诗经》入对上古韵部的研究,其材料是《诗经》入韵字,上古其他韵文入韵字和谐声系统韵字,上古其他韵文入韵字和谐声系统 (一)(一) 上古韵部研究的材料上古韵部研究的材料《楚辞》《周易》《楚辞》《周易》《老子》等《老子》等 如果两个押韵单位中有相同的两个字,那么就如果两个押韵单位中有相同的两个字,那么就可以合并在一起这样由章及篇,由篇及整部《诗可以合并在一起这样由章及篇,由篇及整部《诗经》,将《诗经》中的入韵字串联成若干个押韵单经》,将《诗经》中的入韵字串联成若干个押韵单位,得出若干个韵部位,得出若干个韵部 清代学者清代学者陈澧陈澧提出的提出的““系联法系联法””,又叫,又叫丝联绳引法丝联绳引法 具体来看,即把《诗经》各章里互相押韵的韵具体来看,即把《诗经》各章里互相押韵的韵脚字一个个串联起来,成为一个押韵单位脚字一个个串联起来,成为一个押韵单位 (二)(二) 上古韵部研究的方法上古韵部研究的方法 1.1.系联《诗经》入韵字系联《诗经》入韵字絺絺兮兮绤绤兮,凄其以兮,凄其以风风。
我思古人,实获我我思古人,实获我心心《诗经《诗经··邶风邶风··绿衣》绿衣》四章四章燕燕于飞,下上其燕燕于飞,下上其音音之子于归,远送于之子于归,远送于南南瞻望弗及,实劳我瞻望弗及,实劳我心心《诗经《诗经··邶风邶风··燕燕》三章燕燕》三章彼何人斯?其为飘彼何人斯?其为飘风风胡不自北,胡不自胡不自北,胡不自南南??胡逝我梁?胡逝我梁?祇祇搅我搅我心心《诗经《诗经··小雅小雅··何人斯》四何人斯》四章章翩彼飞翩彼飞鸮鸮,集于泮,集于泮林林食我桑食我桑黮黮,怀我好,怀我好音音憬彼淮夷,来献其憬彼淮夷,来献其琛琛元龟象齿,大赂南元龟象齿,大赂南金金《诗经《诗经··鲁颂鲁颂··泮水》八章泮水》八章结论:结论:风、心、南、音、林、琛、金风、心、南、音、林、琛、金等上古同部等上古同部 上古的韵部就是使用上古的韵部就是使用系联法系联法归纳出来的具体步归纳出来的具体步骤是先用系联法将《诗经》韵脚字归纳为若干组,有骤是先用系联法将《诗经》韵脚字归纳为若干组,有多少组就说明上古有多少韵部,然后对《楚辞》《易多少组就说明上古有多少韵部,然后对《楚辞》《易经》等其他先秦韵文进行系联,以验证《诗经》分部经》等其他先秦韵文进行系联,以验证《诗经》分部的正确性,并扩大各部的归字。
的正确性,并扩大各部的归字 《诗经》中的入韵字是有限的,故学者们又把上古《诗经》中的入韵字是有限的,故学者们又把上古其他韵文(如《楚辞》等)中的入韵字继续进行系联,其他韵文(如《楚辞》等)中的入韵字继续进行系联,从而扩大同一韵部的字数从而扩大同一韵部的字数 2.2.系联上古其他韵文入韵字系联上古其他韵文入韵字 3.3.系联谐声系统系联谐声系统 谐声,又叫谐声,又叫“形声形声”谐声字的谐声偏旁是表音的谐声字的谐声偏旁是表音的一般来说,谐声偏旁相同的,上古韵部就相同一般来说,谐声偏旁相同的,上古韵部就相同 形声字的声符又叫主谐字,以主谐字作为声符的形声字的声符又叫主谐字,以主谐字作为声符的形声字又叫被谐字,被谐字还可以作为声符构成新的形声字又叫被谐字,被谐字还可以作为声符构成新的形声字这样,以第一主谐字作为声符所构成的整个形声字这样,以第一主谐字作为声符所构成的整个谐声谱系叫做谐声谱系叫做谐声系统谐声系统 学者们把谐声字的谐声偏旁进行分析归纳,再同学者们把谐声字的谐声偏旁进行分析归纳,再同《诗经》和上古其他韵文中的入韵字进行系联,就可《诗经》和上古其他韵文中的入韵字进行系联,就可以大致归纳出上古的韵部了。
以大致归纳出上古的韵部了之之寺寺芝芝志志诗诗待待時時榯榯鰣鰣 清代的学者清代的学者段玉裁段玉裁根据谐声系统的特点,提出根据谐声系统的特点,提出了了““同谐声者必同部同谐声者必同部””的著名论断意思是说声符的著名论断意思是说声符相同的字必然属于同一韵部相同的字必然属于同一韵部 这一论断与事实基本上是相符的这一论断与事实基本上是相符的鹳鸣于鹳鸣于垤垤(dié)(dié),,妇叹于妇叹于室室洒扫穹洒扫穹窒窒,,我征聿我征聿至至《诗经《诗经··豳风豳风··东山》三章东山》三章 上古音的研究,是从韵部开始的上古音的研究,是从韵部开始的 明代古音学家明代古音学家陈第陈第在《毛诗古音考序》中说:在《毛诗古音考序》中说:““盖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盖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亦势所必至 ” 二二 上古韵部上古韵部 清代音韵学家在这种科学史观的指清代音韵学家在这种科学史观的指引下,对《诗经》用韵和其他韵文进行引下,对《诗经》用韵和其他韵文进行了系统归纳,建立了上古韵部系统。
了系统归纳,建立了上古韵部系统 古音学研究的两个派别:古音学研究的两个派别:((1 1)) 考古派:考古派: 以先秦古籍为依据,对上古史料作客观的归以先秦古籍为依据,对上古史料作客观的归纳如王念孙等人如王念孙等人 ((2 2)) 审音派:审音派: 精通等韵和今音,能运用等韵的原理,由今精通等韵和今音,能运用等韵的原理,由今音上推古音,从系统上考察古韵音上推古音,从系统上考察古韵 顾炎武顾炎武在《古音表》中将古韵分为在《古音表》中将古韵分为十十部,奠部,奠定了古韵分部的基础定了古韵分部的基础 考古派的主张:考古派的主张: 江永江永在《古韵标准》中将古韵分为在《古韵标准》中将古韵分为十三十三部 段玉裁段玉裁在《六书音均表》中将古韵分为在《六书音均表》中将古韵分为十七十七部 孔广森孔广森《诗声类》和《诗声类》和朱骏声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各《说文通训定声》各分为分为十八十八部 王念孙王念孙《毛诗群经楚辞古韵谱》和《毛诗群经楚辞古韵谱》和江有诰江有诰《音学《音学十书》各分为十书》各分为二十一二十一部。
部章炳麟章炳麟分为分为二十二二十二部早年《成均图》分为二十三部)(早年《成均图》分为二十三部)审音派主张入声韵部独立这样,韵部数目相应增加审音派主张入声韵部独立这样,韵部数目相应增加 审音派的主张:审音派的主张: 戴震戴震在《声类表》中将古韵部阴、阳、入三分,在《声类表》中将古韵部阴、阳、入三分,共分为共分为二十五二十五部 黄侃黄侃《音略》中分为《音略》中分为二十八二十八部 现代学者,除了传统的研究方法外,还利用现代语现代学者,除了传统的研究方法外,还利用现代语音学的方法和工具,注重对音值进行构拟音学的方法和工具,注重对音值进行构拟 王力王力先生在《中国音韵学》中将上先生在《中国音韵学》中将上古韵部分为古韵部分为三十三十部 《诗经》用韵中,除了同部相押之外,还有合韵的情况《诗经》用韵中,除了同部相押之外,还有合韵的情况 所谓合韵,即临近的韵互相通押所谓合韵,即临近的韵互相通押元音相同,韵尾的发音部位相同元音相同,韵尾的发音部位相同 对转主要指阴阳对转,即阴声韵和阳声韵(或入对转主要指阴阳对转,即阴声韵和阳声韵(或入对转主要指阴阳对转,即阴声韵和阳声韵(或入对转主要指阴阳对转,即阴声韵和阳声韵(或入声韵)之间的相互转换。
声韵)之间的相互转换声韵)之间的相互转换声韵)之间的相互转换1 1)) 对转:对转:兄弟不知,兄弟不知,咥咥其其笑笑矣静言思之,躬自静言思之,躬自悼悼矣 (《诗经(《诗经··卫风卫风··氓》)氓》) 例(例(1 1)) 宵韵宵韵 〔〔oo〕〕 阴声韵阴声韵笑笑悼悼 药韵药韵 〔〔okok〕〕 入声韵入声韵 例(例(2 2))自牧归荑,洵美且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贻 (《诗经(《诗经··邶风邶风··静女》)静女》)异异 职韵职韵 〔〔əkk〕〕 入声韵入声韵贻贻 之韵之韵 〔〔ə 〕〕 阴声韵阴声韵 例(例(3 3))无将大车,无将大车,祇祇自自尘尘兮无思百忧,无思百忧,祇祇自自疧疧兮 (《诗经(《诗经··小雅小雅··无将大车》)无将大车》)尘尘 真韵真韵 〔〔enen〕〕 阳声韵阳声韵疧疧 脂韵脂韵 〔〔eiei〕〕 阴声韵阴声韵((2 2)) 旁转:旁转:元音相近,韵尾相同元音相近,韵尾相同 旁转指一个阴声韵变成另一个阴声韵,一个阳声韵变旁转指一个阴声韵变成另一个阴声韵,一个阳声韵变旁转指一个阴声韵变成另一个阴声韵,一个阳声韵变旁转指一个阴声韵变成另一个阴声韵,一个阳声韵变成另一个阳声韵,一个入声韵变成另一个入声韵的情况。
成另一个阳声韵,一个入声韵变成另一个入声韵的情况成另一个阳声韵,一个入声韵变成另一个入声韵的情况成另一个阳声韵,一个入声韵变成另一个入声韵的情况 例(例(1 1))彤管有彤管有炜炜,说怿女,说怿女美美 (《诗经(《诗经··邶风邶风··静女》)静女》)炜炜 微韵微韵 〔〔əii〕〕 阴声韵阴声韵美美 脂韵脂韵 〔〔eiei〕〕 阴声韵阴声韵 例(例(2 2))彼黍离离,彼稷之彼黍离离,彼稷之穗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行迈靡靡,中心如醉醉 (《诗经(《诗经··王风王风··黍离》)黍离》)穗穗 质韵质韵 〔〔etet〕〕 入声韵入声韵醉醉 物韵物韵 〔〔ətt〕〕 入声韵入声韵 例(例(3 3))四月秀四月秀葽葽,五月鸣,五月鸣蜩蜩 (《诗经(《诗经··豳风豳风··七月》)七月》)葽葽 宵韵宵韵 〔〔oo〕〕 阴声韵阴声韵蜩蜩 幽韵幽韵 〔〔uu〕〕 阴声韵阴声韵 三三 《诗经》的用韵《诗经》的用韵 《诗经》的用韵,除了冬韵归侵外。
基《诗经》的用韵,除了冬韵归侵外基《诗经》的用韵,除了冬韵归侵外基《诗经》的用韵,除了冬韵归侵外基本上与上古本上与上古本上与上古本上与上古30303030韵部相合韵部相合韵部相合韵部相合 一般来说,同部相押韵,不同部不押韵,一般来说,同部相押韵,不同部不押韵,一般来说,同部相押韵,不同部不押韵,一般来说,同部相押韵,不同部不押韵,也有合韵现象,即临近的韵互相通押也有合韵现象,即临近的韵互相通押也有合韵现象,即临近的韵互相通押也有合韵现象,即临近的韵互相通押思考:用现代语音读古诗为什么不押韵?思考:用现代语音读古诗为什么不押韵? 把用后代的读音读古代的诗文,不押韵的韵脚把用后代的读音读古代的诗文,不押韵的韵脚临时改读为一个押韵的音,即为临时改读为一个押韵的音,即为“叶音叶音” 叶音,也作叶音,也作“协音协音”,也称,也称“叶韵叶韵”“叶句叶句”,指以,指以改读字音的错误方式,来读《诗经》《楚辞》等先改读字音的错误方式,来读《诗经》《楚辞》等先秦韵文这是由于不懂古今语音的异同所致这是由于不懂古今语音的异同所致 (一)(一) “ “叶音说叶音说””及其错误及其错误 1.“1.“叶音说叶音说””的产生:的产生:最早由朱熹提出最早由朱熹提出 清代阮元刻《十三经注疏》附《释文》说:清代阮元刻《十三经注疏》附《释文》说:“乐乐之,音洛,又音岳。
或云之,音洛,又音岳或云协韵协韵宜宜五教反五教反参差荇菜,左右参差荇菜,左右芼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窈窕淑女,钟鼓乐乐之 (《诗经(《诗经··周南周南··关雎》)关雎》)芼芼 宵韵宵韵 〔〔oo〕〕 阴声韵阴声韵乐乐 药韵药韵 〔〔okok〕〕 入声韵入声韵 “叶音说叶音说”掩盖了语音发展的真相,造成掩盖了语音发展的真相,造成了汉字语音的混乱了汉字语音的混乱 陈第陈第批判批判“叶音说叶音说”,认为,认为“时有古今,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从此,从此,叶音说基本失去了市场叶音说基本失去了市场 2.“2.“叶音说叶音说””的错误:的错误: (二)(二) 《诗经》的韵例《诗经》的韵例 1 1. 韵在句中的位置:韵在句中的位置:((1 1)) 句尾韵是最普遍的形式句尾韵是最普遍的形式氓之蚩氓之蚩蚩蚩,抱布贸,抱布贸丝丝匪来贸丝丝,来即我,来即我谋谋送子涉送子涉淇淇,至于顿,至于顿丘丘匪我愆期期,子无良,子无良媒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期《诗经(《诗经·卫风卫风·氓》)氓》)((2 2)) 若句尾是代词或语气词,韵往往在代词或若句尾是代词或语气词,韵往往在代词或语气词之前,这叫句中韵语气词之前,这叫句中韵采采 友友 之韵之韵 〔〔ə 〕〕 阴声韵阴声韵掇掇 捋捋 月韵月韵 〔〔atat〕〕 入声韵入声韵袺袺 襭襭 质韵质韵 〔〔etet〕〕 入声韵入声韵 ((1 1)一韵到底(一章一韵))一韵到底(一章一韵) ((2 2)换韵(一章数韵))换韵(一章数韵) 如《诗经如《诗经··周南周南··卷耳》 2 2. 用韵的数量:用韵的数量: 如《诗经如《诗经··豳风豳风··七月》 3 3. 押韵方式(韵脚的疏密):押韵方式(韵脚的疏密): ((1 1)句句押韵)句句押韵 相鼠有相鼠有皮皮,人而无,人而无仪仪 人而无 人而无仪仪,不死何,不死何为为!! 相鼠有 相鼠有齿齿,人而无,人而无止止。
人而无 人而无止止,不死何,不死何俟俟!! 相鼠有 相鼠有体体,人而无,人而无礼礼 人而无 人而无礼礼,胡不遄,胡不遄死死!! (《诗经(《诗经·鄘风鄘风·相鼠》)相鼠》)歌部歌部之部之部脂部脂部 ((2 2)隔句押韵)隔句押韵韵脚在偶句韵脚在偶句桃之夭夭,灼灼其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华之子于归,宜其室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实之子于归,宜其家之子于归,宜其家室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桃之夭夭,其叶蓁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之子于归,宜其家人人 《诗经《诗经·周南周南·桃夭》桃夭》 ((3 3)交韵)交韵奇句与奇句押韵,偶句与偶句押韵奇句与奇句押韵,偶句与偶句押韵结束结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