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无名氏研究考略论文.docx
10页资料来源:来自本人网络整理!祝您工作顺利!2021年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无名氏研究考略论文 佚名,亦称无名氏,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名称在汉语中,常用张三、李四、某君、某某、某甲、子虚乌有等临时用作为无名氏的名字以下是我今日要与大家共享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无名氏讨论考略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送阅读! 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无名氏讨论考略全文如下: [摘 要] 无名氏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一位传奇性作家, 是"潜在写作'的最为典型的代表无名氏讨论在现当代文学讨论中是从零开头, 随着对无名氏讨论的不断推动, 无名氏及其作品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和承受, 无名氏也徐徐进入了中国现代文学史无名氏讨论包括: 二十世纪八十年月的讨论和九十年月的讨论及二十一世纪的无名氏讨论 [关键词] 现当代文学;无名氏; 讨论; 考察 随着中国现当代文学讨论的不断深化, 很多过去因种种缘由被冷落的作家浮出水面, 且引起不少讨论者的爱好, 无名氏就是其中之一无名氏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一位传奇性作家无名氏及其代表作《无名书》在现代中国的文学史上是一个独特的现象, 因为对个体生命和人类终极命运作如此思索的人在20世纪的中国只有他一人。
无名氏是"潜在写作'的最为典型的代表, 其代表作《无名书》不仅代表了中国20世纪50至60年月潜在创作的最高成就, 而且也是自新文学运动诞生以来最独特的小说作品随着对无名氏讨论的不断推动, 无名氏及其作品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和承受, 无名氏也徐徐进入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本文就上个世纪80年月以来的无名氏讨论作一历时性考察, 试图从中找出一些思索的问题, 以引起讨论者的共同关注 一、二十世纪八十年月的无名氏讨论 由于种种历史的缘由,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十年内, 中国大陆对无名氏其人其文无人知晓,只是到了八十年月, 像沈从文、张爱玲一样, 国人知道无名氏也是先从海外开头无名氏得到了香港中国新文学史家司马长风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史讨论专家夏志清教授的高度评价随着改革开放, 港台及海外的无名氏之风渐渐传入大陆 (一) 无名氏作品的出版状况 中国大陆第一个在新时期推出无名氏作品的刊物是1980 年湖南的地方刊物《湘江文艺》,编辑部以进步作家艺术程度为目的, 在内部出版《中篇小说选》上中下三册, 上册有沈从文的《边城》与无名氏的《北极风情画》和《塔里的女人》, 供作家内部参考。
《湘江文艺》编辑部大胆印了五千册, 没想到一面世就被抢购一空,于是马上添印无名氏的短篇《一根铅丝火钩》也刊于《芙蓉》此后, 《湘江文艺》、《花城》等刊物纷纷登载无名氏作品无名氏成了"出土文物', 引起越来越多的人们的重视八十年月中期, 北京大学严家炎教授选编的《中国现代各流派小说选》第四册入选了无名氏的《逝影》、《海边的故事》、《日尔曼的愁闷》、《龙窟》等短篇, 把长篇《塔里的女人》和《野兽野兽野兽》作为存目1989年中国文联出版公司把《野兽野兽野兽》作为《中国新文艺大系》的参考丛书与读者见面这也是无名氏的《无名书初稿》(后改为《无名书》) 的第一部作品在当代与读者见面, 而该书的初版是1946年12月由上海时代出版社出版 (二) 无名氏讨论中的不同观点 第一、无名氏的作品根本被否认如: ①曾庆瑞、赵遐秋较早的介绍了无名氏的生平与创作,把无名氏概括为四十年月的新鸳鸯蝴蝶派的代表非但如此, 还抱怨"读者沉醉于无名氏的色情描写和性的挑逗里', 并声言"那历史的教训, 实在是沉重的'[ 1 ]1135明显对无名氏的作品布满了贬低成分②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王超冰等把无名氏的小说列入了"洋场小说', 把《北极风情画》和《塔里的女人》看作"哀艳的鸳鸯言情体', 并说"随着政治主见的趋于反动, 他的创作生命等于终止了'。
[ 2 ]484明显与无名氏的实际创作不符, 因为无名氏非但没有停顿创作, 而且还写出了《无名书》六卷及其他作品③黄修己把无名氏的作品在语言与描写方法上与徐訏作了比拟, 所得的结论是无名氏"作品倾向也更坏',认为"《北极风情画》、《塔里的女人》均可视为洋鸳鸯蝴蝶派的代表性的作品, 且都用不怜悯节表现男性对女性的玩弄', 并且把《无名书初稿》的前三卷概括为"整套小说表现了一种衰败感,让人觉得最为神圣的革命其实是污浊的, 最漂亮的爱情也不能长久地支持人的生活, 人生是没有盼望的'[ 3 ]612 - 613其次、确定了无名氏的作品又指出了其缺乏 与以上三种观点不同, 严家炎把徐訏、无名氏的小说都归入了后期浪漫主义作品严先生在总结后期浪漫主义的特点之后指出: "在三四十年月现实主义主潮非常盛行的时候, 后期浪漫派小说的出现, 打破了艺术上的一统天下,创始了小说创作的一种新的境界, 促进了小说领域的多样化场面的到来'[ 4 ]319严先生认为无名氏小说中的《无名书初稿》是一部"长河型的诗与哲理小说', 并且认为《海艳》这部小说可以看作是整个《无名书初稿》乃至全部无名氏作品中最好的一部。
同时, 也指出了无名氏作品的缺乏,如《无名书初稿》全书"浮词多而主观随便性大'"在情节上仍有任意驱遣主人公的缺点', 甚至"有些局部相当色情、低级', 显得"粗俗' 总的来看, 无名氏讨论在中国当代纯属从零开头, 无名氏被读者认知也是伴随着其作品的陆续出版和批判文字的渐渐深化无名氏讨论在慎重开放中实现了珍贵的打破把无名氏的讨论推向顶峰的应是九十年月及新世纪, 但没有八十年月这样的根底是不行想象的, 也是不行能的 二、二十世纪九十年月的无名氏讨论 随着90年月以来文学讨论多元化格局的进一步形成, 对现代文学史上作家作品的挖掘也更趋深广, 很多被历史忘却或忌讳提起的人和事获得了展现的时机无名氏讨论的滞后性反而促进了它的深入性, 讨论视野也更为开阔, 评价定位更为全面、务实和科学 (一) 无名氏作品出版状况 1990年9月, 明天出版社出版的孔范今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补遗书系小说卷四》入选了无名氏的《海边的故事》、《日尔曼的愁闷》、《露西亚之恋》、《红魔》、《龙窟》、《塔里的女人》; 《小说卷七》入选了无名氏的《海艳》1993年, 海天出版社出版了无名氏的超越时空的珍藏本《北极风情画》和《塔里的女人》。
1994年, 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无名氏的作品集《契阔》1995年, 花城出版社推出了无名氏的《无名书初稿》的前两卷《野兽野兽野兽》、《海艳》及青春爱情自传小说《绿色的回声》、散文集《塔里塔外女人》、随想录《淡水鱼冥想》、爱情小说《北极风情画》和《塔里的女人》1996年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出版了许道明、冯金牛选编的《深思琐语无名氏集》1998年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无名氏散文》1999年华夏出版社出版了《无名氏代表作》等, 无名氏作品获得了进一步推出 (二) 无名氏讨论传记 90年月出版了三部无名氏传记: 即李伟的《神奇的无名氏》和《爱河中沉浮的无名氏》、汪应果、赵江滨的《无名氏传奇》李伟的两部传记主要从无名氏的生平经受、爱情传奇等方面让读者对无名氏进一步全面理解汪应果等的《无名氏传奇》主要从无名氏的创作, 特殊是《无名书》进展了分析与评价后者认为无名氏的创作是极其冗杂的, 其作品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纷繁的学问信息、驳杂的文化艺术影响和深入的冲突并且认为无名氏对中国文学的奉献表如今: ①他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很有思想的作家之一, 他的作品为中华文化的进展供应了珍贵的思想财宝。
②他为中国现代文学供应了一部人类心灵探究的史诗性作品, 塑造了一个浮士德式的人物印蒂, 从而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供应了一个崭新的主体和人物形象③无名氏是我国现代派小说的创始者之一, 也是在这方面获得成就较大的作家之一 汪著对无名氏曲折坎坷的一生及爱国主义思想作了阐述和确定, 对无名氏在创作方面的艺术创新和探究作了详细分析它不仅对《无名书初稿》的前三部作了深化的讨论, 而且对后三部半(即《金色的蛇夜》续集、《死的岩层》、《开花在星云以外》和《创世纪大菩提》) 作了具体剖析, 这是目前见到的唯一的一部全面介绍和分析《无名书初稿》的无名氏学术评传, 尤其是对《无名书初稿》后三部半的分析, 填补了中国当代无名氏讨论的一个空白, 也是迄今为止的最有权威性的无名氏讨论著作该著高度评价了《无名书初稿》, 认为它是一部思想深邃、艺术创新的巨著但对无名氏的纪实文学作品及散文、杂文、诗歌等未作触及 (三) 无名氏讨论论文 90年月的讨论论文主要有: 钱理群的《〈北极风情画〉〈塔里的女人〉讨论》( 《中国现代讨论丛刊》1990年第1期) 、孔范今、潘学清的《论中国现代小说进展中的后期现代派》(《中国现代讨论丛刊》1990年第4期) 、郭德芳的《无名氏和他的〈海艳〉》(见《中国现代文学补遗书系小说卷七》明天出版社1990年9月版) 、刘玉凯的《无名氏小说的生命律动兼论中国40年月浪漫派的哲学精神》( 《湖北大学学报》1993年第4期) 、宋剑华的《生存的探究与艺术的选择论无名氏与徐訏的小说创作》( 《河北学刊》1995年第3期) 、刘光宇的《从无名氏小说的人生哲学命题看四十年月中国现代主义小说主题的新变》(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 年第4 期) 、赵凌河的《生命意识的浪漫颜色读无名氏的小说》( 《中国现代讨论丛刊》1998年第1期) 、汪应果、赵江滨的《无名氏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奉献》( 《中国现代讨论丛刊》1998 年第1 期) 、皇甫晓涛的《后期浪漫派小说漫说》( 《中国现代讨论丛刊》1998年第1期) 、廉文澄的《论无名氏的后期浪漫派小说》( 《西安训练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 、何莲芳的《复调徐訏、无名氏小说的叙事形式试论"后浪漫'小说的文体特征》( 《乌鲁木齐成人训练学院学报》1998 年第4期) 、陈思和的《试论〈无名书〉》(《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第6期) 、汪凌的《文坛的独步舞无名氏论》( 《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第6期) 、李俏梅的《极端颜色与冲突之美论无名氏小说的美学风格》( 《广东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 、黄永成的《论无名氏小说中的生命主题》( 《天中学刊》1999年第3期) 、吕周聚的《现代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合璧论无名氏的创作风格》( 《华文文学论坛》1999 年第4期) 、徐雁的《试论无名氏爱情小说的美学风格》( 《咸阳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9 年第5期) 等。
(四) 无名氏进入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从90年月到新世纪, 无名氏徐徐进入了现代文学史涉及无名氏的文学史著作主要有: 马良春等主编《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史》(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5年11月第1版) 、孔范今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 、朱金顺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7月第1版) 、黄修己著《中国现代文学进展史》(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11月第2版) 、卜召林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版) 、朱寿桐主编《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史》(江苏训练出版社1998年5月第1版) 、钱理群等人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年7 月版) 、许道明著《海派文学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年3 月版) 、凌宇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7月第2版) 、朱栋霖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 - 1997) (高等训练出版社1999 年8 月版) 、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版) 、吴宏聪、范伯群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年11 月第2 版)等。
(五) 无名氏讨论中代表性观点 ①后期现代派艺术孔范今、潘学清把徐訏、无名氏和张爱玲称为后期现代派孔范今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认为, "创作于40年月后期的《无名书初稿》布满了更强劲的生命力, 强调主体自我'的生存意义和真正价值"[ 5 ]920 '在他为生命而艺术的主见下, 生命追求与艺术追求协调全都, 形成了无名氏的现代艺术风格"[ 5 ]921郭德芳也认为《无名书初稿》大胆创新, 打破旧有的小说形式, 在现代文学进展中显现出一种全新的审美意向和出色的现代派艺术②用文学来探究生命意义的纯文学作家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三人对《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作了较大修改, 修改本把《无名书初稿》的前三卷,看作'它作为一部心史的独创性已经具备", 并声称'无名氏集通俗、先锋于一身, 两种写作前后并举, 而本质上它是一个用文学来探究生命意义的纯文学作家 "[ 6 ]520而《无名书初稿》在中国供应了情节弱化小说的唯一的长篇巨制无名氏在《北极风情画》和《塔里的女人》这两个爱情悲剧中加进生命探究的意味, 于通俗故事里显出并不通俗的主旨。
③浪漫言情与现代主义杨义认为'无名氏的文笔比徐訏更为粗豪伸展, 在徐訏展现西欧的柔情, 晃动着假设隐假设显的梅里美的倩丽的影子之时, 无名氏从抒写北国的强悍开头, 召唤着一个惨痛欲绝的灵魂, 闪动着乍明乍暗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悲戚的面容它所展现的爱情画面和心灵世界是更为阴凄、骚拢, 带有浓郁的走投无路的沉重感了"[ 7 ]501杨先生把《北极风情画》和《塔里的女人》归入了浪漫言情小说中的典型作品, 认为无名氏是继徐訏之后的又一浪漫作家, 称'《无名书初稿》是四十年月颇有重量的现代主义巨著", 确定了无名氏的创作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地位, 指出了无名氏的创作所独有的审美特点 如《无名书初稿》在肯定程度上受到了卡夫卡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影响, 文笔风格是'沉郁、凄厉而重浊的"④精神探究的优秀创作陈思和把六卷本的《无名书》与夏多勃里昂的《阿达拉》和歌德的《浮士德》作一比拟, 认为这是一部超乎寻常的奇书陈先生认为无名氏摆脱了启蒙的叙事立场, 所以他(指无名氏) 超越现实层面以后挺直进入了抽象的文化层面, 毫无顾忌地以交融东西方文化的试验作为描写对象陈先生认为中国二十世纪的文学不乏描写学问分子精神探究的优秀创作, 但主要集中在政治层面的查找,多以现实政治抱负为人生意义的终结, 但政治抱负在无名氏的精神文化构造里不过是最低层次的探究。
而《无名书》远在一般以启蒙为宗旨的探究之上, 这是一部反映现代中国学问分子精神历程的长河小说, 在中国文学史上都是别具一格的探究陈先生还从《无名书》的文体、语言、美学情致、心理分析及潜在创作的背景、缘由、特点等方面作了深化的讨论⑤海派文学的又一代表作家许道明在它的论著《海派文学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 中, 把无名氏归入海派文学, 认为无名氏与其他海派作家不同的地方, 只是无名氏追求着他的阔大, 追求着他对诗和哲理的信仰读他的小说, 仿佛面对一片汪洋, 仿佛一股浓重的烟火恣意地向我们袭来, 给读者多了些震撼力 112021年6月 Word版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