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现存八大塔林.docx
10页中华现存八大塔林中华现存八大塔林 图为河南嵩山少林寺塔林 在中国, 具有地表象征意义的各种佛塔,就其建筑风格看,多数是单 塔独立,还有各具特色的双塔、三塔和塔林其中塔林是某 一寺院中历代高僧与和尚墓塔聚集而成的较大塔群古建专 家罗哲文先生在其主编的《中国古塔》中说:“在许多历史悠 久的寺院旁边,有成群的古塔,密集如林,被称为塔林这 些古塔是这一寺院中历代高僧和尚们的墓塔,有的几座,有 的几十座,甚至多达几百座寺院的历史越久,规模越大, 塔林也越大,塔的数量也越多塔林和墓塔群的区别主要在于单体数量,一般情况下, 数量较多成片的被称为塔林,像著名的河南登封少林寺塔林、 法王寺塔林、临汝风穴寺塔林、山西五台佛光寺塔林、永济 栖岩寺塔林、山东历城神寺塔林、灵岩寺塔林等早已远近闻 名其中:少林寺塔林 、灵岩寺塔林、风穴寺塔林、青铜 峡塔林、神通寺塔林、栖岩寺塔林被一般被认为中国六大塔 林(少林寺塔林 、灵岩寺塔林、风穴寺塔林、青铜峡塔林 又被统称为中国四大塔林),另外在今河北省邢台市原有唐 代至清代的开元寺塔林上千座,在解放后仍留下一百二十多 座,论样式和规模堪于少林寺塔林媲美,可惜在文革期间毁塔林中每个塔的高低、大小和层数的多少,主要由和尚 们生前对佛学造诣的深浅、威望高低、功德大小来决定。
一 般是有地位的和尚死后,弟子们把他的骨灰或尸骨放入地宫, 上面造塔,以示功德八处塔林简介 1.少林寺塔林(232 座) 少林寺塔林位于河南省 登封县 少林寺西约 250米,为历代和尚的 墓地,占地约21000 多平方米现有 232 座塔,占地面积 l.4 万多平方米历经唐、宋、金、元、明、清不同年代,是中 国现存面积最大、数量最多、价值最高的一个古塔 建筑群 塔的层数不同,一般为一至七级,高度约在15米以下,造型 有四方形、六角形、八角形;有柱体、椎体;有直线形、抛 物线形;有瓶体、.喇叭形、楼阁式塔、密檐式塔、亭阁式塔、 喇嘛塔、幢式塔、碑式塔种类繁多,形态奇妍,这些塔是 各历史时期的代表作,是综合研究我国古代建筑、书法、雕 刻艺术的宝库少林寺塔林现存除一个唐朝的普通塔,一个 宋朝普通塔和一个年代不详的普通塔外,其祭的全部都是个 人塔2•山东长清灵岩寺塔林(167座•历代) 灵岩寺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古刹(当阳玉泉寺、南京栖霞寺和天台国清寺)之一塔林在大雄宝殿的西侧,是由灵岩寺历代住持高僧的 墓塔、墓碑组成的墓区里保存着自唐代至清代的各种墓塔 167座,墓志铭石碑 81座,其中最早的塔是唐代建造的慧 崇塔。
规模之大、数量之多仅次于河南嵩山少林寺的塔林 是中国第二塔林灵岩寺塔林位于山东省长清区方山阳灵谷 峪中的灵岩寺西这里建有唐、宋、金、元、明至清代灵岩 寺历代住持僧的墓塔167座,墓塔数量之多,延续时间之久, 类型之丰富,造型之优美,在我国塔林中是非常罕见的其 数量之多仅次于河南嵩山少林寺塔林,也是全国最大的石塔 林 墓塔建筑年代不一,其形制、特点各不相同 座有方有圆,或须弥座,或雕莲瓣,或金刚力士顶托;塔身 有圆柱体、多角长方体、钟形体等,上刻僧名和年号;顶为 长方形雕莲花瓣覆体及圆形相轮,上置宝瓶或相轮式宝尖 诸塔中惠崇塔是灵岩寺中最早建筑,建于唐天宝年间 (742--756),石砌单层方形重檐,酷似四门塔南面辟门, 砌磨精致;东西饰门,侍女凭门缝作启开状,古朴典雅,极 为生动林内还有墓志铭八十一块,其中日本僧邵元于元至 正初撰书《息庵禅师道行碑》,文词雅训,行书流畅郭沫 若题诗:“息庵碑是邵元文,求法来唐不让仁愿作典型千万 代,相师相学倍相亲 塔林中另有墓志铭古碑 81 通元代禅宗高僧息庵禅师圆寂后,部分灵骨葬于此墓塔林 其立于公元 1341 年的墓碑碑文由日本国山阴道亻且州正法 寺住持邵元禅师撰并书,邵元禅师在中国学习佛经二十余载。
碑文书法挺秀潇洒,镌工也流利传神这篇碑文是中日文化 交流和两国人民友谊的历史记录 3.青铜峡塔林(108 座) 青铜峡塔林位于宁夏青铜峡县峡口黄河西岩一个陡峭的山 坡上,背山临水, 因塔数总计为一百零八座,俗称一百零 八塔据考证,一百零八塔始建于西夏每当风和日丽,群 塔倒映在金光闪闪的湖中,景色奇特、幽雅明丽一百零八 塔坐西朝东,背山面水,山势由上而下,错落有序,塔群林 立,呈一、三、三、五、五、七、九 奇数排列 12 行,构成一个雄伟的等边三角形的大型塔群,塔群的总体布局别具 匠心,风格独特这类有规则排列的塔林,不但在中国,就 是在世界上也仅此一例民间相传,一百零八塔是穆桂英的 “点将台”,“天门阵”,其实它是佛教的纪念塔佛教认为人有 108种烦恼,为了去掉人生众多的烦恼,善男信女要戴 108 颗贯珠,念108 遍经据说,来这里游览的人们,只要拜了 塔,就可以消除烦恼,带来吉祥和好运气该塔林建筑奇异, 是我国唯一的大型白塔林单纯以塔的数量而言,是中国第 三大塔林,但它和其他的塔林有一定区别,其他的塔林多为 墓葬塔,该塔林为纪念塔所以在计算塔林规模时,有时不 计入该塔林 4.风穴寺塔林(83 座)河南临汝县城东北的风穴寺旁,有一座分上下塔林的 风穴寺塔林。
风穴寺塔林现有元、明、清各代的高僧墓塔 83 座,是我国第三大塔林(墓塔类) 5、北京潭柘寺塔林(75座)潭柘寺塔林位於北京市门头沟区东南部、太行山馀脉宝珠峰南麓的潭柘寺内潭柘寺历经了十多个朝代, 曾有难以数计的僧人在这里修行并终老于此,因此在寺院附 近留下了数量众多、形式多样的僧人墓塔流传至今,仍保 存有 75 座(一说 78 座,待考--安东老王注),是北京地 区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塔林 潭柘寺外塔林本有 四处:最初一在寺西南莲花峰山腰,唐时华严神师,五代后 唐从实禅师及七代住持恒实源谅律师葬于彼处,今已荒废; 一在平原村南,葬契丹辽国以前僧侣,今已不存;一在南辛 房村与鲁家滩村交界处,曾占地约数十亩,今已废弃;一即 潭柘寺前上下塔林,共有砖塔七十五座,此下塔林葬金元明 三代高僧住侍现在,,潭柘寺塔林仅余寺前上、下两院,上塔院2 8座 塔(一说2 7座),下塔院47座塔上塔林多为清代高僧 墓塔;下塔林则为历代高僧,包括印度高僧塔这些墓塔建 造的朝代为金、元、明、清代潭柘寺的塔林鲜为游人所知, 很少有人去过实际上,塔林距离潭柘寺很近,不妨去潭柘 寺的塔林看看 6、山东历城神通寺塔林(宋、元、明各代;存墓塔46座) 位于山东历城岱阴神通寺遗址西侧,为上层僧人墓地,又称“祖师林”,现存塔 46 座(一说 41 座), 为我国第四大塔林(墓塔类)。
其中元明时期神通寺住持清 公山主人塔是该塔林现存最早的一座墓塔,砖砌,五层六角 神通寺塔林,为全国六大塔林之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 区神通寺遗址西北方向,龙虎塔旁,又称祖师林;现存宋、 元、明各代高僧墓塔四十六座,墓碑十五通此处墓塔包括 密檐式、楼阁式、经幢式等各种样式,或精雕细琢,或粗狂 豪放,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其形制及塔身上所刻僧人之名 号、年代与事迹,为研究历代古塔和神通寺历史提供丰富素 材,可谓国内少有的古塔博物馆 其中最著名的为“阙形 双塔”据阙身上塔铭记载,一座系神通寺住持成公无为大师 墓塔,建于明世宗嘉靖五年(1526);全用石块筑成,下为 石刻束腰须弥座,上刻牡丹、葵花、菊花等花草图案;座上 立长方体塔身,覆以石刻屋檐三重,歇山式,瓦栊、斗拱、 垂脊等,全采汉阙模式,既无塔剎,又无佛教图像,独树一 格,与一般墓塔大异其趣另一阙式墓塔是元泰定二年“清惠 明德大师敬公山主”的寿塔,高约四米,三层须弥座之上是方 形塔身,神通寺著名高僧智澄撰书塔铭镌刻其上塔顶部是 仿木结构三重檐屋顶,檐下是仿木斗拱造型阙式墓塔在我 国墓塔建筑中较罕见7 •山西永济栖岩寺塔林(唐至清•二 十六座) 栖岩寺塔林位于永济市韩阳镇,,在山西永济县 城西南20公里中条山巅。
北周建德年间建寺,初名灵居寺, 隋仁寿元年(公元601 年)改今名同年,隋文帝奉送舍利 于三十州,诏令十月十五日同时起塔,此寺即其中之一 隋、 唐时寺况极盛,宋以后各代屡有修葺,于山巅、山腰、山麓 分置上中下三寺抗日战争中寺宇被毁,唯仁寿二年所立舍 利塔铭碑及二十六座砖塔尚存其中唐、五代、宋塔各一座, 元塔二座,明、清塔二十一座除宋塔外,余皆为禅师塔 8.北京昌平银山塔林银山塔林坐落在北京昌平县北部的祟山峻岭之中,距县 城 30 公里 银山的辽代塔群是我国现存辽塔最多的著名风 景区羊肠小道尽处是大片塔群,塔身高低错落,但布局规 整,结构一致,均为八角形平面,造型精美,历经沧桑,年 代久远塔群自金元以来,经明、清至今,已有600 多年历 史,是研究我国古代佛教和砖石建筑的宝贵遗产大片塔群 高者数丈,小者径尺,高低错落,布局规整,造型精美塔 群在六百年中经年累造,整座银山遍布灵塔,民间有“银山宝 塔数不尽”之说,可见昔时浮屠之胜在古代,银山曾是佛家 请经说法及文人隐居之佳地,与镇江金山寺齐名,又有南金 北银之说唐朝高僧邓隐峰曾在此山讲经说法辽代于山前 建有宝岩寺,金天会三年(公元 1125 年)该寺被改建为大延圣 寺,明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 年)重建,钦赐寺名“法华禅寺”。
下领七十二庵,为京郊名刹寺内有僧瘗骨塔七座其中,金 代密檐式砖塔五座,元代喇嘛塔两座周围山麓上也建造了 许多形制各异的僧塔现在,寺院已成遗址,但寺内七塔及 周围的部分古塔仍保存较好,1988 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景区内还保留有说法台、古佛岩、朝阳洞等古迹 附录:邢台古塔坟(林)/历代墓塔/毁于文革/邢台塔林,也称邢台塔坟,位于河北省邢台市旧城西南隅 三里的申家庄村南,是开元寺和天宁寺的僧人墓地原地点 面积(五十年代)约四十余亩,合计平方面积约 2.6 万多平 方米年代从唐到明清各代邢台塔坟,是邢台天宁寺和开 元寺两所古刹僧人敛葬遗骨的墓地所以,它开始形成的年 代,当和该二寺始建年代一样,系为唐开元年间,距今约有 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据传说,邢台塔林原有塔近千座,这 个传说的数据可能不确,现在也没有推测的必要,到五十年 代时,随着历史的变迁和人为的破坏,南北塔林还保存有各 种墓塔一百二十多座有上年纪老人说,直到五六年时,邢 台塔林的墓塔还保存着近九十多座解放以后,邢台的塔林 还保存完好,后来在文革时期,邢台的塔林也被“烬于文” 据说邢台塔林的大塔用炸药炸了三次才轰然倒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