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不合格品分类评级指南.docx
3页不合格品分类评级指南1 目的:1.1 为检验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正确判断、评价和处置不合格品提供方便和依据1.2 为准确评价工序能力和供方供货质量提供依据2. 范围:2.1 不合格程度的判断2.2 不合格品危害性的评价2.3 工序能力和工艺验证的确认2.4对供货质量的评价3. 术语:3.1产品质量特性:产品与要求有关的固有特性3.2 不合格:单位产品的任何一个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要求3.3 不合格品:有一个或一个以上不合格的单位产品4. 质量特性的分类:质量特性分为以下三类极重要质量特 性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会 直接影响产品安全性或产品 整体功能丧失的质量特性产品的材质、内部裂纹、完工后的 表面裂纹,以及超过允许范围的内 部缺陷定为极重要质量特性重要质量特性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将 造成产品部分功能丧失的质 量特性产品公差在0.10以卜的高精度的 配合尺寸和配合表面质量定为重 要质量特性—般质量特性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暂 不影响产品功能,但可能会 引起产品功能的逐渐丧失产品低精度的配合尺寸、自由尺 寸、非配合和非加工表面质量定为 —般质量特性5. 质量特性不符合的程度分级:5.1 设计时尽可能将质量特性转化为有指标的特性。
5.2 质量特性不符合的程度分为以下三级:极严重不符合以公差形式标注的质量特性 值,超过公差值的50%以数值形式标注的质量特性值,超 过数值的10%严重不符合以公差形式标注的质量特性 值,超过公差值的20〜50%以数值形式标注的质量特性值,超 过数值的5〜10%轻微不符合以公差形式标注的质量特性 值,不超过公差值的20%以数值形式标注的质量特性值,不 超过数值的5%5.3对于不能转化为有指标的质量特性,由检验工程师根据实际情况决定产品质量特性的级别6. 不合格的分类:6.1A 类不合格:指单位产品的极重要质量特性不合格或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极严 重不符合规定6.2B类不合格:指单位产品的重要质量特性不合格或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严重不 符合规定6.3C类不合格:指单位产品的一般质量特性不合格或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轻微不 符合规定7. 不合格品的分级:7.1 A级不合格品: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A类不合格,可能还有B类不合格和(或)C 类不合格的单位产品7.2B级不合格品: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B类不合格,可能还有C类不合格,但 没有 A 类不合格的单位产品7.3C级不合格品: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C类不合格,但没有A类和B类不合格 的单位产品。
8. 不合格品率 F:8.1全检的产品不合格品率为不合格品数除以产品全检数;抽检的产品不合格品率为检验发现的不合格品数除以产品抽检数8.2 不合格品率的计算:不合格品数检验数9. 不合格品的加权系数和不合格指数 K:9.1 在评价供方产品质量或对工序能力和工艺确认时,为了正确公平的作出评 价,必须根据不合格品的类别和严重程度,确定出加权系数对不合格品率 进行数据处理从而引出不合格指数作为评价产品质量的量化单位按月统计 计算供方的不合格指数及各车间、各工序的不合格指数9.2 A级不合格品的加权系数为6, B级不合格品的加权系数为3, C级不合格品的加权系数为 1 9.3不合格指数计算公式: K=F * 6A+BBCC *100式中:F为不合格品率,A为A级不合格品数,B为B级不合格品数,C为 C 级不合格品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