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国际法的基本原则PPT课件.ppt
21页第二章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一、国际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特征一、国际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特征•是适用于国际法一切效力领域并构成整个国际是适用于国际法一切效力领域并构成整个国际法基础的原则其特征是:各国公认;具有普法基础的原则其特征是:各国公认;具有普遍意义;构成国际法基础;具有强行法性质;遍意义;构成国际法基础;具有强行法性质;具有合理性和进步性具有合理性和进步性•二、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发展和沿革二、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发展和沿革•1、、17、、18世纪资产阶级早期革命时期(主权世纪资产阶级早期革命时期(主权原则、平等原则和不干涉原则)原则、平等原则和不干涉原则)•2、一战和十月革命后的时期(互不侵犯、和、一战和十月革命后的时期(互不侵犯、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民族自决等)平解决国际争端、民族自决等)•3、二战后(宪章规定、二战后(宪章规定7项、国际法原则宣言规项、国际法原则宣言规定定7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第一节第一节 国际法基本原则概说国际法基本原则概说第二节 国际法基本原则•一、互相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一、互相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主权:国家最重要的属性主权:国家最重要的属性• 固有的权利,非外界所赋予固有的权利,非外界所赋予• 对内领土最高权(管辖权)及对外独立权、自卫权对内领土最高权(管辖权)及对外独立权、自卫权• 主权不能绝对化,国际社会中主权是相对的。
主权不能绝对化,国际社会中主权是相对的•中心思想:各国主权平等:各国在法律上平等;每一中心思想:各国主权平等:各国在法律上平等;每一国享有充分主权所固有的权利;国家的人格、领土完国享有充分主权所固有的权利;国家的人格、领土完整与政治独立受到尊重;各国在国际秩序中应善意履整与政治独立受到尊重;各国在国际秩序中应善意履行其国际义务与责任;还包括国际组织中的席位发言行其国际义务与责任;还包括国际组织中的席位发言权投票权平等权投票权平等•领土与主权的关系领土与主权的关系•二、互不侵犯二、互不侵犯•1、前一原则直接引申出来,是前一原则的重要保证、前一原则直接引申出来,是前一原则的重要保证•2、互不侵犯的内容:各国有义务不首先使用武力;有、互不侵犯的内容:各国有义务不首先使用武力;有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有义务避免侵略战争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有义务避免侵略战争的宣传;有义务不侵犯他国国界和侵入他国领土;对的宣传;有义务不侵犯他国国界和侵入他国领土;对侵略战争负有国际责任;不得以国家领土作为军事占侵略战争负有国际责任;不得以国家领土作为军事占领对象;不得采取任何强制行动剥夺被压迫民族行使领对象;不得采取任何强制行动剥夺被压迫民族行使民族自决权。
民族自决权•3、要求:互不侵犯首先必须禁止以武力相威胁或使用、要求:互不侵犯首先必须禁止以武力相威胁或使用武力;其次必须和平解决国家间争端武力;其次必须和平解决国家间争端•4、同时,互不侵犯也确定了侵略行为是违反国际强行、同时,互不侵犯也确定了侵略行为是违反国际强行法的行为法的行为•5、侵略的定义、侵略的定义•三、互不干涉内政三、互不干涉内政•干涉是侵犯他国主权行为,因此不干涉从近代国际法干涉是侵犯他国主权行为,因此不干涉从近代国际法形成伊始就被各国所公认形成伊始就被各国所公认•干涉的含义:是指一国或几国为实现自己的意图,使干涉的含义:是指一国或几国为实现自己的意图,使用政治、经济、甚至军事的手段,以直接或间接的、用政治、经济、甚至军事的手段,以直接或间接的、公开或隐蔽的方式干预另一国的内外事务,使被干预公开或隐蔽的方式干预另一国的内外事务,使被干预国按照干预国的意图行使,以改变被干预国所执行的国按照干预国的意图行使,以改变被干预国所执行的某种方针、政策或存在的情势某种方针、政策或存在的情势 •干涉的形式:有采用武力的干涉,也有采取其他形式干涉的形式:有采用武力的干涉,也有采取其他形式的干涉。
非法使用武力并不是干涉的唯一方式,干涉的干涉非法使用武力并不是干涉的唯一方式,干涉可采取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各种手段可采取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各种手段 •人道主义干涉人道主义干涉•人道主义干涉对国家主权原则、不干涉原则以人道主义干涉对国家主权原则、不干涉原则以及不使用武力原则提出了挑战及不使用武力原则提出了挑战•实践中人道主义干涉的种类:实践中人道主义干涉的种类:•保护本国国民的干涉保护本国国民的干涉•保护非本国国民的干涉:保护非本国国民的干涉:19711971年印度干涉巴基年印度干涉巴基斯坦斯坦•20世纪,开始出现联合国授权的人道主义干涉世纪,开始出现联合国授权的人道主义干涉 对南联盟的干涉对南联盟的干涉•但是,所谓但是,所谓“人道主义干涉人道主义干涉”已经出现了滥用的趋已经出现了滥用的趋势:科索沃战争势:科索沃战争•从本质上讲,人道主义干涉在国际法上并没有强从本质上讲,人道主义干涉在国际法上并没有强有力的依据有力的依据•(一)人道主义干涉在现存条约法和国际习惯法(一)人道主义干涉在现存条约法和国际习惯法体系内没有任何法律依据体系内没有任何法律依据•(二)人道主义干涉是对国家主权原则的背离(二)人道主义干涉是对国家主权原则的背离 •(三)人道主义干涉是对民族自决权原则的歪曲(三)人道主义干涉是对民族自决权原则的歪曲 •当前的人道主义干涉的特点:当前的人道主义干涉的特点:•一、在干涉形式上,已从原来的单独的干涉逐步发展一、在干涉形式上,已从原来的单独的干涉逐步发展为集体的干涉;为集体的干涉;•二、在干涉的内容上,已从原来的单纯保护自己国民二、在干涉的内容上,已从原来的单纯保护自己国民的干涉发展成为具有广泛保护人权的干涉;三、动用的干涉发展成为具有广泛保护人权的干涉;三、动用联合国机制进行干涉的实例越来越多。
四、联合国机制进行干涉的实例越来越多四、“使用一切使用一切必要手段必要手段”已成为安理会决议中授权使用武力的代名词已成为安理会决议中授权使用武力的代名词 更重要的是,安理会通过决议授权的方式,已给一些更重要的是,安理会通过决议授权的方式,已给一些人道主义干涉披上了合法的外衣人道主义干涉披上了合法的外衣•印度印度1971年年12月对巴基斯坦的干涉是月对巴基斯坦的干涉是《《联合国宪章联合国宪章》》诞生后第一次国际上承认的保护非国民的人道主义干诞生后第一次国际上承认的保护非国民的人道主义干涉 当时,巴基斯坦由两部分组成,即东巴基斯坦和 当时,巴基斯坦由两部分组成,即东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两地在语言、文化历史、地理和经济发西巴基斯坦两地在语言、文化历史、地理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存在极大差异展等方面存在极大差异1971年年3月巴基斯坦军队在东月巴基斯坦军队在东巴基斯坦进行了镇压,其中近巴基斯坦进行了镇压,其中近100万人被杀,近千万东万人被杀,近千万东巴难民被迫逃离,他们穿过巴基斯坦边界逃到印度巴难民被迫逃离,他们穿过巴基斯坦边界逃到印度同年同年12月,印度进行干涉,两国之间进行了两周的武月,印度进行干涉,两国之间进行了两周的武装冲突,最后以印度的胜利、东巴基斯坦宣布独立并装冲突,最后以印度的胜利、东巴基斯坦宣布独立并建立孟加拉国而告结束。
孟加拉国成立后,立即得到建立孟加拉国而告结束孟加拉国成立后,立即得到了印度的承认,后来得到许多国家的承认了印度的承认,后来得到许多国家的承认 • 印度为自己行为辩解的两个理由是:第一,在巴基斯印度为自己行为辩解的两个理由是:第一,在巴基斯坦人涌入印度领土后,印度可以主张自卫;第二,印坦人涌入印度领土后,印度可以主张自卫;第二,印度对巴基斯坦的人权形势及对印度的冲击给予有意义度对巴基斯坦的人权形势及对印度的冲击给予有意义的关注在安理会的发言中,印度代表称,的关注在安理会的发言中,印度代表称,“我们不会我们不会是任何压迫东巴人民的决议的当事国,不管它带来的是任何压迫东巴人民的决议的当事国,不管它带来的前提如何只要留给我们一些文明行为的希望,我们前提如何只要留给我们一些文明行为的希望,我们就要保护他们就要保护他们 在此次冲突爆发后,联合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在此次冲突爆发后,联合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冲突爆发的第二天,安理会即举行了三天的紧急会议冲突爆发的第二天,安理会即举行了三天的紧急会议美国等国要求印巴两国立即停火撤军的提案连续两次美国等国要求印巴两国立即停火撤军的提案连续两次遭到苏联的否决;而苏联要求政治解决东巴基斯坦问遭到苏联的否决;而苏联要求政治解决东巴基斯坦问题和要求巴基斯坦停止暴力行动的提案仅得到题和要求巴基斯坦停止暴力行动的提案仅得到2票赞成,票赞成,也未获通过。
后来,联合国也未通过指责印度或批准也未获通过后来,联合国也未通过指责印度或批准印度行为的提案,更没有确定印度的行为是否违反了印度行为的提案,更没有确定印度的行为是否违反了宪章 •内政内政:没有明确规定,政治经济体制等:没有明确规定,政治经济体制等“在本质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之事件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之事件”•国际关心事项国际关心事项 ::是由联合国提出,并得到各国是由联合国提出,并得到各国普遍承认的国际法概念普遍承认的国际法概念虽属一国国内管辖虽属一国国内管辖权内的事项,但根据条约该事项成为国际法的权内的事项,但根据条约该事项成为国际法的限制对象而国家对此负有法律义务时,不言而限制对象而国家对此负有法律义务时,不言而喻,该事项便成为该国不能自由决定的问题喻,该事项便成为该国不能自由决定的问题 ——日本日本《《国际法辞典国际法辞典》》 •四、平等互利四、平等互利•平等平等:法律上的平等,权利平等而非实质平等法律上的平等,权利平等而非实质平等•互利互利:不能损害对方利益满足自己要求,更不:不能损害对方利益满足自己要求,更不能牺牲他国利益和欺诈、强迫他国更不能有能牺牲他国利益和欺诈、强迫他国。
更不能有所谓的所谓的“片面最惠片面最惠”•五、和平共处五、和平共处•列宁的外交政策列宁的外交政策•作为单项国际法基本原则,是由中国首次提出作为单项国际法基本原则,是由中国首次提出的:各国不应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而的:各国不应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而互相攻讦和敌视,试图尝试颠覆和消灭对方;互相攻讦和敌视,试图尝试颠覆和消灭对方;各国应在和平的环境和条件下友好往来,善意各国应在和平的环境和条件下友好往来,善意合作,发展相互关系;各国应以和平方式解决合作,发展相互关系;各国应以和平方式解决相互间争端相互间争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国际法基本原则•五项原则是现代国际法基本原则的重要内容,五项原则是现代国际法基本原则的重要内容,是对国际法基本原则的精确总结和概括,在国是对国际法基本原则的精确总结和概括,在国际法基本原则中处于核心和支柱地位;际法基本原则中处于核心和支柱地位;•与与《《联合国宪章联合国宪章》》等有关国际法文件中所载的等有关国际法文件中所载的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内容一致,与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内容一致,与《《宪章宪章》》的宗的宗旨一致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与国家主权平等原则相呼应 互不侵犯也暗含了禁止以武力相威胁 互不干涉与不干涉内政相呼应 平等互利包含了各国家主权平等以及国际合作的思想 和平共处强调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这五个方面准确的概括了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并且彼次相联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科学的反映了现代国际法基本原则的体系;科学的反映了现代国际法基本原则的体系;准确概括国际关系的本质特征,准确概括国际关系的本质特征,“共共” “互互” 和平共处与平等互利原则的提出,更加衬托了各和平共处与平等互利原则的提出,更加衬托了各国主权平等的中心思想特别是平等互利,不同国主权平等的中心思想特别是平等互利,不同于其他基本原则的政治法律思想,强调了国与国于其他基本原则的政治法律思想,强调了国与国之间的平等经济关系之间的平等经济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对国际法基本原则的新发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对国际法基本原则的新发展 1 1 把五项重要的国际法原则放在一起,形成一个有系统把五项重要的国际法原则放在一起,形成一个有系统和连接在一起的整体,以奠定国际法的基础;和连接在一起的整体,以奠定国际法的基础; 2 2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一种提法,既强调了尊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一种提法,既强调了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又突出了相互的概念,从而表明主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又突出了相互的概念,从而表明主权不是绝对的,而是属于相对的原则权不是绝对的,而是属于相对的原则 3 3 把平等和互利联系在一起,使有法律平等和经济平把平等和互利联系在一起,使有法律平等和经济平等相结合的效果,从而平等是实质的,而不单纯是形式等相结合的效果,从而平等是实质的,而不单纯是形式的。
的•4 4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生命力,是动态的理论体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生命力,是动态的理论体系 它对经济平等和发展的强调使得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可以它对经济平等和发展的强调使得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可以一直符合世界格局和平和发展的主题一直符合世界格局和平和发展的主题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六、民族自决六、民族自决•《《宪章宪章》》,,1952年年12月月6日,联大通过了关于人民与民日,联大通过了关于人民与民族自决权的决议,建议会员国族自决权的决议,建议会员国“支持所有人民和民族的支持所有人民和民族的自决的原则自决的原则”•1960年年《《给与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宣言给与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宣言》》•1966《《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盟约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盟约》》和和《《公民及公民及政治权利国际盟约政治权利国际盟约》》:所有民族均享有自决权,根据:所有民族均享有自决权,根据此种权利,自由决定其政治地位并自由从事其经济、此种权利,自由决定其政治地位并自由从事其经济、社会与文化之发展社会与文化之发展•1970《《关于各国依关于各国依〈〈联合国宪章联合国宪章〉〉建立友好关系及合建立友好关系及合作之国际法原则之宣言作之国际法原则之宣言》》。
•1974《《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七、反对霸权七、反对霸权•霸权主义触动的是国际法的基石霸权主义触动的是国际法的基石——主权主权•布什时期美国国家安全新战略:美国布什时期美国国家安全新战略:美国战略目标战略目标是是要制止任何希望在实力上要制止任何希望在实力上“等同或超过等同或超过”美国的其美国的其他国家扩大军事力量他国家扩大军事力量战略目的战略目的不仅是要阻止不仅是要阻止“可可能的对手能的对手”出现,而且还要制止美国在冷战知的盟出现,而且还要制止美国在冷战知的盟友(欧盟和日本等)成为大国为了确保在地缘友(欧盟和日本等)成为大国为了确保在地缘政治方面的霸主地位,可先发制人政治方面的霸主地位,可先发制人•从历史上看,面对想称霸的国家往往就会促使别从历史上看,面对想称霸的国家往往就会促使别国形成反霸联盟国形成反霸联盟•八、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专章)八、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专章)•1、形成;、形成;2、内容和意义、内容和意义•九、忠实履行国际条约义务(专章)九、忠实履行国际条约义务(专章)•1、形成;、形成;2、内容、内容•十、合作原则十、合作原则•1、形成;、形成;2、内容、内容典型案例典型案例——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独立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独立•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分别是格鲁吉亚的自治共和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分别是格鲁吉亚的自治共和国和自治州,与俄罗斯接壤。
阿布哈兹和南奥塞国和自治州,与俄罗斯接壤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在苏联解体后宣布独立,并一直与格鲁吉亚中梯在苏联解体后宣布独立,并一直与格鲁吉亚中央政府处于对抗状态,但都与俄罗斯保持密切关央政府处于对抗状态,但都与俄罗斯保持密切关系•20008年8月1日以来,格鲁吉亚与南奥塞梯双方年8月1日以来,格鲁吉亚与南奥塞梯双方交火事件不断,该地区局势趋于紧张8日凌晨,交火事件不断,该地区局势趋于紧张8日凌晨,格鲁吉亚军队进入南奥塞梯控制区,并对南奥塞格鲁吉亚军队进入南奥塞梯控制区,并对南奥塞梯首府茨欣瓦利市进行炮击,使冲突地区局势骤梯首府茨欣瓦利市进行炮击,使冲突地区局势骤然恶化当天,俄第58集团军部分部队开进南然恶化当天,俄第58集团军部分部队开进南奥塞梯,增援驻扎在冲突地区的俄维和部队奥塞梯,增援驻扎在冲突地区的俄维和部队 •俄罗斯总统德米特里俄罗斯总统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梅德韦杰夫26日签署命令,日签署命令,承认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对此,美、英、承认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对此,美、英、法、德等主要西方国家迅速做出反应,对俄罗斯法、德等主要西方国家迅速做出反应,对俄罗斯的举动表示的举动表示“谴责谴责”或或“遗憾遗憾”。
美国国务卿赖美国国务卿赖斯说:斯说:“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是国际法承认的格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是国际法承认的格鲁吉亚的领土,未来也将是鲁吉亚的领土,未来也将是德国总理默克尔德国总理默克尔则对俄罗斯承认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的独立进行则对俄罗斯承认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的独立进行谴责,称俄这一举动是谴责,称俄这一举动是“不可接受的不可接受的”的、的、“违违法国际法法国际法”的英国也表示拒绝承认这两个地区的英国也表示拒绝承认这两个地区的独立,并且重申支持格鲁吉亚的领土完整法的独立,并且重申支持格鲁吉亚的领土完整法国外交部也表示,俄罗斯做出了国外交部也表示,俄罗斯做出了“令人遗憾的决令人遗憾的决定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