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统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0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教学设计.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gu****iu
  • 文档编号:202881625
  • 上传时间:2021-10-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51.5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外历史纲要(下)》教学设计课 题第八单元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课标要求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教学目标1.学习亚非拉地区争取民族独立与民主权利的斗争,构建清楚的时间线索与空间线索时空观念)2.研读史料,分析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原因史料实证)3.了解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与挑战,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家国情怀)重点难点重点:1.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概况 2.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与挑战难点:世界殖民体系瓦解原因与意义教学过程【教学导入】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与20世纪上半叶以前亚非拉地区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与民主权利的斗争[设计意图]:课堂导入所起的作用是引发学生的兴趣、快速进入正题其中,本课导入既有图片史料,又涉及历史时空线索,达到温故知新、快速进入新课学习的效果学习新课】 一. 聚焦: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方法:探究史料与史实梳理思考:研读三则史料,思考二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兴起的原因材料一:二战后的德国 二战后的英国二战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英国损失1500亿美元,德国损失3000亿美元,日本损失1000亿美元。

      材料二:1945年6月通过的《联合国宪章》强调“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强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材料三:战后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特别是中国革命的胜利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斗争;二战使亚非拉的民主力量不断增长,各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各殖民地纷纷独立,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升华点拨]1.二战给世界带来深重灾难,打击了殖民主义的统治,削弱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力量2.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宣传,推动民族民主运动的新发展3.社会主义国家力量的发展;殖民地半殖民地长期坚持不懈的斗争;亚非拉人民的力量壮大与民族意识的觉醒一)亚洲1.印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人民在国大党领袖甘地、尼赫鲁和穆斯林联盟领袖真纳等人的领导下,积极争取独立,士兵和工农斗争风起云涌在印度人民反抗斗争的压力下,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成为两独立的自治领20世纪50年代,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成为共和国[升华点拨]:认识印巴分治《印度独立法案》,即“蒙巴顿方案”中规定,印度分为信仰印度教为主的印度国家和信仰伊斯兰教为主的巴基斯坦国家。

      分治反映了英国想要继续控制这一地区的企图,也是造成南亚次大陆局势不安定的重要原因克什米尔问题为日后印巴长期冲突埋下伏笔印、巴独立标志着英国对印度长达277年的侵略和近200年殖民统治的终结,加速了英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2.其他国家:印度独立前后,印度尼西亚、老挝、菲律宾、缅甸、锡兰、柬埔寨、马来亚、新加坡等也纷纷独立帝国主义在亚洲的殖民体系瓦解图示:二战后亚洲独立的国家(二)非洲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非洲大陆掀起民族独立风暴国家(地区)时间事件埃及1952年埃及中下层军官发动武装起义,废黜国王,成立埃及共和国1956年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英军撤离运河区阿尔及利亚1954年阿尔及利亚成立民族解放阵线,领导民族解放军与法国殖民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法国付出了沉重的人力、物力代价,导致国内反战运动高涨,政局不稳,戴高乐政府不得不调整对阿尔及利亚的殖民政策1962年阿尔及利亚独立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诸国1960年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20世纪60年代末非洲的独立国家已达41个[补充阅读] 南非的黑人民权运动1961年,南非联邦脱离英联邦,改名为南非共和国。

      它经济发达,却长期对占人口超过70%的黑人和其他有色人种实行种族隔离政策南非人民在非洲人国民大会领导下,与种族主义进行了长期抗争1992年,黑人获得公民权1994年,南非举行第一次各种族参加的全民大选纳尔逊曼德拉当选为第一位黑人总统,宣告了新南非的诞生[升华点拨]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特点:1.起步晚,发展迅速 2.没有出现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独立运动 3.非洲国家取得独立的斗争方式多种多样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意义:1.非洲人民获得解放,改变了非洲的面貌2.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瓦解 3.新兴的非洲独立国家在国际舞台上日益发挥重 要作用图示:二战后独立的非洲国家(三)拉丁美洲 [易错提醒]:南美的解放者是玻利瓦尔和圣马丁二战以后,亚非国家争取独立是为了摆脱殖民统治拉美国家是为了摆脱美国的经济或政治控制,不是摆脱殖民统治1.古巴:1959年,以卡斯特罗为首的古巴革命力量进行武装斗争,推翻了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1961年,卡斯特罗宣布古巴是社会主义国家2.巴拿马:巴拿马人民也不断开展斗争,1977年,巴拿马从美国手中收回运河区的海关、邮政、司法等主权;1999年底,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补充阅读] 2016年4月,卡斯特罗在古巴共产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会上,发表《我终将离去,但理想不朽》的演说:“我即将年满90岁我从未想过会有这一天,这不是努力的成果,而是一种幸运每个人都会有大限来临的一天,不过古巴共产主义的思想将永远留存我们必须告诉拉丁美洲和全世界的兄弟们,古巴人民必将取得胜利2016年11月25日,享年90岁的卡斯特罗去世 习近平在唁电中指出,菲德尔卡斯特罗同志是古巴共产党和古巴社会主义事业的缔造者,是古巴人民的伟大领袖二. 关注: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与挑战[概念释义]发展中国家,又称第三世界,是指原来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取得独立后,建立的拥有完整主权的新兴民族国家方法突破:合作探究 形成知识结构与体系(一)成就1.亚洲:20世纪60—80年代,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国家抓住西方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利用本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吸引外国资本,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成为新型工业化国家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海湾产油国出现了“石油繁荣”和经济起飞2.非洲:非洲国家独立后,经济一度发展较快1960—1975年,非洲农工业生产总值大约增长了一倍。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发展陷入困境经过调整,20世纪90年代中期经济又开始增长3.拉丁美洲:拉丁美洲各国大力发展民族工业,积极促进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国家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大多数拉美国家属于中等收入国家2019年部分国家实际GDP增长速度(二)挑战1.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亚洲一些国家过分依赖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差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曾使它们受到巨大打击,促使它们重新调整经济结构,健全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监管拉丁美洲过于依赖出口贸易和外资,欠下巨额外债,影响了发展经过改革,20世纪90年代的拉美经济出现繁荣势头非洲是发展最不平衡的地区,到21世纪初,近一半的非洲人口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非洲国家已经成立了各种经济合作组织,共同谋求发展2.面临的挑战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发达国家操纵国际市场,压低农产品和原料价格,抬高工业品价格,损害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边界和民族等矛盾,造成一些地区冲突和政局动荡发展中国家自身也存在政策失误、人口过快增长、社会两极分化、贪污腐败等问题小 结随着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的不断加深,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不仅是发展中国家自身的问题,更是关系到发达国家的发展和世界共同发展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问题。

      如果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长期不发展,贫困问题不解决,世界的发展与繁荣就只能是一句空话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各国人民应该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世界的共同繁荣拓展阅读资料世界殖民体系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是资本主义扩张的结果资本主义具有开放和扩张的本性,它要求以全世界为活动舞台15世纪末16世纪初资本主义向外扩张,向海外殖民工业革命使世界联系更加密切,东方从属于西方资本主义向外扩张,在世界各地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必然导致各地联系加强19世纪70年代后,进入垄断阶段,帝国主义不仅要求进一步扩大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而且要求把过剩的资本输往海外,从而推动了瓜分世界的高潮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过程如下:1.在亚洲,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由于帝国主义在亚洲激烈地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使亚洲各国殖民地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19世纪末列强把亚洲分割完毕,中国没有逃脱这场噩运2.在非洲,15—16世纪起,欧洲殖民者相继侵入非洲,此后几百年间给非洲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灾难从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晚期,欧洲冒险家到非洲内地探险达到200次这些探险为帝国主义最后瓜分非洲铺平了道路1885年2月帝国主义召开分赃会议,签署柏林会议《总议定书》,标志着瓜分非洲高潮的到来,到19世纪晚期,帝国主义几乎使整个非洲被瓜分完毕。

      3.在拉丁美洲独立后,英、美、法、德等资本主义列强纷纷采取经济、政治和军事手段,对拉美各国进行渗透并展开争夺拉美的角逐,以英美最为激烈1823年美国提出“门罗宣言”;1889年又建立“美洲共和国联盟”;1898年美西战争揭开美国向拉美全面扩张的序幕随后,美国交替推行“大棒政策”和“金元外交”的政策,加紧侵略和控制拉美地区印巴分治印度和巴基斯坦原来是一个国家,位于亚洲南部,与中国、缅甸、阿富汗、伊朗等国相邻,长期为英国殖民地,1947年分治,分别成立印度共和国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英国虽然在二战中取得胜利,然而其国力在战争中严重受损,失去了其大国的地位加之非殖民化运动的兴起,英国最大的殖民地英属印度的解体已经不可避免 然而在当时的印度,多数派印度教徒和少数派伊斯兰教徒之间的对立日益激化,强烈主张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的分离甘地强烈反对这些分离思想,提倡实现统一印度印度国民大会党也出于政教分离和世俗主义的立场而对因宗教的分离表示谨慎,印度共产党和印度民族主义者虽然也有各自的反应,但都未能阻止分裂的大势巴基斯坦在1947年8月14日宣布独立,印度则在1947年8月15日宣布独立真纳成为巴基斯坦总督,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则成为新生独立印度的总理。

      然而,实现独立的过程,以及独立后两国的历史都并不平坦许多宗教移民在来到印度或巴基斯坦之后都面临融入当地社会的困难不同宗教教徒之间的冲突和种族清洗仍有发生印度的印度教徒及锡克教徒难民,以及逃往巴基斯坦的伊斯兰教徒难民大多集中在德里、孟买、加尔各答、卡拉奇、拉合尔、达卡等两国的大都市在这些大都市因此产生了巨大的贫民窟,两国产生了巨大的都市贫困阶级,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印度尼西亚独立15世纪,葡萄牙、西班牙和英国先后侵入1596年荷兰侵入,1602年成立具有政府职权的“东印度公司”,1799年底改设殖民政府1942年日本占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