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营口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结题鉴定书.doc

21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11346224
  • 上传时间:2017-10-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52MB
  • / 2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营 口 市 教 育 科 学 规 划 课 题结 题 申 请·鉴 定 书课 题 类 别  一般课题      课 题 名 称  初中“学困生”转化方法研究 课 题 主 持 人 关 锡 伟   所 在 单 位  大石桥市旗口镇第二中学 填 表 日 期  2012 年 11 月 15 日 营口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2012 年 11 月2一、基本情况成果主件(研究报告)《初中“学困生” 转化方法研究 》研究报告提交鉴定材料成果附件( 论 文 、 专著 )《浅谈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的探讨》《初中语文学习中的后进生及其转化工作》鉴定方式 会议式 会议式 现场式主持人姓名 关锡伟 课题完成时间 2012 年 11 月原计划完成时间2012 年 4月工作单位及通讯地址 邮编 115113联系: 18904176975 固定:5077903电子信箱 Guanxiwei0817@课题组主要成员名单(限填 15 人)序号 姓 名 工作单位 职务和职称 承担任务1 关锡伟 大石桥旗口镇二中 中高、教师 主持研究2 陈 娜 大石桥旗口镇二中 中二、教师 数学学困生研究3 汤 莹 大石桥旗口镇二中 中二、教师 查阅文献资料4 曹 竹 大石桥旗口镇二中 中二、教师 英语学困生研究5 周丽静 大石桥旗口镇二中 中高、教师 英语学困生研究6 金利朝 大石桥旗口镇二中 中高、教师 语文学困生研究7 张 莹 大石桥旗口镇二中 中高、教师 数学学困生研究8 周艳霞 大石桥旗口镇二中 中高、教师 语文学困生研究9 杨 华 大石桥旗口镇二中 中高、校长 负责理论指导10 李宝纯 大石桥旗口镇二中 中高、副校长 负责撰写报告11 闵 丹 大石桥旗口镇二中 中一、教师 英语学困生研究12 杨 崇 大石桥旗口镇二中 中二、教师 搜集整理案例论文313 赵苗苗 大石桥旗口镇二中 中一、教师 英语学困生研究二、工作报告(不超过 2000 字)本课题的研究共分为四个阶段:即一是实验的准备阶段(2010 年 9 月—2011 年3 月);二是实验的实施阶段(2011 年 4 月—2012 年 3 月);三是实验深化研究阶段(2012 年 4 月—2012 年 8 月);四是实验的总结阶段(2012 年 9 月—2013 年 2月)。

      目前课题的研究工作已经结束,具体总结如下一、开题部分1、设计实验方案我校一向重视教育科研工作,由杨华校长首先帮助选题立项,组建课题组,确定项目主持人,由主持人设计实验方案,然后课题组全体成员共同研讨,论证确定的方案包括:课题的名称、课题的提出、实验原则、实验假说、实验目标、实验的研究设计等若干方面的内容此方案设计科学规范,内容具体,可操作性强校领导大力支持实验教师参加各级培训、参观学习同时还提供足够的经费保障,以促进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课题主持人:关锡伟课题名称:《初中“学困生”转化方法研究》本课题组共有 13 人组成,中学高级教师七人,中级教师六人,均为本科学历成员中多数是年轻教师有几位中年教师,他们都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以及广博的知识面,工作责任心强,热情高,勤奋好学,能吃苦乐于奉献,工作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均具备课题研究的能力2、开题会我们于 2011 年 2 月召开了开题会会议大体完成了如下内容:宣读立项批准书,公布实验组成员,宣读实验方案,论证了课题的理论依据和基本现状最后形成开题论证报告,并确定课题实施的起始时间这次开题会准备充分,课题论证深入,任务明确,具有较强的实效性。

      3、工作计划计划包括指导思想、工作目标、活动安排等内容计划中的目标明确、方法具体、时间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得当、切实可行4、培训工作首先,凡是上一级科研部门组织培训,我校均能积极参加,并能做到认真学习,会后及时传达落实 5、组织分工本课题组是在学校统一领导下开展课题研究工作,组织健全、分工明确 6、实验前测在确定实验对象时,我们坚持随机取样的原则,对实验班和对比班进行同质性测验,结果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二、过程部分(一)计划总结为了达到课题实施进程中有章可循,在每个阶段开始之前都要根据课题总的设计方案制定出详细的可操作性强的阶段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实施一个阶段完成之后,为了便于总结经验,查找不足,要作出相应的阶段总结二)研究活动4在课题进入实施阶段之后,我们做了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正确了解认识学困生我们认为,转化学困生,要对症下药要了解他们的心理特征1)智力因素学困生智力没有缺陷,只是学习成绩低下,尤其思维、数理能力显得更差一些,但他们在观察、操作、无意义图形记忆能力上与优、中等生比没什么差别2)非智力因素学困生生活目标和学历目标较低,缺乏内在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失败经历多,很少有成就感,学习上缺乏兴趣和钻研精神。

      (3)学习方式与习惯学困生大多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不会主动预习、复习,很少使用工具书,掌握知识不是靠理解,而是靠死记硬背,考前现突击;学习习惯不佳,时间无规律,不能很好地安排自己的学习与生活2、正确对待学困生看问题要一分为二,学困生学业上存在不足,有困惑,但要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更要用发展的眼光寻找他们才能上的生长点3、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注重因材施教1)注重学习情境的设计和调整 (2)适当降低对学困生的学习要求 (3)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准备状态4、加强学困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1)把握和尊重学困生的“自我” (2)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5、调查走访多做一些家访工作,加强沟通、交流便于家、校获得更多的信息,以便达到共同教育转化的目的三)阶段成果对于本课题的实验研究,不仅使实验班的学困生得到不同程度的转化,其他学生在各方面也相对有所提高更值得一提的是,使承担实验任务的教师在业务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上得到了锻炼和发展实验教师曹竹所撰写的论文《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的探讨》于 2012 年荣获国家级论文三等奖,指导教师周丽静 2011 年被评为市级先进班主任;指导教师闵丹组织的主题班会《让民族团结之花永远绽放》大石桥市一等奖,陈娜所撰写的论文《初中数学解题错误成因分析及对策》于 2012 年荣获省级论文二等奖 。

      陈娜老师所撰写的《浅谈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一文,汤莹老师所撰写的《初中语文学习中的后进生及其转化工作》及曹竹老师所撰写的《浅析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的现状与对策》在 2012 年营口市首届科研课题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均获得三等奖经过两年的实践研究,我们觉得对学困生的转化已初见成效在师生、家庭的相互合作下,通过实际检测,实验班,对比班进行比较,发现有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为实验班的学额巩固率、成绩及格率、品德合格率突出地高于对比班级我们很欣慰,就在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那就是,教师要把本职工作当成义不容辞的责任,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耐心诚恳地帮助每一名学生,尊重、信任每一名学生……简化成公式如下:爱心+责任心+使命感=转化“学困生”的成功5三、研究报告《初中“学困生”转化方法研究》课题于 2010 年 10 月经被营口市科学研究课题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立项为营口市科研课题从立项至今,经过二年左右的实践研究与探索,我们深深感到这个课题非常符合我校实际情况随着学困生问题研究活动的深入开展,学困生被转化的比例逐渐加大,给我们的教学与管理都带来了好处:学生的整体成绩稳中有升,《初中“学困生”转化方法研究》课题研究为我校教学成绩提高的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及理论意义6有学校存在,有教育存在,学生的发展就会存在差距,特别是在应试教育还有一定市场的情况下,因为各种原因产生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已经成为教育的老大难问题可以说,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学习,并促进他们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领域健康地发展已经成为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更是每一位任课教师所做的重要工作既然学困生是一种客观存在,我们就没有必要去回避,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学校和班级出几个学困生,不足为奇,但对学生家长来说,把教好学生的希望寄托在学校,学校就有责任把每一个学生教好一)课题研究的背景1、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情感,但随着学生年级的变化,学科知识的要求、能力不断提高,在班级中出现了一部分对学习态度消极、兴趣淡薄,缺乏信心的“ 学困生” 要改变这一现状,就有必要对这些“ 学困生” 特点、成因、转化策略研究2、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我校是一所农村乡镇中学,学生素质相对较低,学困生数量较多要提高我校的办学质量,必须研究学困现象,采取有效措施改变现状要有效的解决这些“学困生”在学习上的困难,就必须对“ 学困生”学习困难认知特点及教学对策进行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农村中学学困生问题是长期困扰和影响农村中学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农村中学学校稳定和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由于受到社会、家庭、学生自身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农村中学学困生比例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因此,研究农村中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及其转化的策略,既是贯彻国家大力发展教育形势的需要,又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同时也是实现学校“以人为本,和谐发展” 的办学理念和“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为学生就业服务、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 的办学思想的需要 目前在农村,学困生的比例已超过三分之一由此可见,农村学困生教育问题已经是摆在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面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应该引起社会及学校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学生厌学情绪比较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学困生较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有一部分家长到外地打工,留守孩子多,在我校有71/5 以上;2、目前农村离婚率也比较高,加之其他因素导致单亲家庭的孩子也比较多;3、有一批学生迷恋上了游戏室、网吧,这使他们对学习也失去了兴趣;4、由于农村家长在教育子女问题上缺少方法,大多数也不懂得教育心理学,在对孩子教育过程中,忽略了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导致他们的子女从小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5、由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也有少数智商不健全的孩子升入了中学,他们学习起来也很吃力;6、学生早熟,早恋现象;7、还有一些其它方面的因素,导致了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

      实施本课题的研究,将找出教育学困生的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学习兴趣,改善学习方法,对改变我校的风气,提高农村中学的教育质量,大力推动农村教育发展,输送符合市场需求的具有一定劳动技能的合格人才都有着重要现实意义开展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通过理论探讨和调查研究,分析农村中学学困生的特征及产生原因,以现代教育理论及现代教育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展开对学困生教育方法的研究,并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通过对农村中学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研究,探索农村中学发展的思路,有效推动农村教育的新途径,为解决农村中学学习困难生教育问题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本课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其理论意义是:为揭示学困生身心发展特点及教育规律,构建科学的教育理论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实践意义:1、能够促进广大教育工作者适应教育需要,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掌握有效的教育方法,为提高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化水平提供平台2、探索一条适应农村中学学困生的教育途径,为全面提高农村中学学生的素质提供理论指导3、构建良好的教育环境,为农村教育事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4、为学校优质教育提供最有效的途径,实现实践性突破 5、为农村中学学困生的转化提供成功经验,实现前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四川省成都市2025年中考数学真题试卷附同步解析.docx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师一学校2024_2025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卷.docx 四川省成都市2025年中考数学真题试卷含同步解析.ppt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54讲物质制备的综合实验探究考点1无机物的制备实验探究.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4讲烃化石燃料考点1脂肪烃的结构与性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八章第40讲反应过程中微粒浓度变化及图像分析考点1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关系及分析.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1讲铁及其氧化物氢氧化物.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6讲醇酚和醛酮.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55讲化学综合实验探究考点1物质含量或组成的测定.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点突破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2讲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考点1电解质及其电离.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4讲烃化石燃料考点2芳香烃的结构与性质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52讲离子的检验物质的鉴别与推断考点1常见离子的检验.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八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36讲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考点1电离平衡及影响因素.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28讲反应热的测定及计算考点2盖斯定律及应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2讲铁盐和亚铁盐含铁物质的转化.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3讲考点1碳原子的成键特点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空间结构.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7讲羧酸及其衍生物.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点突破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8讲硫酸含硫物质之间的转化考点1硫酸硫酸根离子的检验.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4讲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规律.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7讲羧酸及其衍生物考点1羧酸酯的结构与性质.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