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金华市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五).doc
11页九年级语文模拟试卷(五)注意:1.本卷总分 120 分,含书写 4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共四大题,23 小题2.答案请写在答卷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一、语文知识积累及运用 (21 分)1.细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7 分)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 ▲ ,数学使人 ▲ ,逻辑和修辞使人 ▲ 书籍向你描绘了大自然的千姿百态、奇幻异彩; 书籍向你描绘了社会的 纷芸繁复、 变幻莫测;书籍向你勾勒出人情冷暖,众生脸谱书使你从无知变得聪明,从幼稚走向成熟,使你的内心从贫瘠变得丰富,从枯 zào( ▲ )走向宁静 读一本好书,如同聆听一个长者的教诲,受益匪浅; 读一本好书,▲ 在书中,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每个人都能有所得、有所收 获、有所感悟当你读到瑰丽的上古神 话、 优美的先秦散文、juàn(▲ )永的唐诗、飘逸的宋词、灵秀的元曲以及杰出的明清小说时,你的身心不 为之舒展,你的心情不为之愉悦吗?当你看到杨柳依依,遥望一川烟雨,观赏 大漠孤烟,远眺黄河落日,你不为之心旷神怡,浮想 联翩吗?读书可以使你放下俗务,一洗胸襟,可以怡情怡性,远离纷扰试想当冰天雪地之时,品一杯香茗,读一本好书,寄情于山水,相忘于江湖, 这是何等快事,何等惬( ▲ )意之极!因此,当你百无聊赖或心情郁闷之时,最好的事莫 过于静下心来, 读 一本好书,仔细品味读书之乐。
读书,使你的内心从无垠的荒漠走向希望的绿洲;读书,使你从寂寞和空虚走向丰富和充实;读书,使你从无聊和烦闷走向宁静和平和记住,开卷有益,读书有乐!(1)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给加点字注音3 分) (2)请选出依次填入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项 ( ▲ ) (2 分)A.周密 明智 善辩 B. 明智 周密 善辩C. 周密 善辩 明智 D. 善辩 明智 周密 (3)仿照横线句子,接着写一句话 (2 分)2.根据语境,填写古诗文名句 (5 分)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构成绝美的生存境界历代文人墨客吟咏不绝 “巴东三峡巫峡长, ①▲ ”(郦道元 《三峡》 )写高猿长啸,哀转久绝; “几处早莺争暖树, ②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写早春风光,旖旎无限; “ ③ ▲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写暮春景色,感慨良多;“ ④▲ ,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 )写夏日风情,欣喜满怀;“黄梅时节家家雨, ⑤▲ ”(赵师秀《约客》 )写雨季韵致,生机盎然。
当我们学会用心灵去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时,我们发现了一个多彩的世界3.文段中说“不同的文学作品读来会有不同的感受” ,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说说你对作品中人物的感受 (3 分)阅读名著常为书中的人物所感动:阅读《西游记》 ,常为孙悟空的勇敢、正义、富有反抗精神所感动;阅读《 》 ,常为 所感动4.综合性实践活动 (6 分)有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称的金华,物华天宝为充分开发及宣扬我市的文化品味,让人们进一步感受八婺大地的民俗风情,请你围绕“审视民间文化”这一主题参与以下活动1) 【展示民俗乡风】八婺大地,浓郁的乡土风情孕育了绚丽多姿的民俗活动请搜集整理金华民俗资料,仿照下边的例子,写出你所了解的一个风俗特征 (选做其一)(2 分)例:道情——抑扬顿挫唱新闻①婺剧 —— ▲ ② 斗牛 —— ▲ (2)【审视民间文化】①读图文,写出探究结果2 分)材料一:表演者胸抱竹制渔鼓手持竹制简板,用金华方言说唱的金华道情,现无专业表演团体和研究机构,民间职业艺人甚少,老艺人相继过世,曲种濒临人亡曲亡状态。
材料二:民间文艺发展,传承人是关键如果失去传承人和传承,这些遗产只有一个归宿,就是一动不动地躺在博物馆里,并永远沉默着 ——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材料三:现在学艺的还不如捡破烂的挣得多,年轻人大都出去打工赚钱了,没有人愿意学学艺是很艰苦的过程,不是三两天就能学成的,学成之后也没有市场——艺人白日华探究结果: ▲ ②看现状,提写合理建议至少两点)(2 分)▲ 二、现代文阅读(26 分)请认真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 7-16题一)画鸟的猎人(15 分)艾青一个人想学打猎,找到一个打 猎的人,拜他做老 师,他向那打猎的人说:“人必须有一技之长,在许多职业里面,我所选中的是打猎,我很想持枪到树林里去,打到那我想打的鸟 于是打猎的人检查了那个徒弟的枪,枪是一枝好枪,徒弟也是一个有决心的徒弟,就告 诉他各种鸟的性格,和有关瞄准与射 击的一些知识,并且嘱咐他必须寻找各种鸟去练习。
那个人听了猎人的话,以为只要知道如何打猎就已经能打猎了,于是他持枪到树林但当他一进入树林,走到那里,还没有举起枪, 鸟就飞走了 于是他又来找猎人,他说:“ 鸟是机灵的,我没有看见它们,它们先看见我,等我一举起枪,鸟早已飞走了 猎人说:“你是想打那不会飞的鸟么?” 他说:“说实在的,在我想打 鸟的时候,要是鸟能不飞该多好呀!” 猎人说:“你回去,找一 张硬 纸,在上面画一只鸟,把硬纸挂在树上,朝那鸟打,你一定会成功 那个人回家,照猎人所说的做了,试验着打了几枪,却没有一枪能打中他只好再去找 猎人,他说:“我照你 说的做了,但我还是打不中画中的鸟 ”猎人问他是什么原因,他说:“可能是鸟画得太小,也可能是距离太 远 ” 那猎人沉思了一阵向他说:“对你的决心,我很感动,你回去,把一张大一些的纸挂在树上,朝那纸打——这一次你一定会成功的 那人很担忧地问:“还是那个距离么?” 猎人说:“由你自己去决定 那人又问:“那纸上还是画着鸟么?” 猎人说:“不 ” 那人苦笑了,说:“ 那不是打 纸么?” 猎人很严肃地告诉他说:“我的意思是,你先朝着 纸只管打,打完了,就在有孔的地方画上鸟,打了几个孔,就画几只鸟——这对你来说,是最有把握的了。
5.文中的“那个人”是怎样练习打猎的?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 分)6.选文两次提到徒弟是个“有决心”的人,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3 分)7.师徒俩对话时的神情很耐人寻味,请你分别摘录下来并说说这样写的用意 (4 分)8.选文的结局类似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的结尾,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全文如灰蛇走线,尽设伏笔请你从文中找出与文末划线句相呼应的句子 (3 分)9.这则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发?(3 分)(二)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 10-13题 (11 分)流感病毒“劫持”人体细胞①流感病毒有甲、乙、丙 3 型,造成大流行的多数是甲型,其原因是甲型流感病毒容易变异,这种变异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病毒本身的基因突 变 造成的,基因突变的积累会产生新型的病毒株第二种是两种亚型的流感病毒同时感染单 个细胞,造成病毒基因的重新 组合,导致新的病毒株产生最新流行的墨西哥流感病毒,同时具有禽流感、猪流感、人流感的部分基因特征,极有可能是两株以上流感病毒感染机体后融合产生的新病毒株②那么病毒是怎么进入人的身体之中的呢?③病毒首 选从呼吸道 进入,通过上皮附着在人体健康细胞的表面,然后进入细胞中组建自己的房子,占据了一个细胞后,再向周边的细胞进攻。
不论是普通感冒病毒还是流感病毒,它们攻击人体的程序都是类似的——寻找适合它们生存的寄生体——细胞,在细胞里生长繁殖当病毒“ 劫持”了一个人体细胞后,会再 继续向周围的细胞扩张“阵地”不同的是,普通感冒病毒一般比较稳定,流感病毒容易 变异产生新的病毒株,从而容易发生大规模流行④如果把流感病毒放大,我们就会像看科幻电影那样,体验到流感病毒“劫持” 人体细胞的惊险过程病毒的外层是一 层脂质包膜,包裹着病毒的 遗传 物质插在膜上的小棍,仔 细看有两种:数目较多、看上去像柱子的是一种叫血凝素(简称 HA)的蛋白质,数目 较少、看上去像蘑菇的是另一种叫神经氨酸酶(简称 NA)的蛋白质⑤它们 暴露在病毒外面,人体免疫系统就是通过它们来辨 识:侵入人体的这种流感病毒,过去是否遇到过如果是老相 识,就会立即 产生相应的抗体来攻 击它换句话说,对人体免疫系统而言,血凝素和神经氨酸 酶就是抗原,可以 产生攻击 它们的抗体流感病毒的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各有不同的类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分类,血凝素 H 为 1—15 种,神经氨酸酶 N,分为 1—9 种病毒学家 给它们编上不同的编号,并根据这些编号给流感病毒分类。
比如禽流感是 H5N1 亚型,这次是甲型 H1N1,那两个数字就分 别表示其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的类型⑥由于流感病毒是在机体内繁殖,它可感染全身所有器官,因而病毒可以存在于人及飞禽走兽的各种排出物中,如尿液、粪便,也可以在呼吸道分泌物中排出由于病毒颗粒非常小,可粘附在各种漂浮物中造成空气传播⑦当人 们通过 空气吸入病毒,病毒首先侵犯呼吸道,出现呼吸道症状,如流涕、打喷嚏等病毒侵入呼吸道粘膜上皮后,自身大量繁殖,经过一定的潜伏期,病毒就开始大举进攻了选自《文汇报》2009 年 5月)10.本文的标题“流感病毒‘劫持’人体细胞” ,拟得好,请你对此略作赏析 (2 分)11.第①段中加点词“极有可能”能否删去,为什么?(3 分)12.仔细观察下面甲型 H1N1流感病毒的图片,用打比方或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介绍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形体特征 (3 分) 13.阅读下列三则材料,结合选文,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3 分)材料一:当全球多国爆发甲型 H1N1流感疫情之时,回首历史上可以看到,我们必须承认和正视人类的生存和正常生活正在受到来自大自然的挑战和警告,大到气候、环境、生态,小到我们的日常卫生习惯,都可能是疫病流行的诱因。
材料二:地球平均气温的上升,不仅直接危害人体的健康,也使许多古典传染病“复活” ,并在纬度上分别向南北方向推进,挪威、加拿大出现疟疾就是明显的例证需要注意的是,类似的威胁对每一个国家都存在,只是表现不同而已材料三:环境问题成了制造现代瘟疫的头号“凶手” 城市供水系统的“腐朽”是秘鲁霍乱的重要原因,任何城市,供水系统都包括两个部分:供水系统的不堪重负会加深地下水的污染程度,也会“迫使”居民滥用地下水,而更严重的问题就是水源本身的高度污染,这种污染来自人类活动三、古诗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三则古诗文,完成 14—21题(一) 望洞庭① 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②, 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③里一青螺④[注释] ①洞庭:湖名,在湖南省 ②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③白银盘:形容洞庭湖④青螺:一种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妇女用以画眉 这里是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14.诗句中“镜未磨”描绘了洞庭湖什么特点?(2 分)15.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2 分) (二)曹刿论战(9 分)十年春,齐师伐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