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教案】《土力》教案.pdf

9页
  • 卖家[上传人]:学****
  • 文档编号:196786375
  • 上传时间:2021-09-22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533.42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土力学教案 课 次:第十五次 主要内容:地基剪切破坏模式;临塑荷载;临界荷载 重点内容 : 临塑荷载;临界荷载 教学方法:精讲启示式与规律推理式 作 业: P238:第 1 题 第九章 地基承载力 9.1 概述 一,定义 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土单位面积上承担荷载的才能; 地基承担建筑物荷载作用后,一方面引起地基土体变形,造成建筑物沉降或不均 匀沉降,如沉降过大,就会导致建筑物严峻下沉,倾斜或挠曲,上部结构开裂;另一 方面,引起地基内土体的剪应力增加,当某一点的剪应力达到土的抗剪强度时,这一 点的土就处于极限平稳状态;如土体中某一区域内各点都达到极限平稳状态,就形成 极限平稳区(或称为塑性区) ,假如荷载连续增大,地基内塑性区的范畴随之不断增 大,局部的塑性区进展成为连续滑动面,这时,基础下一部分土体将沿滑动面产生整 体滑动,称为地基失去稳固(或丢失承载才能) 沉降,倾斜,甚至倒塌; ;坐落在其上的建筑物将会发生急剧 在地基基础设计中,为保证在荷载作用下地基土不致产生强度(剪切)破坏,必 须使基底压力不超过规定的地基承载力, 沉降差,以满意建筑物正常的使用要求; 同时也要使建筑物不会产生不答应的沉降和 确定地基承载力是工程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之一, 也是土力学讨论的 主要内容;我国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地基承载力的特点值,可以采纳载荷试 验或其它原位试验,理论公式运算并结合工程实践等方法综合确定; 二,地基剪切破坏模式 1. 整体剪切破坏 整体剪切破坏的特点是: 当荷载较小时,基底压力 p 与沉降 s 基本上成直线关系, 如图 8-2 中 A 曲线的 oa 段,属于线性变形阶段;当荷载增加到某一数值时,在基础 边缘处的土开头发生剪切破坏,随着荷载的增加,剪切破坏区(或称塑性变形区)逐 渐扩大,这时压力与沉降之间成曲线关系,如图 8-2 中 A 曲线的 ab 段,属弹塑性变 形阶段;假如基础上的荷载连续增加,剪切破坏区不断扩大,最终在地基中形成一连 续的滑动面,基础急剧下沉或向一侧倾倒,同时基础四周的地面隆起,地基发生整体 剪切破坏,如图 8-1a)所示; 常发生于密砂及硬粘土等坚实地基中; 第 1 页,共 9 页 图 8-1 地基的破坏模式 a) 整体剪切破坏; b) 局部剪切破坏; c)冲剪破坏 图 8-2 不同类型的 p s曲2. 局部剪切破坏 剪切破坏也从基础边缘开头,但滑动面不进展到地面,而是限制在地基内部某一 区域,基础四周地面微微隆起,但不如整体剪切破坏时明显,如图 8-1b)所示;压力 与沉降关系曲线从一开头就出现非线性关系,如图 常发生于中等密实砂土中; 3冲剪破坏 8-2 曲线 B; 冲剪破坏一般发生于基础刚度很大,地基土非常脆弱的情形;在荷载作用下,由 于基础下脆弱土的压缩变形使基础连续下沉,如荷载连续增加到某一数值时,基础可 能向下“切入”土中,基础侧面邻近的土体因垂直剪切而破坏,如图 8-1c)所示;冲 剪破坏时,地基中没有显现明显的连续滑动面,基础四周的地面不隆起,基础没有很 第 2 页,共 9 页 大的倾斜,压力与沉降关系曲线与局部剪切破坏的情形类似,曲线不显现明显的转折 现象,如图 8-2 曲线 C; 常发生于松砂及软土中; 临塑荷载和临界荷载 一,荷载 -沉降关系曲线 p s在现场进行载荷试验,可以得到基底压力 p 与沉降 s 之间的关系曲线(即 线),如下图所示; p s 曲线 图 8-3 上图为一种典型的 p s 关系曲线, 曲线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线性变形阶段, 塑性 变形阶段和破坏阶段; 1. 线性变形阶段 相应于 p s曲线中的 oa 段;此时荷载 p 与沉降 s 基本上成直线关系,地基中任 意点的剪应力均小于土的抗剪强度,土体处于弹性平稳状态;地基的变形主要是由于 土的孔隙体积减小而产生的压密变形; 2. 塑性变形阶段 相应于 p s曲线中的 ab 段;此时,荷载 p 与沉降 s 不再成直线关系,沉降随荷 载增大而急骤增加,在这一阶段内,地基土中局部范畴内(第一在地基边缘处)的剪 应力达到了土的抗剪强度,土体发生剪切破坏,这些区域称为塑性区;随着荷载的增 加,土中塑性区的范畴也逐步扩大,由基础边缘开头逐步向纵深进展; 3. 破坏阶段 相应于 p s曲线中的 bc 段;随着荷载的连续增加,剪切破坏区不断扩大,最终 在地基中形成一个连续的滑动面;此时基础急剧下沉,四周的地面隆起,地基发生整 体剪切坡坏; 第 3 页,共 9 页 相应于地基变形的三个阶段,地基有两个界限荷载,一个是相应于从线性变形阶 段过渡到塑性变形阶段的界限荷载, 称为地基的 临塑荷载 ,一般记为 pcr ,是对应 p s 曲线 a 点的荷载;一个是相应于从塑性变形阶段过渡到破坏阶段的界限荷载,称为 极 限荷载 ,记为 pu ,即对应 p s曲线 b 点的荷载; 二,地基的临塑荷载 1定义 是指地基中刚要显现塑性区(剪切破坏区)的荷载,相应于 P- S 曲线的第一阶段 (线性变形阶段) 与其次阶段 (塑性变形阶段) 之分界点 a 点对应的荷载, 可将 pcr 作 为地基容许承载力; 2运算公式 pcr Nq m d Nc c 3 式中: ; 基底标高以上土的加权重度, kN/m m d 基础埋深 ,m; 基底下土的内聚力, C kpa ; 基底下土的内摩擦角,弧度; Nq , Nc 承载力系数;可查 P221表 8-1 ,其运算公式为: cot cot 2 Nq ; Nc cot cot 2 2 推导如下 : ( 1)均布条形荷载下地基中的应力 第 4 页,共 9 页 设有一条形基础,传到基底上的基底压力为 p,基础埋深为 d,埋深 d 范畴内土 层平均重度为 m , 地基持力层的重度为 ,土的抗剪强度指标为 c, ; 在未修建建筑物及基础之前,地基中的 M 点存在自重应力,其值为: 竖向自重应力 md z cz 水平自重应力 k0 m d z cx cy 式中: k0 为侧压力系数; 当土处于极限平稳状态(塑性状态时) , 0.5 , k0 ,就有: 1 2 1 cz cx cz cx 2 cxz = d z m 2 2 3 上式中 1 和 3 是未修建建筑物及基础之前的自重应力,当修建建筑物及基础以 p0 p 0 d 在 后,在地基中要引起附加应力,由基底平均附加压力 M 点产生的附加 应力为: p p d 1 0 m = sin sin 3 将自重应力与附加应叠加,可得地基中 M 点的应力状态为: 第 5 页,共 9 页 p m d 1 = m d z sin 3 式中: p 基底平均压力; 埋深范畴内土的平均重度; m d 基础的埋深; 持力层土的重度; 任意点 M 的视角; 主应力 1 作用在 的角平分线上; ( 2)塑性区边界方程 当 M 点处于极限平稳状态时,就必定满意极限平稳条件;土的极限平稳条件可写 成: 1 3 1 3 sin 2 2 将前式代入上式可得: p m d sin p m d d z sin m p m d sin p0 m d r sin z c. cot d sin m p m d p0 m d sin sin sin sin 1 Z . m d p m d m d c tan 上式即为塑性区边界方程, 凡是坐标 Z 与 满意上述方程式的点, 都处于极限平 c 衡状态;假如基础的埋深 d,基底压力 p 以及土的重度 ,内聚力 和内摩擦角 均 已知,就可依据上式绘出塑性区的边界线,如下图所示; 第 6 页,共 9 页 (3)临塑荷载 pcr 的运算公式 当基础埋深 d 及土的指标 z 随 p, 而变化,当荷载 p 肯定 m , , c, 均肯定时, 时,塑性区深度只与 有关;当 为某一值时,存在最大深度 Zmax ,该值可用求极限 的方法得到; dz d p d d md p m d sin sin c tan m d cos sin 1 dZ d 0 ,就得: 令 , 即: cos sin 2 代入塑性区边界方程可得: p d c tan d m m Z cot max . 2 上式说明:塑性区的最大深度随 P 值的增加而加大, 在掌握塑性区的开展深度时, 依据上式可求得相应的地基塑性荷载,即: zmax cot c. cot m d p m d 2 临塑荷载是指地基中刚要显现塑性区的荷载,即: 0 , 就有: Zmax 第 7 页,共 9 页 cot cot 2 pcr c md cot cot 2 2 cot cot 2 令 Nc ; Nq 称为承载力系数,可查 P221 表 8- ; cot cot 2 2 就 pcr Nc c Nq md 三,地基的临界荷载 工程实践证明,即使地基中存在塑性区,但只要塑性区的开展范畴不超过某一 限度,仍不至于影响建筑物的安全和使用;因此,假如用 pcr 作为地基的承载力,无疑 是偏于保守和不经济的;但地基中塑性区到底答应进展到多大范畴,这和建筑物的重 要性,荷载的性质及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等因素有关; 1中心垂直荷载作用下 一般认为, 在中心垂直荷载作用下, 塑性区的最大深度 zmax 可以掌握在基础宽度 1 4 的 1/4,相应的荷载用 p1 表示;因此,在前式中,令 4 b 得出 p1 荷载公式为: 4 zmax 1 4 ( m d c cot b) p 1 4 md Ncc Nq m d N 1 4 b cot 2 其中: N 1 4 4(cot ) 2 2偏心荷载作用下 在偏心荷载作用下, 塑性区的最大深度 zmax 可以掌握在基础宽度 b 的 1/3,相应的 荷载用 p1 表示,即 3 1 3 ( m d c cot b) p1 3 md Ncc Nq m d N 1 b 3 cot 2 其中: N 1 3 3(cot ) 2 最终,应指出以下几点: 第 8 页,共 9 页 ( 1) pcr , p 1 , p1 的运算公式是在均布条形荷载的情形下导出的,通常对于矩 4 3 形和圆形基础也借用这个公式运算,其结果偏于安全; ( 2)临塑荷载 pcr ,临界荷载 p1 , p1 公式的推导中采纳弹性力学的解答,对于 4 3 已显现塑性区的塑性变形阶段,公式的推导是不够严格的; ( 3)临塑荷载 pcr 与基础宽度 b 无关,而临界荷载 和 p1 与 b 有关; 3 p 1 4 ( 4) pcr , p 1 4 , p1 都随埋深 3 d 的增大而加大; 第 9 页,共 9 页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5.江苏省扬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检测数学试题.docx 山西省长治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 1.甘肃省张掖市某重点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数学试题.docx 山东省日照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数学试卷.docx 5.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题.docx 2.河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数学试题.docx 山东省日照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单元过关测试(12月)数学试题.docx 四川省德阳市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高中政治试题.docx 3.安徽省合肥市普通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数学试题.docx 12.山西省晋中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数学试题.docx 天津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docx 4.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学业诊断数学试卷.docx 4.甘肃省武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数学试题.docx 山东省威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 3.福建省莆田市五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docx 9.安徽省马鞍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2月期末数学试题.docx 7.山西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数学试题.docx 9.重庆第十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数学试题.docx 3.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docx 4.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第三次检测数学试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