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育活动不靠近危险物品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docx
2页幼儿园中班安全教育活动不靠近危险物品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危险物品的概念;2. 了解危险物品带来的危害;3. 学会如何不靠近危险物品;4. 增强安全意识,防止意外事故发生二、教学内容1. 导入环节教师与孩子们一同讨论危险物品的定义和危害,引导孩子们思考危险物品与安全的关系,激发孩子们的安全意识2. 学习环节2.1 观察与实践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危险物品的图片、玩具等,引导孩子们进行一番观察随后,教师携带危险物品样本,让孩子们分组进行实践,反复演示如何安全使用这些物品2.2 记忆与解释教师引导孩子们重复学习这些物品的名称、危害以及正确使用方法,使孩子们尽可能地记住这些重要信息3. 拓展环节教师与孩子们讨论其他常见的危险物品,引导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远离这些物品,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三、实施过程1. 导入环节实施在导入环节,教师需要把危险物品和安全的关系讲得易于理解,以吸引孩子们的兴趣教师可以用孩子们熟悉的日常场景来举例说明:在家看到热水壶正在烧水时,一定要保持距离,不要去碰热水壶,否则会被水蒸气烫伤通过这样的引入,让孩子们感受到危险和安全间的显著差异2. 学习环节实施在学习环节,教师需要将危险物品的观察和实践环节紧密结合起来,让孩子们通过实践来深刻体会危险物品的危险性。
在观察和实践中,教师需要及时纠正孩子们的错误行为,引导孩子们学会正确使用这些危险物品,避免发生意外伤害3. 拓展环节实施在拓展环节,教师需要引导孩子们主动去发现身边的危险物品,提高孩子们的警惕性和防范意识取得良好教学效果,需要让家长与孩子们共同参与,让孩子们从近距离了解家长如何避免危险物品,进而在家中贯彻安全意识四、教学反思1. 教学亮点通过讲解、展示、实践、讨论和反复演示等多种方式,提高了孩子们对于危险物品的知晓率,增强了孩子们的防范意识,提高了在日常生活中避免危险物品带来危害的能力2. 教学不足在实践环节中,孩子们的认知能力和操作能力各不同,有些孩子很快就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但有些孩子可能还需要多次实践才能熟练掌握因此,在平时日常生活和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持续关注每个孩子的操作和行为,及时发现错误,及时纠正3. 教学改进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需要更加注重教学前期的布局和准备工作,并提前发放物品样本,不断改进教学方式,难点操作等方面多探索,也应加强家园合作,让家长和学生跟着教师学习掌握有关安全教育的知识同时,我们应当建立起健全的安全管理机制,建立和维护幼儿园的安全环境和文化,以保护幼儿健康成长。
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孩子们在安全、和谐的环境中成长,快乐地度过每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