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礁的形成及生物造礁作用读书报告.doc
4页礁的形成及生物造礁作用读书报告(一)礁的形成条件1.适宜位置——碳酸盐台地,2.适宜水温——南、北纬 30°,随文 23-27°3.适宜盐度——3-4%4.适宜水深——一般小于 50 米,透明度(光合作用)的影响5.适宜水动力——波浪、海流和风(也有人把成礁环境分成 9 部分:① 水 温 ② 盐 度 ③ 水 深 ④ 光 照 ⑤ 风 和 风 浪 ⑥ 河 流 ⑦ 海 平 面 变 动 ⑧ 海 底 地 形 和 底质 ⑨ 藻 类 与 珊 瑚 礁 的 关 系 )(二)生物造礁作用礁的生物(5 种形式)1.骨架式造架生物(珊瑚虫等)死后仍保留其生态条件,作为礁体拓展的基本格架2.障积式 (海底的海藻)当海流经过时,生物可阻碍还海流中泥晶的物质而沉淀成岩3.粘结式 (层孔虫)能把海底生物碎屑覆盖起来快速粘结成岩,起加固作用,以抵抗波浪的强烈破坏4.附着式 (藻类等)附着在骨架生物上造成结壳,起到加固作用5.固结式藻类生长在洞穴或孔隙内,产生胶结作用和加固作用,许多碳酸盐颗粒都是被海藻固结成岩的另一种分类:礁骨架建设者、礁骨架粘结者、礁骨架居住者、礁骨架保护者。
总之,大部分生物礁都是几种生物作用综合形成的三)生物礁的形成生物礁的发育和海平面的升降有密切关系生物礁的生长是生物生长和破化作用(海平面、物源、气候和水介质)之间的平衡结果生物礁是造礁生物和沉积物的镶嵌体但生物起主导作用,这类生物必须有骨架生物礁的形成发育常划分成四个阶段:定殖阶段,拓殖阶段,泛殖阶段,统殖阶段礁生长的4个独立阶段(1)定殖阶段:生物碎屑形成浅滩,钙质绿藻及其他 动植物固结,形成水下隆起(2)拓殖阶段 : 苔 藓 虫 等 生 物 枝 状 生 长 , 提 高 水 下 隆 起 的 高 度 , 达到 浪 底 以 上(3)泛殖阶段 块状生物大量发展,建造礁骨架(4)统殖阶段 块状海绵发展导致礁接近海平面,红藻繁盛,礁开始衰亡造成上诉生态演替的原因(3种看法):1.由于礁向海面和更加动荡的水域生长,生物的深水群落逐渐被浅水群落所代替2.随着生物逐渐改变底层并改变水流通道而造成的一种自然演替3.这种构造生长时,水的动荡性逐渐增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