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质工程学二100道简答题.docx
11页第一章 水质与水质标准4. 表示污水物理性质的指标有哪些? 污水物理性质的指标是水温、色度、臭味、固体含量及泡沫1)水温对污水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生物性质有直接的影响2)色度,生活污水的颜色常呈灰色,但当污水中的溶解氧降低至零,污水所含有机物腐烂, 则水色转呈黑褐色并有臭味悬浮固体形成的色度称为表色;胶体或溶解物质形成的色度称为真 色水的颜色用色度作为指标3)生活污水的臭味主要由有机物腐败产生的气体造成工业废水的臭味主要由挥发性化合物 造成臭味是物理性质的主要指标4)固体含量用总固体量(TS)作为指标5. 固体物按存在状态可分为哪几种?固体物按存在形态的不同可分为:悬浮的、胶体的和溶解的三种固体含量用总固体量(TS)作 为指标悬浮固体(SS)或叫悬浮物,悬浮固体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可分为挥发性悬浮固体 (VSS)、非挥发性悬浮固体(NVSS)两种胶体和溶解固体(DS)或称为溶解物,也是由有机物 与无机物组成6. 理解总固体、悬浮固体、可沉固体的概念1) 把定量水样在105~110°C烘箱中烘干至恒重,所得的重量即为总固体量2) 把水样用滤纸过滤后,被滤纸截留的滤渣,在105T10C烘箱中烘干至恒重,所得重量称 为悬浮固体。
3) 悬浮固体中,有一部分可在沉淀池中沉淀,形成沉淀污泥,称为可沉淀固体7. 污水中的含氮化合物有哪几种形式?测定指标有哪些? 含氮化合物有四种:有机氮、氨氮、亚硝酸盐氮与硝酸盐氮四种含氮化合物的总量称为总氮(TN)凯氏氮(KN)是有机氮与氨氮之和凯氏氮指标可以 用来判断污水在进行生物法处理时,氮营养是否充足的依据总氮与凯氏氮之差值,约等于亚硝 酸盐氮与硝酸盐氮凯氏氮与氨氮之差值,约等于有机氮9. 挥发酚主要包括哪些?挥发酚包括苯酚、甲酚、二甲苯酚等,属于可生物降解有机物,但对微生物有毒害或抑制作用10. BOD 的含义及优缺点在水温为20C的条件下,由于微生物的生活活动,将有机物氧化成无机物所消耗的溶解氧量, 称为生物化学需氧量或生化需氧量(BOD)优点:反映出微生物氧化有机物、直接地从卫生学角度阐明被污染的程度缺点:①测定时间需5d,太长,难以及时指导生产实践;②如果污水中难生物降解有机物浓度 较高,测定的结果误差较大;③工业废水不含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影响测定结果11. COD 的含义及优缺点 用强氧化剂在酸性条件下,将有机物氧化所消耗的氧量,称为化学需氧量优点:①是较精确地表示污水中有机物的含量;②测定时间仅需数小时;③不受水质的限制。
缺点:①是不能像BOD那样反映出微生物氧化有机物、直接地从卫生学角度阐明被污染的程度; ②此外,污水中存在的还原性无机物(如硫化物)被氧化也需消耗氧,所以值也存在一定误差12. TOC、TOD、THOD 的概念TOC:总有机碳以碳含量表示有机物浓度的综合指标TOD:总需氧量指水中能被氧化的物质,主要是有机物在燃烧中变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需要的 氧量THOD:理论需氧量指将有机物中的碳元素和氮元素完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所需氧量的理论 值13. 污水的生物指标有哪些?污水生物性质的检测指标有:①大肠菌群数(或称大肠菌群值)、②大肠菌群指数、③病毒及细 菌总数14. 什么叫水体污染?造成水体污染的原因有哪些?(1)水体污染是指排人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水体的环境容 量,从而导致水的物理、化学及微生物性质发生变化,使水体固有的生态系统和功能受到破坏2)造成水体污染的原因: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两类①点源污染来自未经妥善处理的城市污 水集中排人水体②面源污染来自:农田肥料、农药以及城市地面的污染物,随雨水径流进入水 体;随大气扩散的有毒有害物质,由于重力沉降或降雨过程,进入水体。
15. 悬浮固体对水体有哪些危害?(1)水体受悬浮固体污染后,浊度增加、透光度减弱2)产生的危害:①与色度形成的危害相似;②悬浮固体可能堵塞鱼鳃,导致鱼类窒息死亡, 如纸浆造成的此类危害最为明显;③由于微生物对有机悬浮固体的代谢作用,会消耗掉水体中的 溶解氧;④悬浮固体中的可沉固体,沉积于河底,造成底泥积累与腐化,使水体水质恶化;⑤悬 浮固体可作为载体,吸附其他污染物质,随水流迁移污染O16. 水体富营养化的概念富含磷脂酸盐和其他形式的氮素的水在光照和其他环境条件下,水中所含的营养物质足以使水体 中的藻类过量生长,水中的溶解氧可能被耗尽,造成水体质量恶化和水生态环境结构破坏的现象17. 什么叫水体自净?作用机理有哪些?(1)污染物随污水排人水体后,经过物理的、化学的与生物化学的作用,使污染的浓度降低或.总 量减少,受污染的水体部分地或完全地恢复原状,这种现象称为水体自净2)机理可分为3类:①物理净化作用:水体中的污染物通过稀释、混合、沉淀与挥发,使浓 度降低,但总量不减;②化学净化作用:水体中的污染物通过氧化还原、酸碱反应、分解合成、 吸附凝聚等过程,使存在形态发生变化及浓度降低,但总量不减;③生物化学净化作用:水体 中的污染物通过水生生物特别是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使其存在形态发生变化,有机物无机化,有 害物无害化,浓度降低,总量减少。
18. 什么叫氧垂曲线?它有什么工程意义?(1)有机物排人河流后,经微生物降解而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河水亏氧;另一方面,空 气中的氧通过河流水面不断地溶入水中,使溶解氧逐步得到恢复污水排人后,DO曲线呈悬索 状下垂,故称为氧垂曲线2)工程意义:①用于分析受有机物污染的河水中溶解氧的变化动态,推求河流的自净过程及 其环境容量,进而确定可排人河流的有机物最大限量;②推算确定最大缺氧点即氧垂点的位置及 到达时间,并依此制定河流水体防护措施21.什么叫水环境容量?它与哪些因素有关?包括哪两部分?(1) 水环境容量:在满足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条件下,水休所能接纳的最大允许污染物负荷量, 又称水体纳污能力2) 水环境容量可用函数关系表达为: W=f(Co,CN,x,Q,q,t)式中,W:水环境容量,用污染物浓度乘水量表示,也可用污染物总量表示;CO:河水中污染物的原有浓度;CN: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x,Q,q,t:分别表示距离,河流流量,排放污水量和时间3) 水环境容量一般包括两部分:差值容量与同化容量水体稀释作用属差值容量;生化作用 的去污容量称同化容量第二章 城市污水处理方法概论25. 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原理分为哪几种,并简述作用机理。
3 种: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和生物化学处理法1) 物理处理法:利用物理作用分离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2) 化学处理法:利用化学反应的作用,分离回收污水中处于各种形态的污染物质化学处理 法多用于处理生产污水2)生物化学处理法: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污水中呈溶解、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转 化为稳定的无害物质26. 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处理程度分为哪几种,并简述处理目的和效果 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1) 一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物理处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级 处理的要求经过一级处理后的污水, BOD 一般可去除 30%左右,达不到排放标准一级处理 属于二级处理的预处理2) 二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去除率可达 90%以上,使 有机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3) 三级处理,是在一级、二级处理后,进一步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磷和氮等能够导致水体 富营养化的可溶性无机物等28.污水中悬浮物的沉淀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根据悬浮物质的性质、浓度及絮凝性能,沉淀分为 4 种类型1) 自由沉淀,当悬浮物质浓度不高时,在沉淀的过程中,颗粒之间互不碰撞,呈单颗粒状态 各自独立地完成沉淀过程。
自由沉淀过程可用牛顿第二定律及斯托克斯公式描述2) 絮凝沉淀,当悬浮物质浓度约为50500mg/L时,在沉淀过程中,颗粒与颗粒之河可能互相 碰撞产生絮凝作用,使颗粒的粒径与质量逐渐加大,沉淀速度不断加快3)区域沉淀,当悬浮物质浓度大于 500mg/L 时,在沉淀过程中,相邻颗粒之何互相妨碍、 干扰,沉速大的颗粒也无法超越沉速小的颗粒,各自保持相对位置不变,并在聚合力的作用下, 颗粒群结合成一个整体向下沉淀,与澄清水之间形成清晰的液一固界面,沉淀显示为界面下沉4)压缩,区域沉淀的继续,颗粒间互相支承,上层颗粒在重力作用下,挤出下层颗粒的间隙 水,使污泥得到浓缩34. 沉砂池起什么作用?有哪几种形式?(1)沉砂池的功能:①去除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沉砂池一般设于泵站、倒虹管前,以便减轻 无机颗粒对水泵、管道的磨损;②也可设于初次沉淀池前,以减轻沉淀池负荷及改善污泥处理构 筑物的处理条件 2)常用的沉砂池有平流沉砂池、曝气沉砂池、多尔沉砂池和钟式沉砂池等35. 平流式沉淀池的构造及设计计算过程 平流式沉淀池由流入装置、流出装置、沉淀区、缓冲层、污泥区及排泥装置等组成36. 初沉池有什么作用?二沉池有什么作用?(1) 初次沉淀池是一级污水处理厂的主体处理构筑物,或作为二级污水处理厂的预处理构筑物 设在生物处理构筑物的前面。
处理的对象是悬浮物质 SS,可改善生物处理构筑物的运行条件 并降低其 BOD 负荷2) 二次沉淀池设在生物处理构筑物的后面,用于沉淀去除活性污泥或腐殖污泥,它是生物处 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十三章 活性污泥法13.1 活性污泥法的理论基础39. 绘出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流程,并指出各部分的作用 P366)40. 活性污泥中固体物质的组成有哪几部分组成?① 具有代谢功能活性的微生物群体(Ma);② 微生物(主要是细菌)内源代谢、自身氧化的残留物(Me);③ 由原污水挟人的难为细菌降解的惰性有机物质(Mi );④ 由污水狭入的无机物质(Mii)41. 活性污泥中微生物有哪几类,在系统中各起什么作用?(1) 活性污泥微生物是由细菌类、真菌类、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异种群体所组成的混合培养 体2) 在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中:①净化污水的第一承担者,也是主要承担者是细菌②而摄食处 理水中游离细菌,使污水进一步净化的原生动物则是污水净化的第二承担者③原生动物摄取 细菌,是活性污泥生态系统的首次捕食者④后生动物摄食原生动物,则是生态系统的第二次捕 食者42. 活性污泥的增长规律主要受什么因素控制?可以分为哪几个期,理解各期内微生物的生长特 点。
1) 活性污泥的能含量,即有机物量(F)与微生物量(M)的比值(F/M )是对活性污泥微生 物增殖速度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也是BOD去除速度、氧利用速度和活性污泥的凝聚、吸附性 能的重要影响因素2) 整个增长曲线可分为四个阶段(期)①适应期微生物培养的最初阶段,是微生物细胞 内各种酶系统对新培养基环境的适应过程在本阶段初期微生物不裂殖,数量不增加,但在质的 方而却开始出现变化,如个体增大,酶系统逐渐适应新的环境在本期后期,酶系统对新环境已 基本适应,微生物个体发育也达到了一定的程度,细胞开始分裂、微生物开始增殖②对数增殖 期,又称增殖旺盛期本期内一项必备的条件是营养物质(有机污染物)非常充分,不成为微生 物增殖的控制囚素微生物以最高速度摄取营养物质,也以最高速度增殖微生物细胞数按几何 级数增加③减速增殖期经对数增殖期,微生物大量繁衍、增殖,培养液(污水)中的营养物 质也被大量耗用,营养物质逐步成为微生物增殖的控制因素,微生物增殖速度减慢,增殖速度几 乎和细胞衰亡速度相等,微生物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