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教版三年级上册两袖清风PP课件.ppt
22页两袖清风两袖清风•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及新词2.了解于谦不向上司送礼、行贿的事迹,体会他为官清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石灰吟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诗的作者吗?他想要表达什么感情?谁能说一说? •于谦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明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理解古诗,引入课题理解古诗,引入课题经受千锤万凿才出深山,烈火烧炼也很平常淡然纵然粉骨碎身全不惧怕,只要能将清白留在人间 下面,我们就来学学课文,让我来看看这位我们的先贤是怎么样为人处事的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打开书,自由读课文,完成以下思考题:1.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2.画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生字学习生字学习探究学习,深入感知探究学习,深入感知•一、学习课文第一、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默读全文,想一想:进京前,于谦和贪官所作的准备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不同? 请同学们思考讨论,通过对比,充分体会于谦的高尚无私。
•贪官贪官 进京为保乌纱、行贿•于谦于谦 进京百姓疾苦、治理计划 二、学习课文第二、学习课文第3~103~10自然段 1.于谦不肯带东西行贿,他的手下是怎样说的?于谦又是怎样说的?从于谦的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1)自己读 (2)分角色读 (3)谈体会 • 2.于谦三次说的话一次比一次态度明朗,最后他以一句反问“我怎么能拿它去讨好上司?”表达了自己坚定的立场 (1)品位于谦的语言,理解于谦的高尚 (2)再读对话,小组分角色读,评读 (3)理解“又好气又好笑”• 三、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 三、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 “两袖清风”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与我国古代人们的服饰有很大关系,就让我们先来看看当时人们的着装 身着传统袍袖的古代读书人皇帝所穿的袍袖 从前面的图片我们可以看出来,当时人们的穿着和现代人很不一样 古代的袍袖宽大,可以藏物两袖清风形容为官清正廉明,囊空如洗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出于谦为官清廉,刚正不阿知识链接,情感升华知识链接,情感升华你知道这位吗?你知道这位吗?•于成龙于成龙(1617-1684) 字北溟,号于山,清山西永宁(今吕梁离石)人。
谥“清端”、赠太子太保于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举副员,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出仕,历任知县、知州、知府、道员、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和总督、加兵部尚书、大学士等职在20余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举“卓异”,以卓著的政绩和廉洁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爱戴和康熙帝赞誉,以“天下廉吏第一”蜚声朝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