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对蜡炬燃烧实验的探究.doc
3页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的改进1、 实验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作用与目的 本课题出自九年级化学教材(人教版)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的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本单元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科学的探究方法本课题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让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深厚兴趣因此,实验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以后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若实验现象明显,学生体会到实验成功的喜悦,对以后的化学教学起到了良好的铺垫作用2、 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1. 实验原型九年级化学教材(人教版)上册第13页在【观察和描述】──“对蜡烛及其探究实验”中安排了一个步骤: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观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2. 不足之处此实验在具体操作过程不易成功:实验时,白烟易被实验者呼出气体以及刮来的风吹散,白烟不易被点燃,如果稍一迟缓,则会失去点燃蜡烛的时机而且在点燃的过程中木条离灯芯过远不易点燃,过近又有直接去点燃灯芯的嫌疑,不易被学生接受 3、 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经过多次实验以及参考有关资料,对教科书中的实验进行了改进用漏斗把蜡烛火焰罩住,让其熄灭后,迅速移开漏斗,再用燃着的木条点燃“白烟”,效果明显,成功率高;并能充分展示“白烟”被点燃的过程,让学生清晰的观察到“白烟”被点燃的过程。
四、实验器材 蜡烛1支、漏斗1个,酒精灯1个,火柴及细木条若干5、 实验原理及装置说明(包括实验装置平面图)漏斗隔绝空气熄灭蜡烛,防止余热在短时间内散失,迅速竖起向上移开漏斗,形成上升气流,使“白烟”集中,再用燃着的木条点燃“白烟”,展示了蜡烛即刻由点燃的白烟引燃的过程1) (2) (3)6、 实验过程 点燃蜡烛,用漏斗罩住其火焰,隔绝空气致其熄灭,迅速竖起向上移开漏斗,形成上升气流,使“白烟”集中,再用燃着的木条点燃“白烟”,即刻引燃蜡烛7、 实验效果本实验改进后,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动态观察,效果明显8、 自我评价本实验装置简单,操作方便,现象明显,解决了实验现象难以保障的现实并且该实验没有改动原有的实验操作过程,保持了教科书的权威性,又很好地展示了蜡烛即刻由点燃的白烟引燃的过程,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2016年9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