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一地理经纬度知识点.docx
6页初一地理经纬度学问点经纬度是经度与纬度的合称组成一个坐标系统也是初一地理所要学的学问点下面是店铺为您带来的初一地理经纬度的学问点,期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一地理经纬度学问点(一)一、纬线和纬度读图方法:观看图完成:(1) 找出纬线的特征:全部纬线自成一个圆圈,被称为纬线圈,纬线圈的长度不等,最长的是赤道,由赤道向两极渐渐缩短,到两极缩成一个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全部的纬线都平行,赤道把地球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2) 看清纬度的标注方法和纬度的分布排列的规律:纬度从赤道算起,把赤道定为 0 度,由赤道到北极和南极各分作 90 度,赤道以北是北纬,代号是 N;以南是南纬,代号是 S,北纬 90 度是北极,南纬 90 度是南极南纬和北纬的分界限是赤道3) 特别的纬线:0 度纬线:即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南北半球的分界限30 度纬线:低、中纬度的分界限60 度纬线:中、高纬度的分界限90 度纬线:即南北极点,北纬 90 度是北极点,南纬 90 度是南极点23.5 度纬线: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限,有无太阳直射现象的分界限北纬 23.5 度是北回归线,南纬 23.5 度是南回归线66.5 度纬线:极圈,是温带和寒带的分界限,有无极昼和极夜现象的分界限。
北纬 66.5 度是北极圈,南纬 66.5 度是南极圈4) 看清地球自转的方向:地球是自西向东转的,箭头的方向是东, 相反的方向是西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二、经线和经度读图方法,观看图完成: (1)找出经线的特征:全部经线都是半圆形,经线长度都相等,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全部的经线都在南北两极点处相交,两条正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它们的度数和是 180 度, 任何一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2) 看清经度的标注方法和经度分布排列的规律: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一条经线定为 0 度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 180 度,以东的 180度属于东经,以西的 180 度属于西经,经度最大是 180 度,180 度经线只有一条东西经的分界限是 0 度经线和 180 度经线3) 特别的经线:0 度经线:即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的分界限,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 180 度经线:是东西经的分界限,以东是西经,以西为东经西经 20 度经线:东西半球的分界限,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东经 160 度经线:东西半球的分界限,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三、六条分界限:(1) 北纬、南纬的分界限:赤道,赤道以北为北纬,赤道以南为南纬(2) 东经、西经的分界限:本初子午线和 180 度经线,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180 度经线以东是西经,180 度经线以西是东经(3) 西半球的分界限:赤道,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4) 东西半球的分界限:西经 20 度和东经 160 度,西经 20 度以东是东半球,西经 20 度以西是西半球;东经 160 度以东是西半球,东经160 度以西是东半球初一地理经纬度学问点(二)纬度和经度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 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 90 度,在南极、北极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 N 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 表示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 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 180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 E 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 表示⑥东、西半球的分界限是:20W、160E 组成的经线圈20W 以西到 160E 属于西半球(大于 20W 或大于 160E)20W 以东到 160E 属于东半球(小于 20W 或小于 160E)初一地理经纬度学问点(三)一、经度1. 经度:为了区分每条经线给标注的度数。
2. 零度确定: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 (子午宫)的那条经线定为 0°经线;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3. 度数划分:由 0°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为 180 度共 360 度,最大值 180 度4. 表示方法:0°经线以东(右)为东经度,用字母 E 表示,0°经线以西(左)为西经度,用字母W 表示5. 度数变化:东经度向东(右)渐渐增大;西经度向西(左)渐渐增大经度数向东(右)增大的是东经度,向东(右)减小的是西经度东大东经,西大西经6. 东、西半球的划分:国际上习惯用20°W 和 160°E 经线圈分出的两个半球,分别叫做东半球、西半球①从经度范围看: 20°W 往东过 00 经线到 160°E 在东半球; 20°W 往西过 180°度经线到 160°E 在西半球②从经度数看:小于 160°E 的东经度和小于 20°W 的西经度在东半球;反之在西半球③160°E 和 20°W 既不属于东半球也不属于西半球7. 几条特别的线:0°:本初子午线,东西经线的分界限,东边东经度、西边西经度180°:东西经线的分界限,东边西经度、西边东经度0°和 180°既不属于东经度也不属于西经度。
运用中不带符号20°W:东西半球分界限,东边东半球、西边西半球160°E:东西半球分界限,东边西半球、西边东半球20°W、160°E 不属于东半球也不属于西半球不推断这两条经线上的点的东西半球二、纬度1. 纬度:为区分每条纬线给标注的度数2. 零度确定:国际上规定,最长的纬线为 0°纬线,即赤道3. 度数划分:由 0°纬线向北、向南各分为90 度共 180 度,最大值 90 度4. 表示方法:赤道以北为北纬,符号 N,赤道以南为南纬,符号S度数变化:北纬度向北(上)增大,南纬度向北(上)减小纬度数向北(上)增大的是北纬度,向南(下)增大的是南纬度北大北纬、南大南纬赤道既不属于北纬度也不属于南纬度运用中不带符号5. 南、北半球的划分:以赤道纬线圈分出的两个半球,北边的叫北半球,南边的叫南半球由于南北纬度的分界限和南北半球的分界限全都,所以:北纬度在北半球,南纬度在南半球 赤道既不属于北半球也不属于南半球6. 高中底纬的划分:30°纬线是中低纬的分界限,60°纬线是中高纬的分界限30°和 60°纬线不属于高中低纬度7. 几条特别的纬线:0°:赤道,最长的纬线, 4 万千米既是南北纬度分界限,也是南北半球分界限。
图上多是直线30°N:中低纬度分界限以北中纬度以南低纬度30°S:中低纬度分界限以北纬低度以南中纬度60°N:中高纬度分界限以北高纬度以南中纬度60°S:中高纬度分界限以北中纬度以南高纬度23.5°N:北回归线,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限;太阳直射的最北界限, 线上及以南才有直射靠近赤道北边的虚线23.5°S:南回归线,热带与南温带的分界限 ;太阳直射的最南界限, 线上及以北才有直射,以南无直射靠近赤道南边的虚线66.5°N:北极圈,北寒带与北温带分界限;极昼极夜的最南界限, 线上及以北才有极昼极夜靠近北极的虚线66.5°S:南极圈,南寒带与南温带分界限 ;极昼极夜的最北界限, 线上及以南才有极昼极夜靠近南极的虚线90°N:北极点,最短的纬线,长度为 0km地球上确定的北方, 其余各地都是他的正北方90°S:南极点,最短的纬线,长度为 0km地球上确定的南方, 其余各地都是他的正南方8. 值得留意的是:在地图上只有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是虚线, 其余的经纬线都必需是实线0°经纬线和 1800 经线运用中不能带符号,其余的经纬线都必需带符号三、怎么确定一个地点的经度和纬度读清楚该点所在的经纬网图,运用上面的学问判明经纬度,再看经过该点的经线和纬线的度数就行了。
四、怎么在地球仪或者地图上量出来用直尺等工具可量出需要的图上距离,再依据比例尺和图上距离就能计算出实际距离东西半球的推断:东、西半球的划分:国际上习 200W 和 1600E 经线圈分出惯用的两个半球,分别叫做东半球、西半球这样分的目的是避开较多国家 分在不同的东西半球上①从经度范围看: 200W 往东过 00 经线到 1600E 在东半球; 200W 往西过 1800 度经线到 1600E 在西半球②从经度数看:小于 1600E 的东经度和小于 200W 的西经度在东半球;反之在西半球或:经度小于 20°在东半球,大于 160°在西半球,20°~160°之间东经度东半球西经度西半球③1600E 和 200W 既不属于东半球也不属于西半球2、南北半球的推断:南、北半球的划分:以赤道纬线圈分出的两个半球,北边的叫北半球,南边的叫南半球由于南北纬度的分界限和南北半球的分界限全都,所以:北纬度在北半球,南纬度在南半球赤道既不属于北半球也不属于南半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