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糖尿病足36例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观察.doc
3页老年糖尿病足36例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观察老年糖尿病足36例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观察关键词 老年糖尿病足中西医结合 辨证治疗老年糖尿病症状不典型,起病隐匿,容易被漏诊,往往以糖尿病 并发症为首发症状糖尿病足是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是其致死、致残 的主要原因随着糖尿病患者的增加,糖尿病足已有增加的趋势糖 尿病足治疗起来棘手,危害极大,应引起高度重视中西医结合治疗 糖尿病足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收治老年糖尿病足患者36例,年龄65〜75岁,其中 男24例,女12例,足疮面未破溃或破溃较浅17例,周圉组织红肿 热痛明显的19例,中期溃疡形成脓液排泄不畅的7例,后期脓液干 净疮面周围组织皮色暗黑的6例辨证治疗:在降糖抗感染的基础上糖尿病足分为三型进行辨证治 疗①气阴两虚,瘀血阻络型:当归20g,黄罠20g,川夸15g,生 地黄20g,赤芍20g,丹参20g,鸡血藤20g,牛膝20g,丝瓜络10g, 桃仁20g,红花15go②热毒炽盛,湿热下注型:当归20g,玄参20g, 金银花20g,牡丹皮15g,苍术15g,黄柏15g,黄苓15g,牛膝20g, 紫花地丁 20g,连翘15g。
③气血亏虚,阴寒血凝型:白芥子10g, 当归20g,鹿角胶20g,麻黄10g,丹参20g,桂枝15g,姜黄10g, 赤芍20g,人参10g,桃仁20g,红花15go 15天为1个疗程外治:应用糖尿病足浸泡,方药:大黄20g,金银花20,红花 20g,菊花20g,花椒20g,白芷20g,制乳香20g,制没药20煎 取药液,凉至45C浸泡患足,每日1〜2次,每次0.5〜1小时,20 天为1个疗程老年糖尿病足患者36例中治愈29例(86.11%),无效5例 (13.89%)讨论糖尿病足是…组因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以慢性高 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导致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及水 电解质代谢紊乱久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而出现眼、肾、心脏、血管、 神经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老年糖尿患者占整个糖尿患者群的40%左右,目前占老年人死亡 原因的第三位老年糖尿病有以下临床特点:①症状不典型,容易被 误诊,起病隐匿,症状轻微,甚至没有任何症状,许多患者都是在查 体时被偶然发现的②以糖尿病并发症为首发症状,有的因下肢坏疽 或凉肿久不愈合就诊于外科③心血管并发症多,老年人本身就是以 脑血管病的高发为主,如果合并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发牛率将增加3 倍以上。
④容易发生高渗性昏迷和乳酸性中毒⑤低血糖发生率高, 危害严重⑥病情严重代谢异常多,大血管和微小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率较高,预后较差,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⑦多以餐后血糖升高 为主,血糖波动性大,控制过严容易发生低血糖糖尿病足的发病原因:①大血管病变:主要病理改变是动脉粥样 硬化,动脉壁中层钙化内膜纤维增生,致使管腔狭窄,肢端缺血缺氧, 导致病变的发牛②微血管病变的发牛::微循环障碍,微血管壁内皮 细胞受损,基底膜增厚,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形态改变和功能异常, 造成微循环障碍③周围神经病变:是在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及代谢 紊乱多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慢性并发症,也是导致糖尿病足形成的重 要因素④感染是糖尿病足发生的最常见到的诱因,糖尿病患者容易 感染的因素很多,通常与代谢紊乱、血管神经病变、营养不良、机体 免疫功能和抵抗力下降等因索有关,足部感染控制不良可迅速致坏疽 形成老年糖尿病足早期有以下特点:其一,气阴两伤,阴阳俱虚消 渴病的基本病机是阴津亏耗,燥热偏盛,老年患者病程长,病久阴耗 气损伤阳而致气阴两虚,阴阳俱虚其二,瘀血阻滞,脉络痹阻糖 尿病足患者产生血瘀的主要因素有糖尿病为阴精亏耗,燥热偏盛,热 灼精亏,血液浓缩,血少脉管艰涩,运行不畅血滞而瘀,病久损耗气, 气虚鼓动无力,血停而瘀,局部组织失去气血的温煦,濡养出现患肢 发凉,皮肤苍口,肌肉萎缩,患肢疼痛,甚至坏死。
有些糖尿病患者群具有其特殊性,如老年人,中医在这些特殊人 群的治疗、保健领域均有成熟的理论与实践技术内科治疗原则及方 法:①抗感染治疗:合并感染者要选用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多根据药 敏培养结果来选用抗生素;②控制高血糖:多选用胰岛素及II服降糖 药,把血糖降到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③扩血管、抗凝、溶栓,改善 循环与微循环,降低血液黏度;④恢复神经功能;⑤支持疗法及纠正 其他急慢性并发症:如纠正酮症酸中毒、低蛋口血症、心脑肾并发症 及影响坏疽的治疗的各种不良因素,确保治疗糖尿病足的顺利进行; ⑥坏疽的局部处理:多在清创,保持窦道引流通畅的基础上,外用抗 生素,血管扩张剂,表皮生长因子,胰岛素等药物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已成为趋势,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数量也逐年增 加,老年糖尿病患者护足十分重要,注意以下儿方面:一是适当减肥 以降低足部的承受压力,因为糖尿病的周围神经病变可是足部感觉和 运动神经受累,改变了站立时正常足部压力分布,又使足部的运动受 限,这样就使足部出现了高压区,如足大趾的趾跖关节底部,足小趾 的趾跖关节底部及足跟区,这些均是糖尿病足溃疡的好发部位,减肥 不但减轻了足底组织的受压,也可改善组织血液循环,二是避免肢端 皮肤损伤,由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足部的感觉就会相对减弱,对 外来伤害接触反应迟钝,糖尿病患者足部的家庭护理不可忽视。
由于 糖尿病足的复发率很高,坚持门诊治疗是非常必要的,患者可选用中 药泡洗患足参考文献1郭奉银•西医内科学[M] •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2010:1.2汤宇•糖尿病对症自疗[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7.3李昌祁•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并发症 m •北京:人民卫生出 版社,2010:6.4董慧咏.内分泌科常见中药误区解析[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 出版社,201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