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燕赵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doc
9页基于燕赵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探究摘要:通过对燕赵优秀传统文化的解析和对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辨,分析了二者的相通之处,探索了燕赵 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内涵到外延的契合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燕赵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 本文系河北省高校党建研究会2016年度重点立项课题《基于燕赵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项目编号:GXDJ2016A24 )研究成果1对燕赵优秀传统文化的解析燕赵文化作为一种区域文化与江淮文化、齐鲁文化、三秦文化、三晋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河洛文化、徽文 化、楚文化等一起构成了内涵丰富的中国区域历史文化体 系,展现了历经千百年积淀与升华而形成的中华文明的沧桑 与绚烂从地理角度看,燕赵是战国时期我国北方两个重要诸侯 国鼎盛时期,它们的疆域北到内蒙古,东北到辽宁,西到 山西、陕西,但核心地带则始终是在京津冀地区作为中国地域文化之一的燕赵文化,起源于炎、黄、蚩尤时代的合符 文明,到战国末期,逐渐成熟口]有学者认为燕赵文化所辐 射的地域主要是指战国时期燕、赵、中山这三个诸侯国的疆 界范围,但应当注意的是,由于当时连年征战各国的疆界常有变化,所以除了以今天河北省为主体的地域外还包括了今 北广大地域。
可以说燕赵文化是以天津为首,以北京为喉, 以石家庄为胸腹,以邯郸为尾,其状蜿蜒而升腾[2]河南、山东、内蒙古、辽宁、山西、陕西等周边省份黄河以从内涵方面看,燕地文化的内涵特征是慷慨悲歌,其形成主要以燕昭王伐齐和荆轲刺秦为主要标志;而赵地文化的 主要特De是勇武任侠、博戏驰逐(或放荡冶游),其形成则 主要以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为主要标志[3]有人认为燕赵文化 中“好侠、尚武”的文化性格,最适合于乱世,社会的动荡为 这种文化的发挥提供了最佳的平台,而一旦进入和平时代, 这种善于在金戈铁马年代创造奇迹的文化性格,必然会表现 得不适应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处于政治中心的周围,河北 人普遍存在小富即安、温饱即满的思想,不思革新,思想守 旧,缺乏开拓精神,只要能够生活,就心安理得[4]所以历 经千百年的发展传承,燕赵文化出现了文不如京沪,武不如 辽鲁,商不如粤浙[5]的尴尬局面的确在中华民族忧患重重、内外交困的历史危境中,燕赵文化的感性反抗精神得以凸显,经世致用的理性思维开始 逐渐强化⑹在燕赵文化的感召与熏陶下,燕赵大地上涌现 出了民族英雄霍元甲、义和团领袖赵三多、京城侠士大刀王 五、侠义大盗燕子李三、共产主义传播者李大钊、传奇名将 韩荫亭等许多可歌可泣的风云人物。
但是燕赵文化中的“慷慨 悲歌”与"勇武任侠”在和平建设时期并非一无是处,在改革开 放的激情岁月里,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燕赵文化又以 甘于奉献、勇于承担、乐于探索、善于拼搏的新风貌展现于 世人面前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 能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契合大众的文化传统和价 值观念,因此,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2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辨虽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 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 用二十四个汉字将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最为重要的价值观 念进行了概括,但是其外延之广泛不是三言两语可以全面阐 述的要想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透 过这二十四个字看到深刻的内涵首先,从字面上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概念的主语是价值观,社会主义和核心是对其进行限定和修饰的定 语价值观是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维感官之上而做出的认知、 理解、判断或抉择,也就是人认定事物、判断是非的一种思 维或取向,从而体现出人、事、物一定的价值或作用;在阶 级社会中,不同阶级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因此,为了体现社 会主义的阶级属性,符合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就必须加上一个有着明确阶级属性和时代特征的定语,以此 明确其价值理想、价值信念、价值信仰、价值指向和价值原 则。
[7]另外,作为价值观其在不同的时空环境中所包括的内 容和形式是多样的,但具有稳定性和传承性的部分是不会随 意变更或消失的,这就是核心价值观面对其他价值观的冲 击,只要核心价值观没有动摇,那么整个价值观体系的存在 就是有保障的其次,从性质上来看在二十四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包含厂和谐^法治^诚信”等这些在中国传统价值观 中经常被提及的内容,“和而不同^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人 无信不立”等都是中国古代对“和谐^法治^诚信”观念的诠释但价值观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不断学习、实践而得 来的,既是理论演绎的结果,也是实践探索的产物,价值观 是有阶级性和时代性的,不同时空环境下的价值观具有不同 的性质,如若不能辨清性质上的差异,势必会造成认识上的 混乱,更为严重的是可能会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 际中产生偏差[8]虽然在传统文化中扎根越深,吸取的养分 就越多,但这并不代表要一味的继承,要“扬”其精华,“弃” 其糟粕,封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往往多采用"民可使由 之,不可使知之”的政策,在私有制的经济制度下是不可能有 真正的"和谐^法治^诚信”,只是在某些领域、某些时间、某 些事情上的表象而已。
另外,在二十四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中还包含:r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些在资产阶 级价值观中所倡导的内容,如不加明辨也很容易使人错误的 认为资产阶级价值观是具有普适性的价值观本身是既有时 代性,也有阶级性的对待资产阶级的价值观既要秉承在解 构中建构的原则,也要接受在交锋中并存的事实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就是要旗帜鲜明的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客观性、 真理性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时代性、创新性最后,从内容上来看二十四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提出了要求,这与我国传统 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相近一种价值 观,尤其是核心价值观,首先要有对国家层面的要求,即要 “治国、平天下”,要有最高层次的价值取向来指引方向,作 为一个国家的奋斗目标其次要对社会层面有所指引,即要 “齐家”,社会是有千千万万个家庭组成的,所以从某种程度 上讲,这也是对家庭价值取向的一种引导是国家的最高理 想和民众的最基本需要的实现途径最后要对公民的个人行 为有所规范,即要"修身”,公民的道德修养和价值理想是实 现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的基本保障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既是对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观要求,同样它 也对奋斗目标、实现途径和基本保障做岀了明确的说明。
3对燕赵文化助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化成果, 总结一切人类生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得出的,这里面就包括 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域文化是内涵最为丰富,表现形式最有特色,影响力最为 深远的中国古语有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此发挥作用的 正是地域文化,正是地域文化的迥异才塑造出了不一样的” 一方人”以优秀的地域文化为切入点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进行探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燕赵文化历史悠久,内 涵丰富,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培育起到积极作用,所以要对燕赵文化中优秀的传统文化进 行挖掘整理,从中找到有益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部 分首先,慷慨悲歌,忧国忧民一噹强、民主、文明、和谐” “慷慨悲歌”被公认为是对燕赵文化最为精辟的概括[9]“慷慨”是因为燕赵之地自古就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 界之处,战争频仍,人民生活贫苦,在这样的环境中逐渐使 燕赵之地的人们磨练出了一种世平位下,世乱节高的慷慨品 行而悲歌”则是一种长期由于政治、经济、文化落后而产 生的悲愤,这种悲愤促使人们内心深处迸发出了一种穷则思 变的心理,进一步升华之后便是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悲悯。
历史上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燕昭王和太子丹的励精图治都 是对此番特质的真实写照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提 倡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相契合,都是要为国家未来、 民族命运而不懈奋斗燕赵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这一特质,在 当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征程上仍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培育中,要注意深入挖掘燕赵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以此打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根基其次,勇武任侠,敢于当担一洎由、平等、公正、法治”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河北唐山乐亭人李大钊 同志,少年求学时期就以“筑声剑影楼”来命名自己书斋这 里"筑声”和“剑影为别指的是刺秦的高渐离和荆轲口 0]在燕 赵文化中如果说“慷慨悲歌”是里,则“勇武任侠”就是表侠者 不爱金钱、不惜殒命,将自己的名节视为自我价值实现的终 极需要划义”、为“信”敢于担当就是他们的行为准则这种 价值观从古至今一直流传不息比如著名的大刀王五,能从 最初的一介武士变为一位侠士最终嫗变为一名义士,正是受 到了燕赵文化“勇武任侠,敢于当担”的文化熏陶所致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正是要我们 见贤思齐,将“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视为己任。
在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要多以燕赵优秀儿女的事迹作为 活教材,一则可以避免空洞乏味的说教,二则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一个时代的优秀人物身上会集中体现这个 时代的优秀人文品质和咼尚价值观,所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的培育中,要注意多搜集各个时代燕赵儿女可歌可泣的 先进事迹以教化民众,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接地气、 聚人气最后,经学致用,自强不息一暧国、敬业、诚信、友善” 自古燕赵便是苦寒之地,也正因如此才孕育了燕赵文化“悲”的内涵,和“侠”的外表,由于燕赵古来兵祸不断所以“侠” 的一面展现的淋漓尽致,给人印象深刻,但除此之外经世致 用,自强不息也是其极为具有代表性的一个表征首先从成 因分析,因为战乱多、人口迁徙频繁,所以也造就了燕赵之 地的包容性,各种民族、宗教和生产方式都在这里得到了很 好的融合,这也使得燕赵文化中便有了善包容、重实用、敢 拼博的基因口1]其次从现实分析,例如以儒为根本,兼揉 法、道诸家学说的荀学吸收法、道、墨、阴阳五行等学说 而形成的天人感应的儒家新学说等都是包容、创新和致用的 实例不论是在□鹫□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燕赵儿女都 没有屈服于自然和外敌,而是充分发扬了自强不息的地域文 化品格,战天斗地最终赢得胜利。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培育中要从经学致用的角度引导民众暧国、敬业、诚信、友 善”,以此作为我们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要以更加开放的心 态,更加长远的眼光看待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使它能够真正 入脑入心总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中既要遵守道 德与法律的约束,也要遵从社会发展的规律,更要尊重优秀 传统文化的作用要利用优秀的地域传统文化来提升人们的 文化自信和道德情操以此助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参考文献口]白玉民.燕赵文化及其现代文明意义初探[J].河北师范 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 ( 03 ): P19⑵焦亚蘆,张光成.近现代燕赵文化的历史地理脉向[J]. 社会科学论坛,2006 ( 06 ): P202[3] 刘建军,包玉仓.三十年来燕赵文化研究的主要进展 与思考[J].河北大学学报,2008 ( 06 ): P93[4] 李萍.近现代燕赵文化的个性特征及缺陷[J].社会科学 论坛,2007 ( 02 ): P100[5] 魏泱.燕赵文化的融合与独守[N].中国审计报, 2006.3 :第 007 版[6] 刘涛.近代燕赵文化地理的变化与燕赵精神的新脉象 [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 05 ): P65[7] 邱国勇.社会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