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河北省枣强县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16页
  • 卖家[上传人]:F****n
  • 文档编号:113927111
  • 上传时间:2019-11-1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12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河北省枣强县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40题,每题2分)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所反映的实质是A. 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 家族宗法观念浓厚C. 个人观念淡漠 D. 专制王权强大2.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可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这三大阶段从封建转向帝制是第一次转型,下列选项属于这一历史时期转型特征的是A. 由“公天下”至“家天下” B. 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转型C. 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 D. 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3,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

      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5. 在谈到秦朝郡县制时,柳宗元说:“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从制”,“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柳宗元的观点是(  )A. 郡县制推动了秦朝的统一 B. 郡县制强化了君主专制C. 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D. 郡县制有利于民族融合6.假如有一名秦朝的政府官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那么,这个政府官员最有可能是A. 丞相 B. 御史大夫 C. 太尉 D. 郡守7.对下表中国古代两大选官制度的信息解读准确的是类别察举制科举制依据品德、学问、议政能力“以文取士”方式长官举荐自由报考A. 察举制强调德才兼备 B. 科举制注重科技素养C. 察举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体现D. 科举制不利于统治基础的扩大8.下图为某时期的中枢权力体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它最终形成于明清时期 B. 宰相之间牵制明显减弱C. 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 D. 门下省负责诏令草拟9.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

      这一制度是A. 郡县制 B. 察举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10.汉武帝成年主持政务后,频繁换相,并特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让他们能够出入宫禁,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主要决策汉武帝这样做意在A. 打破政治上的特权垄断 B. 巩固和扩大统治基础C. 分散和限制丞相的权力 D. 纠正察举制度的弊端11.王国维在《秦郡考》中考证秦朝共有48郡,谭其骧《秦郡新考》推定秦有46郡这里的“郡”是指秦朝的A.地方基层行政单位 B.地方最高行政单位C.中央一级监察机关 D.地方上的监察机构12.秦始皇每天要批阅重达一百二十斤的奏章,有时甚至深夜才能休息,这主要是因为A.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B. “以至万世而为君”C. “分天下为三十六郡” D. “功过五帝,地广三王”13.中国式建筑是凝固的思想意识形态......“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个高约2米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升起,犹如须弥座托着太和殿的缩影其中体现的政治思想是A.中央集权B.皇权至上C.为政以德D.以法治国14.在平定七国之乱以后,汉景帝在原来吴国、楚国、赵国、齐国四国旧地,陆续分封皇子13人为诸侯王。

      对此措施的评论,正确的是A. 形成了郡国并行的行政体制 B. 使王国领地缩小,中央集权加强C. 以宗室子弟取代异姓诸侯王 D. 扩大王国的辖区,皇权得以巩固15.吕思勉指出,古代中国封建有四次反动:第一次是项羽复辟六国贵族的封建;第二次是刘邦封建同姓和异姓王;第三次是晋武帝封建司马氏来室;第四次是朱元璋封建他二十几个儿子为藩王这种现象说明A. 分封制日益发展完善 B.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C. 血缘政治的深远影响 D. 利用宗室是强化皇权的主要手段16.“楚王问鼎”“三家分晋”“田氏代齐”,这几则历史故事说明春秋时期A. 禅让制瓦解 B. 宗法分封制崩溃C. 井田制瓦解 D. 中央集权制崩溃17.元朝的中央机构不包括A. 中书省 B. 门下省 C. 枢密院 D. 宣政院18.《韩非子·物权》中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秦始皇所采取的措施中,最能体现“要在中央”政治构想的是A. 实行皇帝制 B. 实行三公九卿制C. 实行郡县制 D. 厉行文化专制19.在下列关于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的各项表述中,不正确的应是A. 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B. 以后历朝基本沿袭的政治制度C. 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 进一步加强了皇帝的权力20.清代学者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

      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材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A. 通过血缘姻亲关系与地方治理结合来强化王权B. 通过主要分封同姓诸侯来加强对地方的统治C. 通过世袭制和嫡长子继承制来巩固奴隶主专政D. 通过制定服饰规范等礼乐制度来维护贵族等级特权21.朝议是指古代中国皇帝召集重要官员在朝堂开会,讨论国家军事要务,大臣畅所欲言,最后仍由史帝决断的制度这种制度的主要目的和作用是A. 集体决策,限制皇权专断 B. 群臣参议,削弱宰相权力C. 强化专制,加强中央集权 D. 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22.秦始皇的父亲去世后,按周代谥法被追封为庄襄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以“子议父”、“臣议君”不合理为由,废除了谧法秦始皇此举意在A. 维护皇权尊严 B. 弘扬三纲五常C. 废除宗法制度 D. 取消分封制度23.科举制在中国历史上施行了1300多年,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有关科举制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考生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 B. 原则上“取士不问家世”C. 选才“一切以程文为去留” D. 重视“人门兼美”条件24.汉初,丞相位高权重。

      汉武帝为限制相权、加强皇权而采取的措施,不包括A. 起用布衣为相 B. 任用身边侍从、秘书参与军国大事C. 实行内外朝制度 D. 扩大尚书台权力25.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这一评价主要是指A.汉武帝颁布“推恩令”B.汉代实行察举制C.重用侍从以削弱相权 D.汉初郡国并行制26.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在秦汉以后仍有重大影响,其主要表现是A. 嫡长子继承制 B. 反复出现的分封制C. 三纲五常的伦理观 D. 传统的宗族观念27.周武王去世后,其13岁的嫡长子姬诵继位,因姬诵年幼,由其叔父周公摄政姬诵的另几个叔父管叔、蔡叔和霍叔认为周公有篡位之心,并依次为借口发动了“三监之乱”由此可见A. 分封制激化了家族矛盾 B. 宗法制弱化了君主权利C. 地方势力享有较多特权 D. 周初统治秩序尚不稳定28.《汉书·地理志》言:“秦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荡灭前圣之苗裔,靡有孑遗这说明秦朝废除的制度是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宗法制 D. 郡国并行制29.《礼记·曲礼下》:“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几种称呼间不能相互僭越这种规定反映了A. 宗法制和分封制下丧葬礼仪的等级性 B.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下的等级观念C. 中国几千年来礼仪制度的延续性 D. 严格规范的丧葬礼仪稳定了周的统治30.“乐”原指早期人们用以表达情感的文化活动,如诗歌、音乐、舞蹈等西周时出现了十分严格的乐舞制度祭祀时“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大夫四,士二夫舞所以节八音,而行少八风这样的变化A. 遵循血缘政治传统 B. 带有鲜明等级色彩C. 强化了皇权的专制 D. 顺应了儒学的发展31.周代礼乐制度中,“礼”讲究差异,“乐”则讲究和同这里的“乐”已经超越了音乐范筹,带有浓厚的政治与社会色彩这反映出周代“乐”的主要目的是A. 稳定统治秩序 B. 体现贵贱有序 C. 调节人们情绪 D. 凝聚家族亲情32.据史载,年幼的周成王与弟弟叔虞玩耍削桐叶为圭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辅政的周公入贺,成王曰:“吾与之戏耳周公曰:“天子不可戏遂封叔虞于唐这主要反映出当时A. 周公权倾朝野天子成为傀儡 B. 注重维护天子至高无上的地位C. 儒家诚实守信思想初露端倪 D. 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礼乐秩序33.周武王灭商之后,将王畿之地分为邙、墉、卫三地,封商纣王子武庚于殷地(河南安阳),称邙国。

      此举主要目的是A. 开发镇守国家边远地区 B. 安抚旧贵族巩固统治C. 彻底消灭商王朝旧势力 D. 实现王权的高度集中34.古代中国社会有“出妇”之道,妇女没有家庭财产的继承权,认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人出嫁后连姓氏都随夫,也不能继承娘家的财产这种现象根源于(  )A. 宗法制的父系血缘继承原则 B. 宗法制的宗族森严原则C. 分封制的权利与义务原则 D. 早期政治制度的“家国同构”原则35.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在研究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组织演变发展问题时,将古代中国划分为三个相继的时代,即“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应是A. 西周 B. 秦朝 C. 西汉 D. 宋代36.钱穆评价某一朝代的社会阶层流动:“升入政治上层者.皆由白衣秀才平地拔起,更无古代封建贵族及门第传统的遗存此现象A. 以诗取士促进唐诗繁荣 B. 促进民族融合高潮到来C. 促使庶族地主开始崛起 D. 使平民阶层影响力上升37.“出将入相”意思是出征可为将帅,入朝可为丞相它是古代士人的一种仕途追求,但丞相并不好当,而且充满着危险。

      下列不属于中国古代皇帝削弱相权的措施是A. 西汉“中朝”形成 B. 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C. 宋朝设参知政事 D. 唐朝设节度使38.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说明A. 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 专制皇权达到顶峰C. 君权加强相权削弱 D.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39.唐代科举要求严格,程序亦多,士人经礼部考试合格,须再经吏部考核后,方能授官及第至授官期间,士人多先充任藩府小职,熟习吏事及知悉民情,积累行政经验这一做法A. 保留九品中正制的痕迹 B. 导致录取限制较为苛刻,C.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人教版2025-2026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试题11.百分数的实际应用【含答案】.docx 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计算题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 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应用题训练(含答案).docx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2025-2026学年第11周周末作业(周测).docx 人教版2025-2026学年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应用题课时练习.docx 1-5单元重难点练习卷(试题)-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2025-2026学年【含答案】.docx 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训练【含答案】.docx 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专题训练 (2)【含答案】.doc 百分数易错题(试题)人教版2025-2026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doc 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应用题训练【含答案】.docx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2025-2026学年第16周周末作业.docx 人教版2025-2026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试题5.分数除法的计算【含答案】.docx 2.1正数与负数练习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docx 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解题能力竞赛试题【含答案】.docx 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四单元分数除法及比(单元测试).docx 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应用题专题训练二【含答案】.docx 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圆图形周长、面积计算题训练【含答案】.docx 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专题训练(25道).doc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入学测试卷(试题).docx 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